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韩茂莉:外来农作物如何改变中国人的生活

澎湃新闻记者 于淑娟
2015-05-30 16:34
来源:澎湃新闻

        为什么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中心教授韩茂莉认为,说中国是农业大国,不只是说中国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农业种植历史有多久,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这里驯化出多种作物,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业作物驯化地之一。另一方面,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业物种的交换与传播。

        反观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农业地理格局,冬小麦如何取代中国本土的粟和黍成为北方重要粮食作物?来自东南亚的占城稻是如何影响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原产西亚北非地区的芝麻,拥有中国主要油料作物的地位,为何会在近代受到美洲作物花生的挑战?原居“客位”的外来作物如何取代本土作物占据重要地位?

        就上述问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韩茂莉教授。

        
北京大学城环学院韩茂莉教授

        澎湃新闻: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交通路线,通过这两条通道,东西方的物质、文化得以传播、交换,其中农作物的输入是一个重要内容。请您从农业地理的角度,谈谈“一带一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所起的作用。

        韩茂莉:中国是农业大国,不在于我们有多少人多少土地,也不在于我们的农业历史有多久。说中国是农业大国,首先在于,这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作物驯化地。

        世界上农业作物的驯化地主要有三大区域:第一个是西亚北非,这里驯化出了冬小麦、葡萄、石榴、胡萝卜、椰枣、各种豆类,其中最重要的是冬小麦;第二个是南美洲,这里主要驯化出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辣椒、花生等等;第三个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这里驯化出了粟(今天的小米)、黍(今称糜子、黍子),以及水稻。

        中国是驯化作物的原产地,它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有很大的贡献,如果站在这个立场上谈,我首先要讲,“一带一路”对物种之间的传递肯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谓“一带一路”,它是文化和信息传播的地带,而不是经济带。受降水和自然环境的限制,“一带一路”中的“一带”发展农业存在困难,其中“水”是关键,绿洲以外农业难以立足,但是它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这是中国本土驯化而成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因为有了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的交通道路,伴随中国农业物种的丰富性,随之而来的,还有技术的复杂性。        

        澎湃新闻: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冬小麦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怎样的“适应期”?

        韩茂莉:冬小麦的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我们可以肯定,它是沿着丝绸之路最早传入中国的农作物。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新疆、青海等地已经有与小麦有关的墓葬,这些墓葬距离现在四千多年,也就是说小麦传入中国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随着距离今天的时间越来越近,小麦沿着新疆、青海、甘肃、陕西、河南,一步一步传入中原地区,这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谷物遗存

        冬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但外来物种进入中国终究要有一个土著化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从“不服水土”到“服水土”。所谓“服水土”,并不是简单的生长环境的问题,而是人类在利用它的时候,怎么将其加入到自己粮食结构的主旋律中。

        冬小麦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适应性的过程,其中叠加了各类技术因素。

        冬小麦传入中国后就迅速地被接纳,并位列“五谷”之一,其原因不在于别的,主要在于它的生长期。冬小麦成熟于六月,这正是中国本土作物青黄不接之时,以此救急正好。但是冬小麦成为整个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农作物却经历了很长时间,这与小麦加工技术有关。

        不像北方的粟、南方的稻米,用传统中国的舂米工具就能去掉外面的米壳,小麦的麸皮是很难去掉的,这需要用到石磨,石磨的加工又与钢铁技术有关系。加工石磨需要高硬度的石材和高硬度的钢材,铁炼成钢需要很高的炉温。于是,小麦去壳、磨成面粉这一过程就涉及了技术、燃料等诸多因素。

        大概在西汉时期,石磨还不是普及性的加工工具,那时候人们吃麦饭是用蒸或煮的方式,连同麦壳整粒吃下去的,直到西汉末期,从文献记载和出土的考古文物中我们看到石磨已经可以被农家所使用,冬小麦才得以加工成面粉,食用小麦的适口性也开始提升。这个时候冬小麦才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澎湃新闻:小麦加工技术的成熟,也有受到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影响?

        韩茂莉:西汉武帝以后,从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到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再到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这时候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了,在各种各样的东西之外,地中海沿岸成熟的面食加工技术也传入中国。

        公元前三世纪地中海沿岸有一个叫加图的罗马人,他写过一本书叫《农业志》,里面谈到了很多麦食加工的方法,这和《齐民要术》中各种肉包子、甜食制品的描述非常相近。我相信这和丝绸之路传播是有很大关系的。

        
加图的《农业志》        

        澎湃新闻:冬小麦最终替代本土作物粟和黍,成为中国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这是如何实现的?

        韩茂莉:是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制把冬小麦变成了黄河流域的核心作物。

        两年三熟的制度大概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了,大范围的推广应该是在唐代。小麦的两年三熟对北方的农业是一个很大的推进,这使得北方黄河流域的生产能力提升了。唐代以后,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两年三熟制度得到迅速推广,冬小麦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

        从唐代以后到民国之前,冬小麦的占地比例是没有精确的数据记载的。根据民国年间的数据,北方大部分省份的冬小麦占地比例从开始的10%提升到30%-40%,而陕西的关中地区,冬小麦几乎是普遍种植的作物。

        随着两年三熟种植制度的推广,中国北方完成了一次农作物的嬗替——原来北方农作物中地位最重要的粟和黍,在平原地区首先被冬小麦取代,使其地位迅速下降。

        澎湃新闻:北方种麦,南方种稻,这是中国农业粮食作物的基本格局。作为外来作物,占城稻如何影响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

        韩茂莉:经过海路传入中国的作物有很多,占城稻是其中一种,另外就是明代传入中国的南美洲作物。

        中国是水稻的原始驯化地,目前发掘的最早的水稻出土遗址,距今九千年左右,从湖南、江西、湖北,一直到浙江、江苏一带,陆续发现的来自考古遗址中的稻粒,证明长江中下游是水稻的原始驯化地,这个结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些水稻对于环境的适用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中国本土的水稻品种比较,占城稻的优势在于对环境适应性的突破,前述的局限性可以与占城稻传入中国之后的情况做一对比。

        占城稻来自越南,大概在宋代传入中国,占城稻耐旱,对贫瘠土壤的适应性强。占城稻传入以后,改变了中国水稻的很多性状。

        
自三世纪到十二世纪,美山一直是占婆王国的统治中心,它是现存的占婆王国时期最古老最庞大的建筑群。是全越南最大规模的古占婆国宗教遗址。占城稻之“占城”即得名于此。

        水稻最主要的两个品种:一个是粳稻,淀粉含量高,北方的稻种基本属于粳稻系列;另外一种是籼稻,米粒比较长,淀粉含量较低。两种水稻的不同,不仅在于淀粉含量的多少不同,而且适口性也不一样——粳稻好吃,籼稻不一定好吃。此外,二者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

        农学界认为籼稻是喜温耐瘠,粳稻能够适应低温却需要肥力较强的土壤,籼稻的生长习性导致在海拔比较高的山区和丘陵,因气温较低,而无法生长,而粳稻固然能够适应丘陵山区的气温,但贫瘠的土壤却成为障碍。

        占城稻应该属于籼稻系列,但它具有适应贫瘠土壤的特点,又能够耐低温,可以适应丘陵山区,所以对整个南方山区以及其他环境恶劣地区的开发都起了很大作用。占城稻传入中国以后,历史记载徽州、浙东、江西、湖南的山区都开始种稻子了,这是占城稻所起的作用。        

        澎湃新闻:就前述的冬小麦与占城稻两例而言,外来作物取代本土作物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优越的生物特性。举例谈谈,由技术因素主导的作物嬗变?

        韩茂莉:那么,我可以以中国油料作物的物种替换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我们今天吃的各种植物油,很多都是舶来品。中国本土驯化出来、能够榨籽作油的作物,一种是大麻籽,一种是荏,这是中国早期的植物油。但由于二者出油率较低,所以人们普遍食用的是动物油。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味道好、出油率高的芝麻传入中国,并大规模地替代了本土的大麻和荏,后者地位变得极为微弱,芝麻油则成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植物油。

        元代蒙古人西征之后带来了油用型的油菜——就是主要发育菜籽的油菜。油用型油菜原产地在西亚北非,是越冬作物,九月种植,经过一个冬天,来年三四月开花,四五月就成熟了。传入中国的就是这种油菜,然而它传入以后并没有在北方迅速推广,相反,是在南方。在南方,这种越冬作物可以与晚稻或者其他农作物搭配实行一年两熟制,于是油菜迅速取代了南方的芝麻,开始大量种植。接着,芝麻的种植范围开始向北方退缩,油菜大量种植。一直到19世纪西方的电动榨油机传入以后,中国油料作物又发生了一次取代——大豆、花生作为主要油料作物得到广泛种植。

        
中国油菜分布及开花日期等值图

        大豆是中国原产作物,一直被作为粮食作物种植。花生原产于美洲,和玉米、甘薯一起几乎同时传入中国,人们之前一直拿它当水果吃。这两种作物之所以后来能成为油料作物,主要就在于榨油技术的提升。

        中国传统的榨油工具类似舂米的工作原理,主要靠人力来榨取,但这种工具榨油功率有限,适用于芝麻、油菜籽这种小籽粒作物,将这种方法作用于大豆和花生这种大籽粒作物,就榨不出油来或者出油率很低。19世纪西方的电动榨油机传入中国,并取代了传统中国的榨油方法,于是,大豆、花生作为油料作物的优势凸显,迅速取代了小籽粒的油料作物而得到大量的种植。所以,今天我们在超市看到的主要是花生油、大豆油还有玉米油。

        再举一例,中国本土的纤维类作物是麻和桑蚕。但丝绸数量有限,只有社会上层才能穿得起丝绸,普遍地,人们穿的是粗糙的麻织品。倒是在今天,麻变得很金贵,这与纤维类作物的替换过程有关。

        大概是宋代,棉花从印度,通过缅甸传入中国。原本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棉花品种叫亚洲树棉,是比较高的灌木。传入中国后,从岭南一直到长江流域,中国人一步一步把它培育成草本棉。从宋朝后期直到元代,草本棉培育成功以后,植棉区域迅速地向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推进。传入黄河流域以后,它就取代了原有的麻。于是,棉制品全方位地取代了麻制品,如今的麻制品变得很稀罕。

        又过了几百年,棉又有一个二次替换的过程。美洲大陆虽然不是棉的原产地,但是美洲大陆驯化出了一种棉絮比较长的棉种,我们一般把它叫做“美棉”。中国把灌木型的亚洲树棉,驯化成的草本棉,也叫“中棉”。中棉的棉絮比较短,传统的农家纺车可以将其纺织成线。但是,19世纪西方纺织机器传入中国后就遇到了问题——机器拉力大,中棉棉絮短,难以纺织成线,而棉絮更长的美棉更适合机器生产。

        伴随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美棉也传入中国。洋务派领袖张之洞以及张謇,曾在湖北江汉平原、江苏南通一带做过试验,后来逐步推广到长江中下游。从19世纪开始到20世纪初,美棉全面取代了中棉。这次传播路径不是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而是中国主动接纳,从各个港口进入中国,这与19世纪以来中西方的形势有关。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车间

        总的说来,中国农业作物的熟制,从原来的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一年两熟,都与外来作物有关——无论是北方的两年三熟,还是南方的一年两熟,其核心都与越冬作物有关,冬小麦之外,油菜、豌豆、蚕豆都是越冬作物,也都是外来作物。在中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我们本土已驯化出多种农业作物——无论是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还是各种蔬菜,但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外来的物种不仅丰富了中国农业物种,同时也使农业技术不断提高,最终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