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思想周报 | 贱格的风行

澎湃新闻记者 张博
2014-07-28 15:25
来源:澎湃新闻

韩寒是中国的幻象,郭敬明是中国的真相?
        7月24日,八零后作家及赛车手韩寒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正式上映。一周前,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3》刚刚上映。经常被拿来相提并论的两人,再一次引发比较、站队的大众文化热议。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杨时旸那句“韩寒是中国的幻象,郭敬明是中国的真相”,在网络上转发率颇高,获得不少认同。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师、知名影视编剧林黎胜,则在26日发微博称:“贱格电影的风行昭示某种集体无意识:新生代观众厌倦过往中国电影的价值(主流或非主流)灌输。他们宁愿选择可口的消遣电影,在反叛、性及暴力被严格管控下,贱格电影成唯一的宣泄口。可预知将来,这类电影会更多更贱。毋须哀叹,文明从来就是在堕落中进步的。屌丝自贱具有跟痞子自嘲类似的社会学意义”。引人联想。
甘阳刘小枫称燕京学堂是对北大的背叛
        北大燕京学堂风波本周可谓高潮迭起。
        7月24日,北京大学官网发布消息称,决定燕京学堂宿舍不再设在静园。
        而就在这个消息公布前,经甘阳、刘小枫授权,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全文刊发两位学者对燕京学堂项目的质疑,原题为《北大的文明定位与自我背叛》。甘阳现任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刘小枫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两位都是北大校友。文中称“在中文的北大心脏挖出一个英文住宿学院,有如当年上海天津划出‘租界’”,“‘租界’内外的关系,非常典型地象征着‘国际化=英文’对‘中国本土大学’居高临下的宰制性关系,也非常典型地象征着北大的自我异化与自我扭曲。”
        此文一出,各方传播,广受热议。既有力挺者,认为他们批判到位;亦有对他们“大字报的文风”不以为然,认为文中“民族主义尾巴翘太高”。26日,观察者网及多家媒体专栏的作者余亮亦投书澎湃新闻,发表《“静园声音”文字考》,反质疑甘刘二位的文章。27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在网络媒体“银湖评论”发布《屌丝们的胜利》一文,称“一年制的国际速成硕士项目是全世界各大名校赚富人子女钱的阴招,但谁也不会腆着脸说这是本校的进步”,“在官僚主义者眼里,北大教职员工和学生们不是主人,而是‘屌丝’……‘燕京学堂事件’仅仅是开始,校方的后退妥协是北大屌丝和校友屌丝们的胜利”。
        自《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于5月25日发表高峰枫老师《谁的“燕京学堂”》率先关注此项目起,澎湃新闻自7月11日起就开设专题,连发多文持续关注。据悉,观察者网已于近日、南风窗杂志也将于7月30发布系列报道,讨论燕京学堂事件。

北大静园一直是游览的热门地点,不少市民在静园草坪上合影留念。CFP 资料

中共面临八大“新的伟大斗争”

        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的伟大斗争”》一文,作者中央党校副教育长、教授韩庆祥。文章指出中共正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国家的打压;改革发展稳定遇到诸多难题;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通过不同途径不断向我国渗透”;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主要包括‘疆独’‘藏独’‘台独’等。”
        而面临的“新的伟大斗争”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争夺资源,货币战争,争夺市场,意识形态斗争,领土争端,反腐败斗争,网络斗争,反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作者特别指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斗争,大多以传播西方社会思潮且以文化渗透的方式,把‘自由、民主、人权’作为突破口。大致步骤是:第一步,让中国人崇拜西方‘标准’;第二步,用西方‘标准’裁判中国现实;第三步,使一些人认为西方‘月亮’是圆的、中国‘月亮’是缺的,对中国现实社会看不惯;最后一步,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产生不满,从而达到动摇中国人理想信念、摧毁中国人自信和分化人心的目的。”

甲午战败之“败”、“耻”、“警”、“腐”

        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人民日报》刊发述评《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和《以史为鉴 警钟长鸣》。
        《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一文引述称,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白宫密报甲午战况时写道:“中国人中之最无智识而最愚笨者成为统治者。中国政府几乎无官不贪,无事不贿,上下相欺,大小相欺。中国军队中贪污吃空额、营私,盗窃公物,扣饷以为常……” 文章表示,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前进:我们不会耽搁在甲午战争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从历史中塑造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魂。
        发表在“钟声”栏目的《以史为鉴 警钟长鸣》开篇围绕“败”、“耻”和“警”这3个字展开。文章称,物华天宝的中国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为什么,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为世界历史所罕见?文章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指出,首当其冲、痛彻心腑的就是一个大大的“腐”字,国运殇失、战场溃败、民族危难的背后,都有清朝晚期陈腐、贪腐、腐朽的深刻烙印。

潘石屹张欣捐款哈佛惹争议

        据财新网7月15日报道,“SOHO中国基金会与哈佛大学签订了1500万美元的助学金协议,用于资助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贫困学生。专家称项目对缩小中国贫富差距、阻断贫困的代际遗传有很好作用。”引发网络热议,许多人对这一捐款行为提出疑问:在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不选择中国高校?是对国内没有信心,还是在国外可以避税?
        SOHO中国CEO张欣25日在微博表示:“一睁眼看到满屏对捐款的谩骂,先是气愤后来就笑了。就此做个广告:同学们,世界一流大学的大门是向你们敞开的,优秀的同学一定要申请。如果哈佛接受了你,家庭的贫困不会成为障碍,我们来帮助你。我们还在继续和更多的大学在工作,上周在耶鲁、今天去斯坦福。目标就是让更多中国贫困学生到一流大学去。”
        中国青年报25日发表文章《不该指责潘石屹捐赠哈佛》指出,部分质疑“透露着一种狭隘。盖茨的基金会满世界捐钱,而且也捐款到中国,难道美国人也要抗议吗?” 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教授黄亚生26日发微博表示:“这些批评有失公允。有一个细节我们应该注意:他们没有捐款为哈佛建楼,这通常能最直接获得名誉,而是选择了一个最能支持贫困学生的方式捐款。”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新浪名博@破破的桥 则“表示敬佩,但建议考虑真正贫困的优秀学生申哈佛的可行性,可能断裂的中间环节辅助一下。”

潘石屹、张欣夫妇与哈佛大学签订捐献助学金协议。

经典悲剧《雷雨》公益场,成大学生观众爆笑场

        7月24日,知名演员杨立新连发五篇微博,描述前一天北京人艺演出经典悲剧《雷雨》,他在剧中饰演父亲周朴园,“令人惊诧的是随着台上剧情的发展,人物关系渐渐暴露,舞台下爆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台上进入了角色的演员们非常的不适应,努力调整表演的幅度仍然有很多台词被笑声淹没……《雷雨》的‘公益场’真令人失望,这样的‘公益场’不演也罢!” 所谓“公益场”即以40元或80元票价,凭学生证购票的大中学生的学生场。
杨立新在微博上发布的《雷雨》剧照。

        此言一出,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既有诟病如今观众素质下降,也有认为现在的孩子早已远离90年前的时代、三观尽改,缺乏人文修养和审美趣味,即使文革中的东西拿出来,都可能大笑。

        前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27日在微博对此发言:“很多人愤慨,指责青年人没修养,不尊重经典。其实不必过虑。现在是搞笑的时代,粗鄙化时代,娱乐至死的时代,这些小青年愿意进剧场看话剧就不错了。正像我们‘瞧不起’《小时代》之类流行物一样,社会上多数人都不会真正欣赏经典的。这不奇怪。”
        而微博网友@北小京看话剧 则在26日发布长微博《观众为什么笑了》,以看过这一版的资深话剧观众身份,分析了笑场的可能理由。Ta通过对具体角色的详细分析,指出“演员们好像套中人,被生拉硬拽地塞进了角色的外套。台上部分演员令人惊诧地夸张表演,形式化的人物解读如同一双大手把观众推出戏外,以至于在许多原本悲情深浓的地方,观众席里传来阵阵笑声!”这“好像一道厚重的玻璃墙阻隔了舞台与观众席,曾经被炸雷惊吓过,为繁漪落泪,替周萍纠结痛苦的我,第一次对此戏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