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让统计数据更准确

2014-10-08 19:29
来源:澎湃新闻

        统计数据的可靠性、科学性、及时性,是今天政府政策、企业决策乃至个人行为选择的最重要依据之一。个别敏感的经济统计数据,甚至成为观察经济走势乃至为政得失的风向标。

        但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大至公众耳熟能详的GDP(国内生产总值)、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到工农业各部门的统计数据等等,总有人担心其中一些数据的准确性。这样的担心不无根据。早在20年前,国家统计局对不变价工业总产值进行审查,在地方统计部门挤“水份”基础上,再次挤掉水份7000亿元。不可否认,这种统计数据出现巨大误差的现象,多半与经济数据成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权重有关。

        经过统计部门的长期努力,如今情况已大有好转,但统计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2013年1-5月份,10个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就约占全国的一半左右。这些地方工业增加值及能耗同比均下降且降幅较大,这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减缓、能耗消费量上升的情况不吻合。专家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地方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计算,例如对各个行业的企业消耗能源量进行汇总,得出最终数据。而国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计算,即生产量加进口量减去增加的库存量,从而计算出能源消耗的总数。

        又比如,到2013年10月底,全国已有27个省市区公布了前三季度GDP数据。27个省份的GDP总和为42.12万亿元,竟然超出全国GDP总量达3.4万亿元。对此情况,经济学者赵锡军认为原因很多,其中就可能存在重复统计的情况,不过也不排除有些省区为了政绩或排名故意多算夸大。

        因此,统计数据的偏差,既有外部干扰的因素,也与经济与社会环境迅速变化,但是统计内容和指标设计跟不上要求有关。对于前者,2009年修订的《统计法》,明显增加了违反统计法则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条文;而对后者,可见的改进之一是,国家统计局从2013年11月以来,先后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十多家企业签订了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称,未来的中国统计,将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打造出更科学、更坚实的现代化政府统计数据来源的双轨。

        通过修改法律,以及改革统计队伍的管理体制,固然可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时代,管理体制改革难度不小。而通过引入新技术,在一定领域内撬动既有格局,则是推动改革,改善社会治理的重要捷径。比如,通过安装在长途大巴上的卫星定位系统,汽车公司可以实时监控车速以及疲劳驾驶与否等等关键信息,与体制改革相比,其减少车祸发生率的功劳一点不小。又比如,在各个城市人山人海的三甲医院,电子排队系统为减少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是近代以来非常明显的现象,今天尤其如此,这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本份,为政者更应该有前瞻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