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

2014-09-15 19:38
来源:澎湃新闻

        乔布斯曾被苹果公司的股东一脚踢开,这件事虽然残酷,却司空见惯。股份制公司出现以来的几百年间,因为和股东关系不和不得不离开的创始人/管理层不知凡几,但股份制公司并没有因此衰落,而是成为了近代工商业的核心机制。然而,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的成功给硅谷一个强有力的暗示。新一代科技企业如谷歌和Facebook,在上市筹资之前,都通过特别的股权安排,以保证创始人/管理层日后对公司的控制。

        双重股权结构日渐流行,可能改变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商业规则。阿里巴巴在美国发起史上最大融资规模的IPO之际,也把创始人/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推进了一大步,持股约10%的阿里巴巴现任管理层将控制董事会的构成。这究竟是正常的商业演化,还是重大的历史倒退?

        现代意义的股份制公司从大航海时代发展起来之后,在19世纪完成了蜕变。1844年,英国率先以法律形式对股份制公司提供了普遍的保护,12年后又加入了股东有限责任的条款。世界上主要的大型公司在20世纪都完成了股份化。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新机制,保证大型公司能够持续融资,即使精明强干的家族经营者离去之后,也可以继续吸引优秀的经营人才,实现基业长青。

        分散的股权造成了财富和决策权的扩散,对大公司过度控制社会的趋向产生了有力约束。在二战后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股份制公司发展到新的高度,甚至把阶级调和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引入到了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之中。

        股份化是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路径。通过改变所有权结构,国有企业改的经营效率大为提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也是通过股份制来进行的。

        在现代股份制公司里,股东的利益体现在三个方面:股票、股息和投票权。前两者属于可见收益,而投票权保证了股东对管理层的控制,以使其经营行为符合股东的长远利益。但创始人/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越来越多的创始人/经营者认为,投资人的决定并不总是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利益。

        最早要求实施AB股的是美国通用公司。1984年,该公司通过纽交所发行了一批投票权重较低的股票。但放眼全球资本市场,实行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为数极少。有些市场如港交所和新交所,明确拒绝这类股权安排,理由是要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负责。

        谷歌、Facebook和阿里巴巴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反映了互联网企业对投资者的不信任,而对互联网巨头为自己度身定做的所有权和治理模式,市场亦心存疑虑。阿里巴巴寻求在香港上市时,港交所拒绝了这种股权安排。人们对此评价不一。港交所自认为坚持了对投资者负责的传统,也有人指责他们固步自封,错失良机。

        从离开苹果到重回苹果,乔布斯等待了12年。苹果在这段时间里的表现证明董事会赶走乔布斯是一个错误。但在更长的历史里,乔布斯的经历可能只是一个个案。到底谁在对公司长远利益负责?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