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生性散漫胆小,蚂蚱为何制造河南蝗灾?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2014-09-02 13:08
来源:澎湃新闻

从独居到群居的“性情”大变,是“蝗虫-蝗群-蝗灾”演变的重要原因。东方IC 资料

        “蝗虫在这些裸露河道里产卵后孵化,爬到密集的矮芦苇里长成成虫,再从河道内飞到河滩内吃庄稼。你看,它们把芦苇的叶子都吃光了。”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8月25日,河南荥阳2600亩黄河滩遭遇蝗灾,部分玉米叶被蝗虫啃食,只剩下秸秆,当地启用农林飞机洒药灭虫,同时组织400多人拉大网驱赶蝗虫。

        蝗虫,小名“蚂蚱”,生性散漫胆小,喜欢独居,但数量多,密度大了之后,就突然开始喜欢群居,扎堆儿、聚群,到处迁飞,见什么吃什么,成为蝗灾。

        从独居到群居的“性情”大变,是“蝗虫-蝗群-蝗灾”演变的重要原因。

        群居后的蝗虫,行为甚至体色都发生重要改变,还有一些更令人惊诧的事情发生:沙漠蝗是蝗虫的一种,有科学家观察到,沙漠蝗群居后,组队通过水渠时,会从水底爬过,在水中闭气时间可达9分钟之久。按说,蝗虫怕水且容易被淹死,因为它们的“鼻孔”长在胸部和腹部,一般不会冒险涉水。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你重复触碰沙漠蝗后腿的某个部位超过4个小时后,散居型的它就开始表现出群居型蝗虫的特点了。研究证实,沙漠蝗该部位有大量的触觉感受器。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蝗虫们待在一块儿,是因为各处都“人口”密集,无处可去;行动一致,是因为不想要别的蝗虫碰到自己的后腿某部位。

        但在一起,就成为蝗灾了?真正祸害人的是它们变成群居后大大增强的迁飞能力。科学家发现,为了群居和长距离迁飞,群居型蝗虫做出了从体型、能量储存、代谢路径、神经冲动、基因表达等各方面的调整以达到这一目的。在散居时,它们即便数量大,胃口好,也只能祸害一个地方,吃完,没得吃,就死掉了,因为飞不走。

        蝗虫聚群有什么好处?群居型的生物很多,比如蚂蚁、蜜蜂等,人们对蚂蚁、蜜蜂等的社群行为的意义了解多于蝗虫群。比如,令人费解的是,在蝗虫群中,单位个体得到的食物并不多,尤其是处于蝗群内部的个体。科学家也在思考和探究“为什么一只蝗虫要成为军团的一部分?在整体当中,它有自由意志吗?它为什么选择被裹挟,还是别无选择?”研究发现,在蝗虫群中,比较大的便利是可以随时随地交配。

        但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蝗虫军团的诞生?9月1日上午11时,飞蝗研究专家、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王宪辉研究员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多种气象条件的累积效应,但主要是干旱。

        王宪辉说,蝗虫是慢慢多起来的,需要基数,需要时间。北大学者毕木天等人研究发现,高温能够延长蝗虫的生育期,同时大大加快蝗虫孵化、发育的速度。气温25℃时,平均需要41.2天长成成虫,40℃,只需17.6天,数量的增长是指数倍的,只要过了“引爆点”,很快你就会看到遮天蔽日的蝗群。

        统计学分析发现,厄尔尼诺与蝗灾的发生存在关联性,因为前者意味着气候异常,比如严重的干旱。而包括夏季在内的上半年雨水大规模减少,几乎一定会发生蝗灾。

        蝗虫喜欢逐水而居,产卵在半干半湿的滩地或沙子里,尤其是干旱后裸露出来的浅滩。卵在水边的滩地里自然孵化,蝗虫的幼虫啃食水边的嫩草叶,经过5次蜕皮,成为成虫。接下来是交配、产卵。裸露的滩地越多,蝗虫增加得越多。

        但水一过来,蝗虫和卵都可能被淹死。水可以是降雨,但2014年6、7月份,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达63年来极低值,随后夏季高温,7-8月份,河南全省多个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

        王宪辉推测,河南省荥阳市黄河滩区就是这种情况才出现大量蝗虫。

        2000年6月,黄河滩区局部出现25年来的蝗灾,2012年,黄河滩区局部出现“罕见”蝗灾。

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中,蝗灾肆虐,民食已罄。

        河南省蝗灾曾给当地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生活困难。1941年,河南全省水灾、旱灾接连出现,随后多地出现蝗灾。1942年9月7日《新华日报》报道,蝗虫漫天蔽日,所过之处,禾苗被噬尽净,秋收绝望,民食已磬。另有报道,洛阳、许昌等地,举目四望,树上、房上、墙上都是蝗虫,有市民捕杀蝗虫,张开口袋,顺着树枝一捋,就是半袋。加上强制征收的粮饷,于是就有了“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