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阅读·爱弥儿】家长要不要插手小伙伴们的争端

朱云雁
2014-09-16 22:15
来源:澎湃新闻

李媛 绘

  周末,我们和女儿一起去宝莱纳的露天花园吃午餐。花园里有专为孩子准备的儿童乐园,其中一处设施引起女儿强烈的兴趣——单杠高悬,一字排开,小朋友需要以足够的臂力,配合胯部与腿部动作,方可通行。女儿一直徘徊其间,跃跃欲试,奈何个子太小,只得看着大一点的孩子玩耍。后来,不知是谁放了一张小凳子在单杠下,女儿见状,急急爬上凳子,手臂却还是差一点点,无法够到单杠。此时,一个大约4岁的女孩已站在起点处准备向前攀行,却看见女儿还站在凳子上,阻挡了她的去路。她等了一会儿,情况未见好转,只见她小脚放在女儿身上迟疑了一下,一脚将女儿踢开。凳子很矮,女儿几乎是滑到地上的,所以并不存在受伤的危险。可我还是有些心疼,但见她摔下后,若无其事地走向滑梯一边继续玩耍,既不恼怒,也没有向我求助。于是,我决定不介入两个小朋友间的小意外。

  事实上,在女儿被踢下的那一刻,我犹豫过,想要走过去告诉那个女孩“不可以这么做”,可最终还是忍住了。我选择不介入的理由,一是因为,女儿并未觉得自己被欺负,且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没有因为摔到地上而跑到妈妈这里来寻求安慰;二是因为,4岁女孩的行为,从其等待和犹豫中可以看出,并非出于恶意,更多还是源自小朋友的自然应对,这个年纪的小朋友,相互之间很少交谈、沟通,对社会规范也只是机械的遵行而非理解;三是因为,如果这时候介入,只会让女儿的玩耍中断,并且刻意放大她根本没有在意或是未曾想过的事情。长此以往,小朋友或是敏感好斗,始终处于备战状态,将小朋友间的一切相处方式都视为挑衅和欺侮;或者胆小懦弱,事事期望父母替他解决。

  女儿在小区里玩耍时,常常会和其他小朋友互动。两个以上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总会有些小状况,大都因为玩具引起,这时大人们往往会选择介入。你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哎,不要这么小气嘛,给小朋友玩一下。”“不要去抢,那是小朋友的滑板车。”大人们常常在小状况初现端倪时便积极介入,既怕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似乎更怕孩子欺负别人。以前,我也会不自觉地卷入其中,比如制止女儿抢回自己心爱的玩具。我和先生就此有过一番讨论,发现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期望借此塑造女儿的社会人格、让她习得社会规范,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却是我们的面子在作祟——父母担心别人说女儿小气,担心别人说女儿没有教育好。而我之前的持续介入,塑造的效果在两岁女儿身上并不显著,至少没有我和先生以身作则带来的影响更显著。至于后一个介入动机,为什么要因为面子而让两三岁的孩子承担成人世界的虚荣心呢?

  孩子们玩耍时,父母做一个旁观者可能更好些。当一些小状况发生时,比如争抢滑板车,应该给孩子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社会规范的习得,对于四岁以下、尚无过多社会交往的幼儿,往往要求太过复杂。这种习得,父母平日经由待人接物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效果远远好于特定情境下的简单介入。如果成人一方面在特定情境下介入而意图塑造孩子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自身并无意识时刻成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介入就是最糟糕的。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所谓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简单来说,前者是“做什么的自由”,后者是“不做什么的自由”。将这一观念延展于此,便有积极介入与消极介入之分,前者是“意图塑造的介入”,后者是“免于伤害的介入”。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尽量避免介入、干预的前提,完美状态是孩子们的看护者就此达成共识,即当孩子之间发生状况的时候,双方成人都不急于干预;而若一方介入,我则需要判断这种介入是否会造成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当以下状况发生时,我认为是要坚决介入的。同样是在一处儿童乐园,两边滑梯通道由粗麻绳交织成网状连接,女儿走过一次之后,很喜欢,返回出发点再走一遍。几乎要到另一边时,迎面走来一个女孩,个子比女儿高大,却不如女儿熟练,小心翼翼,不敢挪步,身边是外公外婆助阵。女儿和那个女孩相遇并僵持在那里,我在一旁并未介入,正想看看女儿会如何解决问题,那个外公已经出手——他一把拉开女儿抓在麻绳上的小手,把女儿推往网状通道的中间,口中直呼:“小朋友当心噢!当心噢!”看似关心女儿安全,实则为他自己的外孙女扫清“障碍”。这样的介入实在让人气愤,我走近对女儿说:“你试试走另一边吧!”然后,转头对那位外公说:“请你放开手,我女儿会小心的。”女儿执拗,不愿走另一边,最后她选择慢慢退回起点。

  由外公的行为就很容易理解那个女孩为何表现得缩手缩脚、胆小惶恐。正是由于大人们事事介入、过度保护,令孩子凡事没有自己的主张,习惯依赖。若当时女儿和那女孩僵持在那儿,即使是那女孩推搡女儿,在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就仍然处于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沟通解决问题的范畴之内。而那位外公的介入,不仅打断了本来有可能由小朋友自己处理问题的进程,而且其成人化的虚伪,在“保护”孩子一时的同时,却留下了长久的恶劣影响——需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并不仅仅作用在以身作则,同样也会作用在言行不一中。

注:作者系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该系列专栏从2011年开始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