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张广生:愿景要和现实基础结合

张广生(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2014-11-07 12:14
来源:澎湃新闻

很难想象35年以后上海是所有中心集聚的地方。多中心就是无中心。现在讲35年以后的世界节点城市、领袖城市,如果我们把主要工作目标找到,那这个课题就成功了。 澎湃新闻记者 寇聪 资料图

        我谈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设置愿景的基本把握点是什么?这个愿景既要立足于未来、顺应历史潮流,确立为之奋斗的努力目标;也要立足于接地气即现实基础,经过努力应该可以基本实现或达到所确立的奋斗目标。两者差距太大,就不足以调动或者汇集全市老百姓为这个目标奋斗。把握的基本点,既要顺应潮流,明确应该往什么方向走,又要经过努力,基本可以做到。

        第二个观点,从此岸到彼岸要兼顾三个问题:第一,此岸就是现有的基础,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和结构、营商环境、城市空间布局、产业调整升级等现有基础条件,都应当有正确研判。特别是要清醒地看到,不管怎么定位,客观上需要有一个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和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体制作为制度安排和制度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重大举措,即使全部做到了,但同现在正在谈判并即将形成如BIT、TTIP、TISA等新的更高标准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仍有较大差距,形成的体制也不足以提供支撑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制度设计或者制度安排。从问题导向研判现有的基础,就会使前进的步伐更扎实一些。

        第二,彼岸就是研究的愿景。我们从最开始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讲到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其基本特征和内涵是基本相近的,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有适当调整、有增有减。那就带来一个问题,上海这么多“中心”,最基本特征是什么?上海这个城市不是什么中心都要搞,什么都能搞,什么都应该搞。因为最后不能搞个大拼盘。全世界没有哪个城市同时推进几个中心建设,有的甚至是历史上是几个中心,最后演变为一个中心为主。

        既然是面向今后2050年的发展,能不能概括出众多中心的最基本的特征。我个人认为可能是要素集聚特征。节点城市就是平台城市,各种资源可以到这边集聚、辐射。你是一个平台城市,能到你这边汇集,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能不能配置,能配置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的能力,取决于整个制度的支撑。现在讲了这么多年的“四个中心”,最后概括起来,是国际城市不国际,世界城市不世界。希望未来30年,全球城市不会不全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城市功能也有主线问题。必须把主体功能提炼概括出来。因为机遇、风险、挑战不是在短时间内能解决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集中现有的财力、物力在制度安排上,集中把基本的功能或主要的功能培育好。

        第三,此岸到彼岸的“桥”。我们愿景的研究是面向今后30年,这一过程中世情、国情、市情会发生很大变化,各方面专家对问题的研究也会受到一定的历史局限,必须跟踪动态研究,因时因势适时调整措施,使愿景目标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趋势。

        研究的时候可能要跳出现在的思维,拓展思路,怎么样根据新的发展要求进行重新概括和认识?我个人观点,这是最关键的。很难想象35年以后上海是所有中心集聚的地方。多中心就是无中心。现在讲35年以后的世界节点城市、领袖城市,如果我们把主要工作目标找到,那这个课题就成功了。如果没找到,说了以后,后人会觉得我们这些想法贻笑大方。

        (本文根据“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愿景”专题研讨会内容整理摘编,内容系张广生在专家点评环节发言,经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审订、授权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