建党百年与对外工作|统筹安全与发展:对外交工作的历史思考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刘军
2021-06-29 16:07

【编者按】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上海国际关系学界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开展党的对外工作理论创新研究。近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世界政党研究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联合举办“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工作理论创新研讨会”。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授权,撷取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本文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在该次会议的分论坛“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关系理论与实践”上就“统筹安全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历史思考”所作的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图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工作,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求安全、求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中心任务,最根本的目标和特点便是求生存、求安全、求发展。

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是和苏联及共产国际打交道,也和世界其他国家共产党进行交往,这种交往非常密切,积累了一定的国际交往经验,开拓了国际视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主要是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国际交往。

党的对外工作是从1944年的三件标志性事件开启的。1944年7月,美军观察组作为第一个官方代表团进入革命根据地延安。第二个事件是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第一个关于对外工作的文件和指示,中心内容是共同抗日与争取民主,扩大党的影响。同时提到对外交往当中要增加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学习他人长处,善于与人合作。第三是11月美国总统私人代表赫尔利飞往延安,调停国共关系。这三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外交事务的开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求安全、求发展。这时期发生的三件重大事件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工作展开的。一是毛泽东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重大外交活动,访问最终的成果是为新生的、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带来了安全上的保障,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二是抗美援朝,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面临的最直接的安全威胁,抗美援朝的历史性决策是为了安全的保障。三是“大三角”的转换,减轻了安全压力,联美抗苏,取得了安全上的有利位置,同时利用“大三角”的转换实现了中美“破冰”和解,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动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解决了发展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工作在理论创新上有三点经验。

一是独立性,没有独立性很难有创新,也就没有外交理论的创新以及行动、思想上的独立性。

二是民族性。中国外交最直接的目标就是为人民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民族性出发,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国家的发展,也充分体现在中国外交中。

三是世界性。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发展与安全,通过自己的发展带动整个世界的发展。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等新理念,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一个国家内在的个体安全和发展,努力推动整个世界的安全和发展。

独立性、民族性、世界性这三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工作是为了求生存、求安全、求发展。

(本文首发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原标题“迎接建党100周年•党的对外工作理论创新研究——系列报道(十二)”,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