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思想周报|怎样的民主才算真?

澎湃新闻记者 周哲 张博
2014-09-08 07:59
来源:澎湃新闻

今日大佬曾在莫干山上热议改革

        2014年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暨1984年莫干山会议30周年纪念,将于9月举行。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柳红,9月6日在《经济观察报》刊登长文《历史之棱镜——莫干山会议三十周年再记》,旨在依据采访和史料尽量完整呈现莫干山会议的面貌。

        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莫干山举办的全国性“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理论讨论会”,柳红将其界定为自下而上、民间发起、得到体制内机构和一些开明人士支持的会议。最初的创意来自朱嘉明和黄江南。

        文中详细介绍了领导小组、筹备组、论文组、会务组的人员组成,提及很多今天身居高位、已然成名的人物(王岐山、周小川、周其仁、华生等),也有渐渐边缘化甚至不为人所知的名字。这场开风气之先的会议新意颇多,参加者的入门券是论文,大会只以文取人,不徇私情,从1300多篇论文中选出了120余篇。但会上不念论文,而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分成七个课题组进行讨论:宏观组、企业组、开放组、流通组、金融组、农村组、理论组。参加者横跨老中青,多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党政部门、媒体和企业。

        文章认为,会上的讨论“一是务实,从国情出发;二是自由讨论、观点交锋,不讲套话废话,畅所欲言⋯⋯在开放之初讨论深层开放问题。三是有学术精神。讲经济理论,讲学术根据。”

        尽管日后对莫干山会议的不断纪念,多因其曾为改革献计献策、得到时任总理的批示、对改革决策发生过实际影响,但柳红认为此会的历史遗产更在于一种精神,“这些与会者经历了专制极权加贫困的漫长岁月,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渴望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并且相信改革开放是唯一选择。莫干山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没有思想禁锢。”

        柳红曾担任吴敬琏的助手。亦出版过《八零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2010)一书。

        

少林寺新媒体职位招聘获高品质简历

        9月1日,微博账号@豫记 发布招聘启事:“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及新媒体公众号《少林禅修中心》委托豫记招媒体总监、主編各一名。要求:文字功底扎实,兼具英文沟通经验者、有新媒体实战、组织、运营经验者优先;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和践行,有志于少林文化传播与发展,薪酬面议。”两天多即吸引近300份简历。引发网络热议和媒体关注。

        9月3日,@豫记 发微博称被简历惊呆,应聘者“有国内排名第一的地产公司的项目总监,有在耶鲁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担任过电影节评委的大学老师,有在南都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工作且获奖多次的资深记者,还有港中文利物浦清华等名校的毕业生,其中多人还学过禅修在寺庙做过义工。

        据《郑州晚报》报道,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称该岗位是负责少林寺中的社会性事务,和宗教性的事务无关,“应聘者不用出家,可以吃肉。但为少林寺工作,必须耐得住寂寞。应聘者性别、婚否都不加限制,但不能跳槽过于频繁,且要认可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

        

周其仁怒批华生:管制怎可作为一种主张?

华生教授(左)与周其仁教授。

        围绕着土地私有化、小产权房、土地涨价收益等问题,周其仁与华生之间的交锋,已经历了数个回合。上周,周其仁再次抛出万字长文回应华生:《为什么城市化离不开农地农房入市》,立场鲜明且言辞激烈。

        周其仁认为,华生分明对当下中国权力难被约束的状况知道得一清二楚,却在讨论中国城市化、城乡关系、土地房屋等诸种现实问题时,依然不遗余力地高举“公权力”、“管制”、“管治”等关键词周其仁认为,华生把这些在真实世界里根本无需任何人呼号、就已经强得不能再强的“强力措施”,作为他独树一帜的主张,未免无视中国现实。周其仁批评华生的关键点有二:一是认为依赖公权力进行规划设计不靠谱,二来认为小产权房未必违法。

        其实纵观二人观点,在根本问题上的分歧并不大。周其仁认为应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包括土地资源;华生认为土地和建筑需要公权力的合理规划,在规划的框架里,由市场调配资源方为正途。至于其他,两人的共同点远远大于不同,都呼吁市场的更高地位,呼吁政府多关注人的问题。

        周其仁与华生年龄相仿,都是在青年时代同时经历了上山下乡和在八十年代参与重大政策决策这两件事的经济学家。周其仁文章发表不久,华生即在微博回应:“周教授此文忙中出错,明显的史实和法律谬误就有一堆,看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还得让我这个书呆子去写文一一㵷析,以免误人子弟。”看来这场争执还远未尘埃落定。

        

昔有“金庸新”,今有“真民主”

        《人民日报·海外版》于上周五、六两日连续刊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的长文《中国式民主与美国式民主之比较》,就中美两国民主制度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苏长和文章认为,若以执政效率作为的坐标,那些自诩为民主榜样的国家,就会成为不那么合格的民主国家。中美两国都有自己的选举制度,有同有异。迷信西式民主的人认为中国民主政治没有纠错机制是误解。世界上认认真真在搞真民主政治的国家不多,中国算一个。

        此文自然引发诸多争议,其中一部分是平和的讨论,例如同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支教的唐贤兴即认为:“苏长和此篇文章,一定会引起争论。政治学理论和民主理论并不是他的特长,他擅长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对复杂和生动的中国国内政治未必熟悉。整篇文章缺乏学理分析,却到处是口号式政治话语。民主没有标准的模式,但言中国政治最民主,却需要精心论证。”

        不过,此文也引发了不少辛辣的嘲讽,例如《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陶短房说的:“公孙龙曰,白马非马,所以该文谈的是“真民主”而不是“民主”。记得以前有个歌手叫“庄鲁迅”——显然该歌手也不是鲁迅。”

        从17世纪的负面词汇到今日的正面价值,民主一词的真含义,确实经过了多重变迁。记得金庸红遍天下时,坊间曾有大量标明“金庸新 著”的仿冒品,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金庸的市场号召力。今天,在面对着民主的核心含义为何、今日中国以何种方式进一步实现民主这些问题时,有人祭出“真民主”、也有人重新挖掘民主和各种思潮的关系,比如“儒家民主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这恐怕说明,民主依旧是一个在思想市场上最富吸引力的问题。

        

 “新史学”沙龙2014季召开

        以杨念群主编的“新史学”丛书为中心,近年来,中国史学界“新史学”研究以成一学派。这一批历史学专著在研究领域上偏重新社会史、新文化史与语言学,希望史学转向中国叙事传统,克服史学在吸纳大量西方理论后形成的概念化弊端。这一史学取向的代表作品有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梁其姿《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等,这些作品大多强调接近历史状态、把握个人在历史时代中的体验、感受与情绪,因此也大多具有鲜明的政治关怀。

        在上周六、日于北京召开的“新史学”沙龙中,其问题意识与学者遴选也同样体现出以上特点。沙龙第一场“20世纪史学路径的转变”邀请了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韩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金以林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贺照田;第二场“概念史的挑战”邀请了《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作者方维规、《近代中国的革命与秘密结社》作者孙江 、《明清秘教门的末世意识与权力思想》曹新宇;第三场“明清之际的历史记忆”邀请了《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作者赵园与杨念群 ;第四场“空间与历史”则邀请了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作者赵世瑜与《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作者王铭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