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的红礼拜堂“回来了”,曾是远东最华丽基督教堂

澎湃新闻记者 陈诗悦
2014-09-17 12:18
来源:澎湃新闻

        圣三一堂位于上海江西路汉口路交界处一片茂盛的绿茵丛中。不过在上世纪70年代,大钟和塔顶均遭到破坏,之后教堂底楼被改建为放映厅,新辟出的二层也作为上海市武装部的办公区域使用,直到2004年基督教全国两会置换到九江路219号办公,圣三一堂同时归属基督教全国两会,才开启了修缮工程。教堂的修缮共花费了2000万元,全部来自基督教全国两会和教友资助,目前,两侧彩绘玻璃的安装仍在进行中。

现在的圣三一堂依旧位于上海江西路汉口路交界处。  澎湃新闻 刘瑾 图

        夏季的上海是台风季,2012年8月的一天,台风没有带来丰沛的雨水,却用阵阵狂风吹得人心慌。江西路汉口路的交界路口,工人们正爬上东山墙将一个十字架安放其上,摇摇晃晃颤颤巍巍,出人意料的是,爬上山墙刹那,呼啸的狂风竟戛然而止,十字架尖顶安然落下。

        这是基督徒们都愿意相信的一个关于教堂见证的传说,而故事里中的主角——圣三一堂,曾经是远东最华丽的基督教堂,1970年代末始成为上海市武装部用地,2004年重新归于全国基督教两会。自2007年开始修缮,至世博会前期初步完成,至今经过7年的努力,这座近150岁的教堂基本修缮完成。

        现在的圣三一堂,“藏匿”于上海江西路上一片茂盛的绿茵丛中,今年8月4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的感恩礼拜在圣三一堂内举办,这也是修缮后的教堂首次举行活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了解到,两侧彩绘玻璃的安装仍在进行中,不过人们关心的公众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英国在华建造的最大教堂

圣三一堂外景,摄于1869年。资料图

1893年在圣三一堂东北面增建了钟塔,高直式的锥顶建筑同样以红砖砌成,内置八音大钟,能够按圣诗的音韵打钟。资料图

        “红墙隐隐云中见,琉璃作栋金为殿,生伯断人肠,鲸钟历寅上乱撞。风吹花片片,绣院盈芳甸,礼拜是今朝,纷然各见招。”这首《调寄菩萨蛮》,是清末画家吴友如为自己的画《红礼拜堂》所做的题画诗,诗中所描述的红礼拜堂,即为圣三一堂,因其通体以清水红砖砌筑而成,内墙也不抹灰,故有此名。

        最早被派往上海的基督教传教士被视为是1843年底英国伦敦会的麦都思。那时上海作为商业中心,吸引了大批传教士来此布道讲学,而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圣公教,又称安立甘会或英国国教,就在此时传入上海。1847年英商贝尔在江西路九江路口捐资6000元,建了一座小型简易教堂,即为圣三一堂最初的模样,而江西路也因此被成为教堂街。

  不过这座简陋的小教堂福荫却不好,第一任牧师路德溺水身亡,继任者郝博逊又不慎跌下房顶。1862年,教堂因台风坍塌后,教友们就开始计划在原址修建新堂,新堂的设计由英国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大师乔治·斯科特操刀。依照斯科特的设计,教堂将以全石结构呈现,异常华丽,无奈造价太高超出了预算,只得另请同和洋行的英国年轻建筑师威廉姆·凯德纳进行修改,保留了原设计的神貌,但改用砖石结构。据资料显示,1866年5月24日举行了盛大的教堂奠基典礼,1869年8月1日正式竣工,共耗资7万两白银,这也是英国当时在华建立的最大教堂。

圣三一堂内景。根据老照片的提示,教堂内的地砖全部采取了和原初一模一样的花纹。讲经台的另一侧,一位英国教友所捐赠的有160多年历史的贴金讲经架,一只振翅欲飞的老鹰脚踏圆形球体,似乎飞跃地球,俯瞰众生。 

澎湃新闻 刘瑾 图

        建成后的建堂平面布局采用拉丁十字、五廊型巴西利卡式,外观形式仍旧延续了斯科特擅长的哥特复兴风格。教堂的中厅为木拱结构石铺屋顶,堂内外两侧均为排柱长廊。地上则以大理石铺地,其西南侧有副堂小圣台,东北入口内有洗礼廊。据称,建造时基地加固共用8000多根木桩。室内的圣坛、讲台、洗礼池都装饰有精美的浮雕,南北两侧的窗也均以彩色玻璃装饰,坐席为靠背穿藤的长椅,在窗框和椅背上都钉有捐献者姓氏的铭牌,颇有欧洲古教堂遗风。

        华东设计院环境院室内设计师侯晋提醒我们注意教堂的英文翻译为“Holy Trinity Cathedral”,用的是“Cathedral”而非“Church”,“在西方人眼中,主教座堂(Cathedral)是比礼拜堂(Church)更高级的宗教形制。”事实上,圣三一教堂是圣公会教堂,而圣公会的最高主教是英国坎特伯里大主教,1875年5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提,大主教批准,圣三一堂成为安立甘系统北华教区的主教座堂,教政由坎特伯里大主教直接掌管。

绘制着圣经故事的彩色玻璃已安装完毕,在日光照射下,一派流光溢彩,为圣坛增添几分华丽色彩。从前生产圣三一堂彩色玻璃的英国工厂Hardman曾主动联系修复方,提供了制作最初生产彩色玻璃的往来书信及图纸。“可惜的是,当我们还在商榷时,这个家庭作坊就倒闭了。”最终,一家在德国玻璃商承揽了圣三一堂的彩色玻璃制造。澎湃新闻 刘瑾 图

变迁中的圣三一堂

        最初建成的圣三一堂已华丽非凡,在之后的近百年历史中,这座教堂又历经两次重建、三次大修和多次改扩建,可以说是与近代上海同成长。

        曾任沪西礼拜堂长老的杨达英在其所撰写的《上海最老的侨民基督教堂——圣三一堂》一文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当时建造,玻璃窗全为纯白色,以后每隔一两年换上几扇彩色玻璃。而每一次玻璃的替换,都负有纪念一位英国人的使命。如西边祭坛之上玻璃的更替,是为纪念1869年去世的费受禄;北耳堂风琴对面的玻璃换上彩色的,是为纪念1869年逝世的英国指派牧师郝博逊……这样,每当人们步入大堂参加礼拜时,抬头看到颜色各异的彩色玻璃,就会想起死去的亲朋好友。”

        1855年,仍是破旧小教堂的圣三一堂就安装了管风琴,在那里完成了租界内的第一次演奏,两年后,法租界的董家渡大教堂内也安装了一架管风琴,一时,评论比较两个教堂内的管风琴音质优劣成为上海滩上的“闹忙”(热闹)话题。不过,1914年圣三一堂安装了电动鼓风的大型管风琴后,便再无与之匹敌者,这个有着几百根铜管林立排列、最大的可一人环抱的管风琴,也曾是远东最大、首个使用电鼓风的管风琴。      
正西面的圣坛和半圆龛是尖券交叉式的木拱顶,以粘贴金箔和彩绘构成,漫天星星也意指浩瀚宇宙和神秘苍穹。澎湃新闻 陈诗悦 图


        不过在上世纪70年代,大钟和塔顶均遭到破坏,之后教堂底楼被改建为放映厅,新辟出的二层也作为上海市武装部的办公区域使用,直到2004年外滩源片区开发,基督教全国两会置换到九江路219号办公,圣三一堂同时归属基督教全国两会,才开启了修缮工程。

缺少原初图纸增加修复难度

        一条马路之隔的华东设计院通过竞标得到了修缮圣三一堂的项目,不过当项目设计负责人杨明踏入这座教堂时,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教堂的旧椅子全都不复存在,原本通高的教堂在横梁处加了一层以辟出二楼,二楼的办公和卫生设备一应俱全。要恢复教堂的原貌和功用,修缮的首要任务就是拆除。在拆除加层以后设建筑们发现,原本不起到支撑作用的横梁承担了支撑力,于是整个房子开始摇晃,无奈只能等教堂“停摆”后,再确定屋顶横直拉杆的位置。另外,因为地下挖了防空通道,导致东面的柱子已经开始倾斜,独立山墙反倒支撑着整个教堂。杨明说,仅拆除就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

        修缮的第二个难度来自于资料的缺失。在上海的档案机构和教堂内均未找到原始的设计图纸,于是建筑师想去走访英国的斯科特设计的教堂,并通过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寻找圣三一堂登记在册的目录,但令人失望的是并未找到项目图纸。“我们仅仅在上海市图书馆找到一张非常简单的建筑地块图和几张照片,很难作为细致的参考”,杨明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于是建筑师们只能依托过去在此工作的牧师回忆以及不同时代的一些老照片,尽量复原每一个细部。

        “并非所有的教堂元素都是原初的,但我们还是想把教堂恢复到1930年代它最为鼎盛时期的模样,虽不能说完全复原,起码也还原了有60%-70%吧。”杨明说。

教堂以新容示人

        现在的圣三一堂钟楼采用钢架结构,外表依照旧图使用贴面瓷砖模拟砖砌的效果,主要是为防止自重对沉降有所影响,顶部的十字架还加入了避雷针。走进内部更是一派崭新华丽的景象,从东部的正门沿着中轴的长廊步入,两侧能容纳600人的座椅摒弃了原来的核桃木材料,采用东阳手艺、酸枝木材料,五六个人都无法抬起,每把造价约6000元。进门右侧保留了圣三一堂原有的洗礼间,中间的洗礼池为大花白全意大利进口,以后将可为信徒进行洗礼。恢复后的管风琴被放置在了北耳堂,由于资金的限制,体量上进行了缩小的同时外部的铜管仅起到装饰作用,而实际为电子管风琴,设计方表示这也是整个修缮过程中最大的遗憾之一。据悉,教堂的修缮共花费了2000万元,全部来自基督教全国两会和教友资助,未来,圣三一堂将会成为基督教全国两会的直属堂。

        
图中左侧为新添置的电子管风琴。座椅两侧的吊灯恢复到了无电时期的煤气灯造型,只是将原本的蜡烛置换成了烛火形状的灯泡。 澎湃新闻 贾亚男 图       
新添置的讲经台。由于建筑本身的声学效果非常好,牧师在讲经台上讲经,不必借助任何电声设备,声音自能清晰宏亮地传播到每一个角落。甚至曾有一位意大利歌剧演唱家前来演唱,也大赞效果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