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电影海报百年:好莱坞做不到的,独立电影制片人来搞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包单霖
2014-09-23 12:11
来源:澎湃新闻

        收藏3.8万张黑人电影海报的基希,是世界上最大的黑人电影海报私人收藏者。他的海报集作《独立电影:黑人海报艺术最初的一百年》将于10月在美出版。黑人电影海报的变化,提供了一个观察非裔美籍黑人在美国社会处境变化的有趣视角。

电影Caldonia海报(1945)这张海报由基希在1973年收藏,它点燃了基希对黑人电影海报艺术的兴趣。“这些图仿佛在对我说话。” 基希说。

        1973年,约翰·杜克·基希(John Duke Kisch)还是一个在纽约学艺术的学生。那时,朋友给了他一张黑人歌舞电影《Caldonia 》(1945)的海报,海报上,美国黑人音乐家路易斯·乔丹站在舞台中央张开双臂,像是在欢迎谁。基希当即被海报设计中的活力吸引,他也自此花费数年时间,走遍纽约市内的漫画书店,只为寻找类似的海报,“那时没人想要他们。我花一美元就能将它们买过来。”

        现今,基希手握的黑人电影海报已达3.8万张,这些海报的设计师来自全球各地,基希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人电影海报私人收藏者。“在我开始收藏之前,我对黑人电影一无所知。这些海报为我打开了窥探历史的一道窗口。”

        基希后来将部分海报集结成《独立电影:黑人海报艺术最初的一百年》(Separate Cinema: The First 100 Years of Black Poster Art)一书,将于今年10月6日正式在美国出版。书中彰显出100年来黑人电影海报艺术风格的进化——从简单的两色丝印,到奢华画风,再到抽象意象的展示——它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察非裔美籍黑人在美国社会处境变化的有趣视角,正如《当代美国黑人电影》一书作者、电影学教授米亚·马思科所说,“黑人电影就像非裔美籍黑人在美所遭经历的暗喻。那是一个为了包容性充满斗争的历史。”

        在无声电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纪头几十年,美国电影中的黑人角色通常都由白人化上“黑妆”来扮演,而若黑人被招募为电影演员,他们亦会被要求化“黑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平行的黑人电影产业应运而生,奥斯卡·麦考斯无疑是这个产业最掷地有声的人物。作为肯塔基州一个黑人奴隶的儿子,麦考斯曾做过铁路搬运工、自耕农。1918年,麦考斯走上电影之路,他写剧本,当导演,也当制片人,先后出产过40余部电影。同时,麦考斯还是一个小说家和海报设计者,电影《The Exile》(1931)、《Murder in Harlem》(1935)中的海报都曾出自其手,一如当时某些劣质平装小说的封面。

电影《琼斯皇》海报(1933)。基希认为,电影海报“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而独立电影海报通常只用两种颜色在几个小时内就做出来了。        

        基希的收藏中不乏亮点。美国早期黑人影星如约瑟芬·贝克、保罗·罗贝森,都曾通过海报中性感造型的展露,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径。在1927年的两部电影《La sirène des tropiques》、《巴黎夜欢场》海报中,贝克曾近乎裸体出镜,而在1933年的《琼斯皇》中,贝克身上甚至已不着一物。

        直到黑人影星西德尼·波蒂埃在美国电影界代崭露头角,黑人在电影中的地位才迈上新台阶。1958年,波蒂埃携手白人影星托尼·柯蒂斯主演了犯罪电影《逃狱惊魂》,两人在片中分饰肤色不同但被锁链锁在一起的犯人,从最开始白人处处为难黑人,到最后两人一路相守互助,这部电影反种族歧视的用意十分明显,这部电影后来也获得了多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1963年,波蒂埃凭《原野百合花》成为第一位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黑人演员。波蒂埃主演的《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也是一部反种族歧视电影,影片通过一位黑人男性与一位白人女性的自由恋爱和结合,反思了白人骨子里对黑人难以消除的成见。在这部电影的日本版海报中,波蒂埃面带微笑,身穿晚礼服,被马思科形容为“一个非常文雅、稳重且复杂的黑人男性。”

电影《胭脂虎新传》海报(波兰,1954)。20世纪50年代,波兰一些最重要的艺术家从视觉角度就美国黑人文化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基希共收藏了来自30余个国家设计师的海报作品,也显示出过去数十年世界各大洲对种族的态度。瑞典、日本、波兰等国设计师的海报如《青草地上》(1936)、《趁火打劫》(1949),相较起美国版更为细致时尚。有人认为,也许是因为这些设计师远离美国残酷的种族主义现实,他们更容易寻到创作空间。

        美国的种族主义曾遭到波蒂埃以及人称“卡利普索歌曲之王”的亨瑞·贝拉方特等黑人明星的挑战,也受到部分黑人独立电影公司的利用,这些公司在制作B级片时,往往会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如《I Crossed the Color Line》(1966年),利用白人对异族通婚的恐惧来博声势。

        1960年代中后期,美国“民权运动”逐渐让路于“黑人权力运动”,波蒂埃也和贝克曾经的遭遇一样,因为迎合白人幻想而受到谴责。1970年代初,黑人权利运动催生出诸如《黑街神探》(1971)和《超飞》(1972)在内的更多黑人电影,但仍保持了早期黑人电影的老套路。

电影《白宫管家》海报。(2013)在这张海报中,打着领结的管家左手所持的托盘中托着白宫,他的右手举起,呈现了“黑人权利敬礼”。

       

        “1970年代中期,观众已经对毒贩和皮条客的黑人形象厌倦了。黑人电影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艾迪·墨菲、斯派克·李出现,他们才证明好莱坞做不到的一些事,仍需独立电影制片人来操持。”基希说。近些年,黑人电影见证了一批黑人电影制作人和黑人影星,如丹泽尔·华盛顿、切瓦特·埃加福特、哈莉·贝瑞的崛起,也见证了以一大批黑人电影导演,如斯派克·李、泰勒·派瑞、史蒂夫·麦奎因的锋芒毕露。

        与此同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昆汀·塔伦蒂诺等美国导演也就黑人题材制作出了一些备受好评的电影。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的成功,不仅说明非裔美国人的故事现今多么符合主流,亦表明“局外人”(导演史蒂夫·麦奎因系英国新锐导演)有时能更好讲好美国故事,正如国外设计师也能设计出电影海报佳作一样。“这部电影若是给美国人拍,估计得拍砸了。” 基希说道。

        基希的海报收藏反映了黑人电影的一路进展,也说明非裔美国人为让他们的声音能被世人听到,如今仍面临诸多制度性挑战。“我们有不少非裔美籍影星,然而由非裔美籍人编写、导演、制作的电影又有多少?”马思科认为,美国在这方面仍缺乏代表性。非裔美国人在奥斯卡上获得的成就,如同其在白宫的独到成功一样,并不意味着在电影荧屏或现实生活中,非裔美国人为争取“代表性”的斗争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