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因“艺术为现代社会服务”得到蔡元培激赏

澎湃新闻记者 姜岑
2014-09-13 17:16
来源:澎湃新闻

        “一战”与我国美术界有着怎样的关系?当年的“五四”启蒙运动中,艺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20世纪的西画艺术先驱如林风眠、徐悲鸿等人曾受到过“一战”思潮的哪些影响?

1923年在法国学了三年绘画的林风眠(中)游学德国,与好友林文铮、李金发去柏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美术界有着怎样的关系?当年的“五四”启蒙运动中,艺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20世纪的西画艺术先驱、现代美术教育家如林风眠、徐悲鸿等人曾受到过“一战”思潮的哪些影响?在一战百年之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特别专访沈揆一教授,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谈谈这场战争对中国艺坛的影响。沈揆一教授是美术史论、美术批评方面的专家,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旅美多年,沈揆一既从一个华人的视角来考察西方艺术,又同时反观中国的艺术史,形成了独特的视野和见解。

        澎湃新闻:您是研究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的专家,能否谈谈“一战”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沈揆一:1920年代初,我国现代绘画先驱林风眠到德国去的时候,看到的德国表现主义已经非常成熟,很多都是对“一战”的发生和它造成的创伤的反思。这段经历对林风眠的影响,比任何其他的艺术或是其他的时间段对他的影响都要大。其实像徐悲鸿、林风眠这一批去欧洲的中国艺术家,都是在“一战”刚结束时去的,他们能够感受到的“一战”的影响是很多的。虽然徐悲鸿的选择有一些特殊,但是其他一些艺术家大都受到了欧洲现代艺术的影响,现代艺术的发展对中国第一代西画艺术家的影响很深。他们回到中国后所提倡的很多西方艺术的东西,其实也就是“一战”以后,1910年代末1920年代初的一些欧洲艺术现象。

        澎湃新闻:您提到的这个点非常有意思。中国第一代的西画家去欧洲时,正好是“一战”结束,他们当时年纪应该也比较小吧?

        沈揆一:二十几岁左右的年龄吧。

青年时代的林风眠(约1926年)

        澎湃新闻:您能具体地讲一下林风眠在看到德国的这些作品以后受到的影响吗?

        沈揆一:林风眠先是去的法国里昂,后来又去了巴黎。他没有像徐悲鸿那样去学习学院的古典绘画,而是更多地学习了现代主义绘画。同时他也在几个画室里都有学习的经历。后来他到德国去了两年,在德国的那段时间,他遇到蔡元培。蔡元培的女儿蔡威廉当时也在法国和德国学画,和林风眠就成了好朋友。蔡元培当时看到林风眠和他的一些同学在德国举办的一系列展览和他们的画,对林风眠的印象非常好,后来就直接把他调回国任命为北京艺专的校长。

        这些画为什么打动人?因为当时林风眠的画都是一些悲剧性的作品,反映人类的痛苦,战争的创伤,这都是他在德国直接看到的东西。虽然这些画没有多少留下来,只有很少的一些黑白的照片,这是当时办展览时印的一些宣传品上的照片,原作都没有了,但是从这些仅存的照片上来看,他这些作品和当时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他当时受到的这种影响是十分强烈的。也就是这种直接反映社会,艺术为现代社会服务,讲求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观念,和蔡元培的想法非常接近,所以蔡元培特别喜欢他。

        林风眠回到中国以后,任北京艺专校长时,也组织了“艺术运动社”,提出了“艺术运动”。这个“艺术运动”虽然是以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现代主义风格的绘画为标杆,但是它的直接目的是艺术为现代社会服务,艺术为现代的人服务,这和传统观念中艺术只是一种修养是有区别的。

        澎湃新闻:蔡元培和林风眠在国外“一战”之后的这段相遇,国内的记述资料似乎并不是很多。

        沈揆一:对,这其实相当重要。当时其他的一些画家也参与了,在德国德累斯顿等一些城市举办过一些巡回展览,也有一些作品。可惜的是所有的作品原作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有的是没能带回来,有的是带回来也在战争中全部毁掉了。林风眠当时带回来一些画,先到北京,又带到杭州(后来杭州国立艺专成立,蔡元培任命林风眠为首任院长的时候,他把画带到杭州)。后来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他们南迁,这些画基本上都在沿途丢失了。中国遭受的现代战争中,最严重的就是抗日战争那一次,大量大量的艺术品都在这次战争中毁掉了。

        澎湃新闻:从现在和当时的角度出发,您分别怎么看艺术要为现代社会服务这样一种观点?

        沈揆一:艺术家还是生活在世界之中,完全逃逸也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艺术要和现代社会有关系,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虽然“服务”这里面还有一些可以探讨的地方,也就是怎么和现代、当代所发生的事情有关联。

        而在那时的中国,蔡元培这样提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艺术在清代三百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变成了文人士大夫的艺术,完全只强调自我修养和自怡的价值,没有和现实生活有任何直接的关系。这就使得当时的艺术和普通人、和社会没有什么交集了。而蔡元培是“五四”运动最主要的参与者或是倡导者。对“五四”时期提倡文明启蒙的学者而言,在必须把中国从封建社会改变为文明的现代社会的当口,艺术在启蒙人民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积极的功用。蔡元培当时提出“以美学代宗教”,因为他自己在德国学的是哲学,他从黑格尔等理论一路学过来,认为需要以美学观念代替宗教,参与教育。这一点在当时是非常积极的。

        (本文为访谈节选,录音整理 姜岑, 实习生 徐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