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阅读·爱弥儿】当其他孩子都会写字了

朱云雁
2014-10-14 21:57
来源:澎湃新闻

        

李媛 绘

        

        女儿常常在睡前与我聊天,聊些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们相处的事情。这些事情,我若刻意询问,她反倒不愿多说。或许她需要在一个非常舒服放松的状态,向我敞开心扉。

        前些天的某个晚上,女儿说起同班的莹莹没有经过她同意擅自拿了她的娃娃去玩,等女儿发现时,莹莹还把娃娃传递给了很多小朋友玩。女儿详细叙述了她是如何向莹莹表达自己关于这件事情的想法,最后令我觉得有趣又惊讶的是,麦兜竟要莹莹写个保证书。

        我几乎脱口而出:“小朋友哪会写字啊!”

        “他们会的,我们班上除了我和硕硕,其他小朋友都很厉害的,都会写很多字。”麦兜大声说出的这句话令我有些意外,我似乎察觉到言语中透出的失落———或许失落只是我的解读。我有些担心女儿会为此———除了她,班上其他小朋友都会写很多字———觉得难过,觉得她自己不够好。

        这好像是第一次,主流价值观与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在女儿身上发生碰撞,这冲突经由她的语言展现出来,推到我们面前。尽管我和先生对此种情况早有预期,但真正面对,仍颇费思量。

        今年9月开学,女儿升入大班。麦兜同班小朋友们的家长都很在意“幼小衔接”,纷纷开始为孩子报名参加汉字、拼音、算术的周末课程,买了练习簿让孩子每天放园回家后练习笔画算术,并且希望幼儿园老师也尽可能地多安排“幼小衔接”的课程。

        我和先生始终认为,汉字拼音算术的学习是升入小学后的,我们也相信以麦兜的能力一定能够学好。在此之前,不必占用她的大好时光,那是属于她的时光,用来探索、游戏、欢乐的时光。

        开学家长会后,当大致了解了老师的教学计划,我曾给麦兜的班主任写过一封信,表达我和先生对麦兜在幼儿园学习汉字算术没有任何要求的立场。班主任回信表示理解,并说明幼小衔接仅占日常教学的一小部分,孩子们依旧以游戏玩耍为主。与女儿老师的互动,令我们舒了一口气。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幼小衔接”,我和先生的看法与大多数家长不太一样。我们觉得小朋友的成长有着他们自己的节奏,打断自然生长的节奏,往往适得其反。就学习与认知而言,具体到学龄前儿童,作为父母,我们更愿意尽最大可能丰富小朋友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直观感受。在孩子直观感受持续丰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吸收一些关于计算、语言、文字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并非以机械反复的乃至冷冰冰的面目出现;甚至,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也不是丰富孩子直观感受的目的;可能的话,我们希望女儿能够慢慢有意无意地掌握“方法”———了解到可以有不同的观看世界的角度,了解到在这个世界中不同事物之间可以建立起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当然我们也会考虑适当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涉及算式、文字的抽象思维训练,但关于这方面的任何考量,都必须置于上述前提之下。此外,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亲自付出时间和精力陪伴她并参与其中,而不仅仅只是将自己定位于一个监工的角色。

        秉承这样的理念,我们对女儿的成长,有着十分的信心。如果说有那么一些忧虑的话,那就是,当女儿面对身边小朋友们与她的不同时,会否感到一丝丝游离于“集体”的失落?我们该如何向她说明我们的想法,给她以鼓励?

        麦兜说:“小朋友可以写很多字,而且不用看样子。”

        我告诉她:“小朋友不用看样子会写很多字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他们一定在家写字,很多时候,一个字要写10遍、20遍、30遍,甚至更多遍,才能学会如何写,才能记住怎样写。如果你这样练习,你也一定会写很多字。但是,爸爸妈妈觉得这样的努力不需要在你现在这个年龄付出,我们只想让你好好玩。小朋友的小手在这个年龄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小手还在成长,不能过度地使用它。你的小手是为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准备的,到那时,你要认真地上课,努力地学习,然后就会写很多字,可以自己看书,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麦兜认真地听我说,点头附和。我想在她的心里一定明白某些事情,只是限于她的年龄,令她没法表达清楚。她说:“妈妈,我知道的,我要好好地玩,现在有很多事可以去做,画画啊,看图画书啊,做家务啊,玩啊。”她豁然开朗,就像成年人写论文时遭遇瓶颈突然找到了理论支撑。

        我小心翼翼地问她:“不会觉得有些难过吧?”

        她摇头说不会觉得难过。

        我说:“还有啊,麦兜,在爸爸妈妈的心里,你是最好的,不是因为你有多厉害多了不起,而是因为你就是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接受别人比自己厉害,也要看到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就像泼妞妈妈英文特别特别好,你的妈妈会做衣服……”

        麦兜接过话去说:“你会写专栏啊,会做杂志版面啊,爸爸看很多很多书,知道很多很多。”

        “麦兜啊,你要学会喜欢自己,爱现在的自己。”

        “也要爱从前的自己。”麦兜补充,我喜欢麦兜说话时坚定沉着的神情。

        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自传《时间之线》中,有一段文字叙述彼得在丹麦骑马时身下的矮种马陷进沙坑。矮种马对流沙一无所知,但内在的平衡从无动摇。彼得和他的同伴也因矮种马的榜样作用而安静下来。一个小时之后,救援未到。

        “突然,毫无征兆地,矮种马倾尽全力将自己举起,它的前脚撑起,加倍向前,成功地腾身而出,站到了坚实的地面上……它耐心地积蓄力量,只有当它感觉完全做好准备时,才会做出绝无仅有的成功一跃。它知道如何等待时机,知道何时应该行动。”

        我想,孩子和小马一样,都对自己怀有信心,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节奏,不应该被焦虑的骑手、焦虑的父母打乱。

        麦兜啊,五年来,我们一起旅行,一起讲书,一起画画,一起做家务,一起聊天……有些东西不会立即显现,但是爸爸妈妈知道,它们全都积蓄在你的身体里。(注:作者系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该系列专栏从2011年开始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