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用所谓科学结论趾高气扬否定一切文化,本身就不科学

吴军
2014-07-18 21:15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科技和人文,在很多眼中是分离甚至对立的。吴军,是成功的IT精英,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谷歌公司早期员工之一,2010年至2012年,他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同时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2012年回到谷歌,负责开发了被认为是“下一代搜索”的谷歌自动问答系统。他认为,当人们为科技的进步自我膨胀时,人文被忽略了。所以,他进行了一次跨界的尝试。新书《文明之光》是他对人类文明史的全新视角和全新解读。​

吴军说,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讲,科学和技术常常被看成是一种世界观,并且是高出其他东西对生活的诠释,而人文精神则常常被忽略,而后者恰恰是成为未来社会精英乃至世界的领袖的必要条件。 IC 图

        6月26日、27日,吴军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了题为“《文明之光》—— 科学视角下的历史思考”和“《文明之光》——从科学主义到人文主义”两场演讲。​

        演讲中,吴军从特殊的视角剖析人类的文明史,展示科技在历次社会变革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分析了人文主义在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并根据他多年来对成功的企业和成功人士的研究分析,总结社会精英们的共性,尤其是在他们身上的人文主义精神。

        以下为吴军博士两场演讲的文字内容,由演讲人整合后独家授权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表:        

        科学和技术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如果不是唯一)可以通过积累而不断提高的成就。后人的成就总是站在前人肩上,而其它一些文明成就,比如文学、艺术和音乐就不具有这个特点,它们有非常强的时代感和地域特点,我们很难说今天的绘画比当年米开朗基罗的强,今天的诗歌比唐诗强。​

        正是因为科技的这个特点,因此,科技进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在科研中,方法远比结论重要得多。这是我要给出的第一个建议。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中国在大多数时候科技领先于西方,但是当近代欧洲普遍采用了一直沿用至今的科学的方法后,科技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欧洲人发明瓷器,是靠上万次的实验,每次的记录都有保存,今天还可以看到,因此,我们今天可以复制出欧洲历史上任何一款瓷器。但是,中国的瓷器制作技术虽然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却一直处于发明、失传、再发明、再失传的怪圈中,以至于我们今天无法得知宋朝人是如何烧制汝窑瓷器的。 ​

        科学的方法很关键的一条是证伪,这一点在中国过去做得不好,一来是一般人过度迷信权威,二来权威从来不允许别人证伪他们。我在《文明之光》中列举了很多例子,大家对照看一下,是否国内的一些专家有这个毛病。 ​

        对于研究生,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一点刚才已经说了。其次就是要具有理性的批评精神。第三就是眼界要开阔,要注意学术以外的能力,因为今天的研究大多不是一个人完成的,没有很高的情商是做不成什么大事情的。第四就是心胸要开阔,要多向周围的人学习,同时欢迎他们批评自己。至于学术功底,我觉得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不必担心。我在《文明之光》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这种例子。​

        每一个年轻人都在想自己如何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每一位家长都在想如何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社会精英,每一个大学都在努力培养出一些世界级的领袖。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首先,年轻人自己,以及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明白一件事,就是年轻的一代是30年后各行各业的精英和领袖,不是今天的精英和领袖,因此,任何按照这一代人的理想去塑造下一代人的想法,都是刻舟求剑。中国的家长甚至老师一个普遍的误区是把自己的理想,尤其是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施加到下一代身上。40—50岁,原本应该是个人事业最成功,自己也最应该努力向上的年龄,但是很多中国家长却在这个时候停止了自己的提升,开始吃老本。他们原本可以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再走20年,实现自己的很多理想,但是他们停了下来,将自己没做成的事情压到下一代身上。​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报道,“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云云”,实际上自己没有实现的事情是否就要由下一代完成呢?很多人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仔细考虑,如果不赌一口气,结论可能会是相反的。上一代人应该自己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要压到下一代人身上。下一代人未必需要继承上一代人未完成的事业,他们应该轻装前进。如果我们承认下一代人的成就和幸福可以和上一代完全无关,那么上一代人就未必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下一代人了。教育的一种悲哀就是,家长和老师按照自己的模式复制下一代孩子,结果30年后发现世界都改变了,这些曾经在家长和老师眼里的好孩子30年后会不适合那时的社会。 几个月前,我们有很多高中的同学聚会,大家毕业正好30年了,而我们的孩子要开始上大学了。​

        我私下里做了一个统计,这个结果可能会让大家感到震惊,那就是30年后,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个人的成就,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居然和高中的学习成绩无关,甚至和上了哪所大学也关系不大。我们一个班上,学习倒数前十名的人,他们有的成为了IT行业的业界领袖,有的成为了对中国建设贡献最大的建筑师,这些人,绝大多数今天对社会的贡献都非常大,他们的平均成就要超过这个班上的平均水平。而另一方面,当年这个年级被认为是各方面全面发展最好的几个学生,今天的成就仅勉强达到大家的平均水平而已。这里面根本的原因在于,今天的社会和30年前的社会完全是两个社会。世界发展会越来越快,在农业时代,多少代人生活都没有变化的社会不会再有了。因此,下一代人的教育需要和上一代不同。当然,我不是说个人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至少这是一个相对容易度量的方面。​

关于独立思考 ​

        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到自己的重要性,我们每一天的成就造就了今天的文明。​

        为什么要上北大?为什么要上清华?同学们的回答是因为北大清华的声誉,有人说因为是北大清华校园对学生的熏陶。但是切记这辈子你不能把自己的成功仅仅停留在你上了北大,上了清华。因为大家在一个学校里学到的书本知识最多只能满足以后工作需求的20%,剩下的80%是源于自己的自信,源于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

        《文明之光》专辟一章介绍牛顿的时代贡献。牛顿是一个分水岭,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在那个时代有许多著名人物:物理学家哈雷、物理学家惠更斯和科学上的巨人胡夫,这么多时代的代表。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可以说人类以前对一些自然现象是不了解不清楚的,就会归结为神,人类是匍匐在上帝的脚下;到了牛顿以后,人类进入一个理性的时代,人类真正地站起来了,出现了牛顿这样的人物,他给人类带来一种自信,一种相信自己具有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自信——也就是说,未来的精英、未来的领袖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很重要。 下面讲个故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情,1968年,美国民权运动处于启蒙状态,大家开始追求个性。一个学生跑到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看到一份材料,即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参与了对越战做决策的一个民间智库的研究工作,这些学生便开始活动,发起了一个1600人的签名,希望学校退出这件事,这是学生的态度。​

        第二件事更小:当时哥伦比亚大学在曼哈顿的校园很小,学生体育条件很差,所以借地方搭建运动场地,但是学生住宿楼很拥挤,说要先建楼,周围的公民也不同意,认为会妨碍居民生活。这就是一个潜在的矛盾——建楼的工程使曼哈顿周围居住的穷人与校方产生分歧,穷人感觉被歧视,因此开始组织反对活动。同时,前面反对越战的群众也参与进来,去曼哈顿校区对校方提出要求,即拆楼并退出越战计划。黑人学生与白人学生也产生矛盾,黑人学生说活动不彻底,白人学生则去扣留校长,但校长已走,仅占领了办公室,并成为一号解放区,学生继续占领了直至5号解放区,外来的警察及校董对学生进行抓捕和批处。因此,后来校方规定学生要加入两个组织,一个是制定学校规则的组织;另一个是管理委员会。这个事件确立了美国学院制,几年来在越战中死去人们,无论是南方军队还是北方军队,都得到学校的纪念,因为这些学生对社会有担当,这是成为世界领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学生会要占领广场进行反越战活动。反越战活动中发生了一个撕毁征兵证的事件,组织反越战的是一位牧师,但是他却同样反对撕毁征兵证,认为要和平,不应该如此武断和暴力。校方很不同意此次做法,但没有采取过激措施,而是任由事件发展。为什么是这样的态度呢?后来耶鲁的行为给了很好的解释——大家以后可能是未来的领袖,不是当下的领袖,不是我们的拷贝,不是在复制我们,你们是未来的领导,你们是放眼未来的,也许你们是对的,虽然我们现在不赞同你们的想法,但是可以包容你们的想法。​

        事实证明,反对越战活动中的一个人后来就成为了美国总统——克林顿总统。40年后,你是领袖,会以你的思想来领导世界。当克林顿和老布什竞选时,老布什说二战时我是一个英雄,我跟日本人作战,得到勋章,我是英雄,我更爱国。而你这个逃兵,你到底爱不爱国家?你要是不爱国,你怎么能和我竞选总统?克林顿十分聪明,回答得十分巧妙:你知道在我那个时代,逃兵役就是爱国!克林顿是美国冷战结束后的第一任总统,当时思想自由发展的种子使克林顿后来真正成为领导美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的领袖人物。​

关于人文与科学的平衡​

        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讲,科学和技术常常被看成是一种世界观,并且是高出其他东西对生活的诠释,而人文精神则常常被忽略,而后者恰恰是成为未来社会精英乃至世界的领袖的必要条件。科学中闪耀着人文之光,然而科学的祛魅功效是否也深深地刺伤了人文?当人们为科技的进步自我膨胀时,我们该怎么定义这个时代的人文主义,又怎么在科学和人文中找到一个平衡呢?​

        近代科学和人文主义过去都是在反抗神的意志和教会专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两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前面讲到,在牛顿的时代之前,人们由于对自然界和自然现象缺乏认识,只好把一切归结成神的意志,牛顿等人开启了科学的时代,在此之后,人们逐渐(不是一天的突变)可以用科学理论来解释自然现象了,从此自信心大增,在神的面前站了起来。人文主义原本也是针对一切按照神的意志行事的宗教信念而言的,到了中世纪后期,由于十字军东征带来了东方的生活方式,由于黑死病让大家看到了生命的可贵,由于文艺复兴产生了全新的文化艺术,人们开始从关注神转而关注人。近代科学和人文主义的结果都是带来人的解放、个性的解放。​

        科学上最重要的是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科学的结论。科学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也是管理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都需要的。这里所讲的科学精神里存在着很重要的一点——“证伪性”。科学是一个不断证实的过程,证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充分证实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科学家必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拒绝可证伪的可能性可能是巨大的灾难。科学家是比较悲哀的,因为自己认为正确的很可能被后人证明是错误的。牛顿是非常知名的物理学家,但是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之后证明了牛顿的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任何试图把科学作为新的“神”,用所谓科学的结论趾高气扬地否定一切文化的做法,本身就不是科学的。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只要从正确的前提出发,依照事实根据,采用逻辑推理,都有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这就是科学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因为实践者是专家和权威就能够得到更正确的结论。我们常常迷信所谓“专家说”,“教授说”,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因此我想象不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会极度自我膨胀,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个很长过程中的一小段而已。​

        今天,科学已经很难靠一两个人独自工作而取得进步,常常是很多人合作的结果,而在合作中,情商就显得非常重要。匈牙利数学家额多斯一生和上百名科学家合作发表过论文,而我们所知的很多顶级科学家比如冯诺依曼和奥本海默,他们负责的工作都是靠成百上千人的合作完成的。因此我想象不到有什么好自我膨胀的。​

        人不是什么事情都是对的,可证伪是有包容性的,做事情一旦缺少科学精神就很危险,中国人做科学的时候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缺点:不接受自己知识的不完美,这就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我们在金融危机中便可通过是否具备科学精神来区分成功者和失败者,即巴菲特的全身而退和欧洲几国的经济衰退、政府的垮台。​

        所以说,具备人文的素养和科学的精神,坚持独立思考,是未来领袖必备的素质。​

关于国际视野​

        《文明之光》中讲到为何英国和荷兰统治世界300年。西班牙有一个大作家塞万提斯写了本《堂吉诃德》,里面有许多暗喻,比如矛盾旧世纪、矛盾新世纪,托马斯是一个保存非常完好的17世纪的古城,这就折射出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的特点。由于地理位置及政治因素,国王们支持大航海,迅速地从大航海探险中得到大量的财富,葡萄牙发现了大量的白银,而西班牙则发现香料。然而,财富来得太快,而没有什么下一步的打算,开始大建宫殿,买中国的奢侈品(瓷器),以及维护海上霸权,建立无敌舰队,对外打仗。兴建王权集中的工具,财富成为维护旧制度的盾牌。后来英国、荷兰崛起之后,葡西两个国家瞬间崩溃。英国、荷兰为何崛起,因为这两个国家缺乏资源,反而奋发努力发展工业,建立起现代商业制度。英国更是高度重视注意商业和自由贸易,英国、荷兰、美国是真正意义上当过全球霸主的国家,是海洋性大国,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大国成为陆地的主宰。近代美国后来居上的原因也是打破垄断,重视并建立社会公平,往前走的人会创建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现在崛起之后也面临着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融入这个世界。​

        理科和工科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大问题是不允许本科生随时更换专业。这虽然为大学的管理带来了方便,但是却给大学生选择职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为很难要求一个18岁的年轻人就能够知道今后50年要做什么事情。拿我自己来讲,坦率地讲,我花了两年时间才明白自己该干什么,工作到五年时,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就回学校学习了,然后这工作就做了一辈子。 根据我对在我前后两三届的清华同学的观察来看,有一小半同学毕业后来没有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因此,规划未来自己职业的第一条就是,如果发现自己不喜欢所学的专业,那么所做的第一件事,要么是学一个双学位,要么是主动地注意对自己进行通才培养。总的来讲,我主张在本科阶段进行通才教育,并且培养自己对一些领域的兴趣爱好,把自己专业的确定推迟到研究生时,或者工作以后再说。​

        今天,中国大陆会有一半的大学生选择读研究生,这时,大家要好好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了。先谈谈兴趣。世界上做事情有两种动力,一是目标和利益驱动,另一种是兴趣驱动。一般来讲,利益驱动的人目标比较明确,因此能做到60—80分的水平,再往上做就比较难了,因为他真正的兴趣在其他方面,会分散他们的精力,这些人一般能做得比较成功,但是在最成功的群体中占得不多。而兴趣驱动的人,能做到0-100分,分化得相当厉害。有些人兴趣很明确,时间也花了不少,但是常常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情也不太讲究方法,因此失败的很多,但是最成功的那批人,大多都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兴趣的。因此我的建议是,在本科阶段,尽可能尝试各种东西,学习做事情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兴趣去做,研究生时期,让自己的兴趣尽可能地得到发展。

        ​职业规划要考虑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需要什么行业,或者什么技能。在古腾堡刚刚发明印刷术的一百多年里,排版工是最好的职业之一,但是这份工作今天几乎消失了。我高中的同学有上百人,今年聚会了一次,很容易看出,做得最好的,也是生活得最好的是三类人:学习建筑(包括土木)的,学医的和从事IT的。原因很简单,这三个行业都是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最需要的行业。三十年后我的同学们回头看看,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和当年高中成绩竟然没有一点关系,甚至和当年上什么大学关系都不大,关系最大的是是否30年如一日地努力,第二是是否在几次人生选择时选择对了。在学校里的成绩和后来取得的成就的关系非常非常小,而与所从事的行业关系非常非常大。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大学里有一半甚至是更多的专业,在社会上是没有多少成功机会的,而且随时科技的发展还要进一步萎缩。理工科学生要避免这些专业。

        ​当一个理工科学生完成了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后,他们多少发表了一些论文,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相当的好。但是,要知道,大部分研究生对专业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们假设他今后工作三十年,而且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那么三十年后他会发现,他在博士期间学到的那些知识,和后来获得的经验相比,只是湖泊中的一瓢水而已。因此,一个即使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也不要把自己的专业限制的那么死,仿佛不是这个专业的事情就不能够做。事实上,任何第一个从事某个新领域研究的人,在学校里都没有学过这个领域的课程。今天的科技发展非常快,很多专业生存的周期甚至不到30年,因此,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不断地学习必须成为职业发展的一部分。​

        最后要说的是,今天的科研和开发,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了,因此,专业知识以外的各种能力,包括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表达和写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接受新知识的态度,对个人的成功都至关重要。理工科学生的一个弱点是善于处理那些容易判断对和错的问题,但是世界上很多问题不是以对错来评判的,很多问题只有好和不太好的答案,或者在某些条件下合适和不合适的答案,那么这时光靠书本上学的那些科学知识就不足以解决问题了。

        ​当一个年轻学子走出校门的时候,他不要太在意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因为说实话大部分人是挣多少花多少,不可能靠存刚工作时的工资一辈子富有起来。第一份工作应该给自己进一步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如果有两份工作,第一份是付很高工资的却让年轻人学不到东西的事务性工作,第二份是几乎“免费”给一个注重培养人,同时又是有水平、有活力的小公司的工作,那么我觉得年轻人应该选择第二个。我在Google面试了很多从一些大公司过来的、毕业才三四年的学生,他们很多在毕业时同时有Google和那家公司的Offer,但是他们选择了基本工资更高的那家公司而不是Google,由于在那家公司没有什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可做,周围的人也没有辅导他们的习惯,因此三四年后他们比在Google工作的同班同学差出了一大截,虽然经过面试他们又加入到Google,但是和同学的差距依然存在。每个年轻人在工作的前几年是为他在几年后打基础的,他要是具备了他的同班同学不具备的各种能力后,他的收入将高出他的同学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刚走出校门后前几年的辛苦则会完全“赚”回来了。​

        在科技不断创新变化之中,有什么是不变的规律?

        张首晟教授把文明的进程和能量关联起来,是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这样他找到了一个不变的“轴心”。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个解释可能有点牵强或者难懂。我对所有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理解是:围绕“人的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解放人”、“加强人类相互沟通”这三个核心展开的。

        ​人类第一次重大的发明是火的使用。在发明火以前,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今天的灵长类近亲一样,每天要花七八个小时在吃上,火的发明,除了帮助人类防寒御敌(野兽)之外,带来的一大结果就是让我们的祖先可以吃上熟食,从而每天不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在吃饭上了。​

        工具的使用是人类的另一大发明,它相当于延长了人类的四肢(比如轮子的发明),让人类得以完成光靠自己的体力无法完成的工作,并在人类的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两项最古老的文明成果(火与工具),实际上在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人。​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革命,一些重大的里程碑都伴随着“新动力”的使用。农耕文明时畜力的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使用,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使用,这些使得人能够用更少的时间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从而将人从仅仅为了温饱而进行的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美好。​

        计算机的出现是人脑的延伸,和其他工具的使用一样,它使得人类得以完成过去靠自己的智力无法完成的任务,使我们人类进一步得到解放。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彼此的交流上,人类的文明进程也伴随着通信的进步,从语言和文字的发明,到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到电报和电话的发明,各种传媒的出现,今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明,都是围绕着通信和交流这个核心的。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地延长,围绕着人类健康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无论是古代的炼金术还是医学,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因此,概括起来,一切的文明和进步都是围绕着解放人、提高人类的生活和幸福而展开的。但是,人类是离不开环境的,当我们在谈到解放人、提高人类的幸福时,是不能以牺牲我们生存的环境为代价的,否则人类也会因为自己能力的增强导致的自大和贪欲把自己带向毁灭。​

        综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到,今后科技的发展必将围绕这些领域展开:医疗保健,新能源,机器智能,通信和绿色可持续性发展。​

        是否人类自动化发展进程意味着必然会加剧失业,甚至有一天大多数人都不用工作了?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不是如何让不工作的人享受到社会的进步,享受到失业幸福,也就是一种技术进步带来的真正的社会进步?​

        自动化,尤其是在今后二三十年里因为计算能力和大数据导致的全球智能化,无疑将使得很多行业萎缩,这些行业包括那些我们自认为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的高尚行业。当然,也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工作机会。不过,正如我在正略读书会上所讲的那样,新的行业的工作数量不会比老的行业更多,正如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所发生的那样,因为机器取代人做了很多的工作,而且创造新的工作机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常常是几十年。因此,大家在享受技术革命成果的时候,应该清楚它对我们社会产生的冲击。从长远看,如果机器能够尽可能多地做原本必须由人来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这样可以将人解放出来,从事生产和服务之外更高层次的创作(不仅仅是工作了)。 ​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社会上必须由人来完成的工作会越来越少,让一部分人失业,然后通过救济把他们养起来,就如同希腊和西班牙所做的那样,这绝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这些失业的人,即使他们温饱不愁,但他们的前途是灰暗的,他们如果长期找不到能够发挥自己技能的平台,就可能会被社会抛弃,并且最终成为社会的危害。更好的方法或许是减少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比如每周工作四天甚至更少。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

        从人的角度来讲,由于我们的寿命越来越长,由于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可能在我们退休之前就消失了,我们可能不得不在有生之年从事两个甚至更多的职业,通过教育让自己成为一个全才、一个多面手,成为一个一辈子坚持学习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才是未来社会的赢家。 我在《文明之光》中两次提到了美国开国元勋亚当斯的一句话“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孩子才有可能学习数学和(自然)哲学,以及地理、自然历史等等,然后给我的孙子创造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编织女红和瓷艺的机会。”这句话或许对我们这一代人,以及今后的几代人会适用。我们必须让机器“聪明”起来,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后代,然后给我们的孙辈们创造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编织女红和瓷艺的机会。​

        [本文内容经演讲者吴军博士审订,授权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刊发。感谢周筠女士对本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