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陪诊员兴起,媒体:不妨以包容眼光看待

2021-06-27 15:16
四川

该放手的放手,不该放任的不放任。

当前,陪诊员正成为一种新兴职业,职业陪诊越来越成为低频刚需产品。近日据报道,在做了三个月职业陪诊员的韩立(化名),对西安几家三甲医院的布局和特色科室摸得很清楚,挂号、取号怎么最快,抽血、CT在哪做,怎么与患者恰到好处地沟通都很熟稔。韩立服务过的患者,有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不愿麻烦熟人的年轻人,丈夫无法请假陪同的孕妇、以及不识路的异地患者。

↑ 一名陪诊员为客户排队。图据中国新闻周刊

像韩立这样的陪诊员究竟有多少,尚无确切数据。但能确定,这种应时而生的新兴职业,有力填补了有关层面的空白,有效满足了患者及其家人的需求,确有存在的价值。这应了一句话: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服务。

陪诊看似没有什么门槛,但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由专业的人来做。同时,这是与人(大都是老人)打交道的职业,更需要从业者具有职业精神和敬业意识。此外,这也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善于摸索,有耐心,学会观察,乃至懂得“察言观色”,否则就可能拿捏不好分寸。比如,老人可能需要陪诊员多一些关心,他们需要情感输送;而年轻人只需要“旁边有个人就行,服务态度好就行”,一旦陪诊员过度热情,反而可能让他们没有安全感。

报道称,陪诊行业目前缺少规范,“乱象丛生也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应该承认,一种新兴职业在起步阶段,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要经历生长的阶段,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伴随着或小或大的乱象,这也是正常的。

如何看待陪诊员这个职业?不宜上来就贴标签,夸大其负面作用,尽量先以包容眼光审视。

当然,包容陪诊员职业不等于不管不问。不妨采取包容审慎的原则,对那些未知大于已知的新业态采取包容态度,只要它不触碰安全底线。而当新业态刚出现还看不准的时候,可以给它一个“观察期”,同时严守安全底线,对谋财害命、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不管是传统业态还是新业态都要采取严厉监管措施,坚决依法打击。

职业陪诊员也适用于“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它可以自由而健康地成长,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尽情“扑腾”;也有义务接受有关部门依法依规监管,在合法规束中走向壮大,以更好地服务雇主。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陪诊员需要加强自我修养,也需要接受行业自律,同时整个行业也需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有从事陪诊的人坦言,目前这一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将来能做成像外卖打车平台一样,患者会体验更好的医疗服务,医疗资源也会利用更充分”。监管部门是否以外卖打车平台为参照物治理陪诊行业,尚需关注,而不难达成的共识是,通过精准监管和制度安排,来解决职业陪诊缺乏行业制度规范、准入标准和平台约束等问题,这是当务之急。

对此,监管部门应通盘考虑,尽力找到放手与严管的平衡点,该放手的放手,不该放任的不放任。惟有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实现多赢,既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也能提升患者的良好体验。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原标题:《职业陪诊员兴起,不妨以包容眼光看待》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