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国RCEP谈判或先不带印度玩:印不愿大幅取消进口关税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丁蕾蕾
2014-09-25 12:00
来源:澎湃新闻

8月27日,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部长会议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召开。 东方IC 资料

        9月24日,日经中文网报道称,在中国、日本等16国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中,一个将主要参加国印度排除在外,其他15个国家先行达成协议的方案正在浮出水面。

        RCEP是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与(10+6)的自由贸易协定,其规模仅次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参加国的合计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的约30%。该谈判于2013年启动,目标是2015年底结束谈判。

        报道称,今年8月在缅甸举行的部长级会谈成了RCEP的重大转折点。16个参加国曾希望就进口关税取消比率的自由化率目标达成协议,但印度的主管部长却未出席该会议。

        会议上,各成员国希望实现80至90%的自由化率,而印度仅同意实现40%的自由化率,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根据部长级会谈的结果,包括日本在内的一部分参加国中,产生了将印度排除在外率先达成协议的方案。但这并非将印度排除出RCEP谈判框架,而是让其他15个国家先行达成并签署协议。印度可以继续参加谈判,根据贸易自由化准备情况,随后签署协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江林认为,外部世界保持在一个加速发展的状态,而印度即使保持匀速前进,与外界开放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赵江林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将印度排除在外,未必是一件坏事,反而有利于吸纳其他成员加入这个合作安排中。这可以理解成:先采取了一个“16-x”的做法,有利于提高成员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主导权等,尽快实现亚洲经济体成员的一体化。将来印度何时能够达成一致的要求,或者还有其他国家愿意接受协议内容,也可以进来谈判。

        今年7月底,印度因未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与WTO(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共识,而拒绝通过《贸易便利化协议》。这不仅影响了全球贸易便利化的进程,而且使WTO谈判陷入僵局。

        赵江林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印度不想对外开放,印度的开放进程一直是走走停停的状态,这与其国内政治有关。

        从自由化和便利化两个角度来说,印度本身能力比较弱,开放水平比较滞后。经过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自贸区等谈判之后,东盟的关税税率已降低很多,而印度尚未参加这类高水平、大范围的自贸区谈判,再加上印度主要的优势在于服务业,制造业的水平比较弱,它们也不太主张快速开放,因而进程相对而言慢一些。

        此外,日经中文网的报道还提到,印度推迟签署RCEP协议,也与日本企业有关。

        赵江林说,近些年,日本在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将一部分投资到中国或东盟的钱,可能都转移到印度。在过去几年,日本对于印度的投资又开始紧缩下降。

        日本对印度的投资主要在制造业上,而印度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道路、水电等)。因此,日本撤回了一些资金,但实际上,日本并没有放弃对印度的投资。赵江林说,其个人认为,有可能是日本对印度投资后,不希望印度这么快开放整个经济部门,希望日本企业在印度可以得到一些相应的保护,获得一定的竞争力,从而占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