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戛纳连看12天顶级文艺片,《冬眠》获大奖不冷门

澎湃特约撰稿 克莱尔 澎湃记者 张喆
2014-05-26 10:16
来源:澎湃新闻

       

        前往法国南部的路上,就曾和同行的媒体人讨论来戛纳的意义。其中,最实惠的一个理由就是:在这短短的12天里,浓缩了当年全世界最值得看的文艺片,提前全世界大半年,一次性看个够。

        今年,同样符合这个逻辑。从入围影片名单宣布那一天起,这就是一场绝对令人期待的电影盛会。第67届戛纳电影节也是过去三十多年来运筹帷幄的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在位”的最后一届,仿佛在向这位“老校长”致敬,“戛纳校友录”上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都来了:达内兄弟、肯·洛奇、迈克·李、努里·比格·锡兰、大卫·柯南伯格、奥利维埃·阿萨亚斯、阿托姆·伊戈扬、河濑直美……这些名字近十年来近乎成为戛纳电影节的“钉子户”。

        当然,还有一场最令人激动的“归来”:这世界上绝无仅有、无可替代的让·吕克·戈达尔。

        难以想象,如果这群电影巨兽集体发力,场面该会有多火爆——可事实上,是我多虑了。首部亮相的竞赛片《透纳先生》确实给这场电影盛宴开了个好头——它具有一部大师级传记片该有的一切要素,又透露着老顽童迈克·李的反骨。可是,好像总有些不对。

        后来,当那些响当当的名字逐个登场,我渐渐明白了“不对”的地方:一切都好,只欠缺一点点“金棕榈气质”。这种气质,六年前我在卢米埃尔宫看《墙壁之间》的第一分钟就明显地觉察了出来。这种桀骜不驯的“金棕榈气质”,你能够在《孩子》里嗅到,但在同样出自达内兄弟的新作《两天一夜里》找不到;这是《风吹麦浪》具备,但《吉米的舞厅》(均出自肯·洛奇之手)还欠缺一点的;它也可能就是《爱》稍稍胜过《大都会》和《神圣车行》的理由。

        今年,几位身在戛纳现场的影评人和记者在迷影网(cinephila.net)牵头下效仿电影节场刊玩了个打分游戏。最低分1星,满分4星,另推举一部自己心目中的金棕榈。几天过后,我发现自己给《透纳先生》、《两天一夜》、《奇迹》《送乡人》、《星图》、《第二扇窗》打的都是3分,这部分说明了问题:每一部都保持着这些电影人能力范围内的高水准,却也仅此而已。

        若论平均分,也许今年是史上分数最高的一届。事实上,在今年的竞赛片里,只有两部噱头很足的电影谈不上优秀。备受期待的《圣罗兰传》结果被证实为一部超长MV,除男主角Gaspard Ulliel的全裸出镜外乏善可陈;因为《艺术家》的巨大成功而被视为新一代法国导演一哥的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居然花了大力气交出了一份既主旋律又充满陈词滥调的新作。

        除此之外,每部电影都在“常理”范围内,而且,好像有点太符合常理了——就连大卫·柯南伯格都没跳出来搅局(哪怕来一部大烂片吓唬吓唬人都好啊!)。

        在迷影网的打分活动截止的那天,我放弃了选出一部“个人金棕榈”的权力,因为我很肯定,在我所看到的15部(共18部)主竞赛入围电影里,离“金棕榈”都还有些距离。       

 因为锡兰的片子没有挤进去,于是看了《驯龙记2》

        至于我没看的三部之中,土耳其水瓶男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冬眠》其实是我最期待的参赛片,事实证明,持我这样看法的人是大多数。

        在参赛片放映第二日,电影宫的卢米埃尔厅红地毯外,我吃到了今年戛纳的第一场闭门羹。同样被拦在门外的还有《时代》周刊的影评人理查德·科利斯。面对着排成长队的失望的脸,看守入口的保安一脸无奈:“但是真的已经坐满了!”

 

连着看了两个难看的电影,接着戈达尔还排成这样!

      

 戈达尔用3D技术拍了一部讲述现代人语言匮乏、诗意缺失的“反电影电影”。

       

        颁奖之夜,关于金棕榈得主的传言满天飞,各种版本中,意大利女导演爱丽丝·罗切瓦的《奇迹》、25岁的天才少年泽维尔·多兰的《妈咪》和俄罗斯新一代电影巨匠安德烈·萨金塞夫的《利维坦》是最常被提及的。(这三部热门影片中,在我看来只有《奇迹》算得上优秀。)

        得知由简·坎皮恩领军的评委会最终毫不理会舆论,为土耳其人授予了最高荣誉,那一刻,我对金棕榈的敬意便又添一份。《冬眠》三场媒体放映都没能挤进的悲剧,在这一刻看起来倒有点像是命中注定。

        事实上,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参赛片只是戛纳的一小部分。毕竟,3小时15分钟的《冬眠》让不少骨灰级的影评人和电影记者都在场内“冬眠”了。除了看电影,戛纳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明星!那些日夜不眠攀着梯子或者爬上树守在红地毯前的影迷会这样回答你。       

        

偷拍一下Tim Roth,这天他正好过生日

        近十年来戛纳与好莱坞的友好关系,让这片海滩接待了不少大牌明星。就比如今年的开幕片《摩纳哥王妃》剧组,一下子让开幕式红地毯华丽了起来。加上珠宝、化妆品、名车品牌赞助商请来的明星,这12天里,在戛纳吃饭、购物或者参加派对时,若从没有偶遇过妮可·基德曼、凯特·布兰切特、布蕾克·莱弗利、章子怡、长泽雅美、黄晓明、Angelababy……那简直是怪事。

        同样,“400高管云集戛纳”也是千真万确,在海滨大道奔跑着赶场子看电影的途中,时不时就与背着双肩包的江志强,或者牵着金巧巧的于冬擦肩而过了。

        当然,对广大普通影迷来说,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出现在颁奖前夜。为了纪念《低俗小说》摘得金棕榈20周年,公共海滩上的露天银幕放映这部电影,免费开放——更要命的是,昆汀·塔伦蒂诺来了,乌玛·瑟曼来了,约翰·屈伏塔来了,也是因为这座金棕榈奖杯而大赚了一笔,并开启了美国独立电影崭新篇章的流氓制片人哈维·温斯坦也来了。

        “人来疯”昆汀拿起话筒仿佛拳击赛场上的司仪般地向全体挑衅:“在座的没看过《低俗小说》的各位,过去他妈的20年你们都干嘛去了?真是太没眼光!”

        很快地,天整个黑了下来,整个海滩沉浸在Neil Diamond的《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中起舞。这个时候你如果在场,应该能够感受我所说的那种“金棕榈气质”,那是一种20年后回头看依然不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和张艺谋的《活着》感到惋惜的狂喜。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戛纳,是我喜欢的戛纳。 

附:

戛纳电影节昨闭幕 《冬眠》获金棕榈奖 评审团否认存在冷门

澎湃记者 张喆

       

        “人情味”(humaine),是法国《快报》对2014年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的总结词。

        当地时间24日夜(北京时间25日凌晨),第67届戛纳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戛纳电影宫卢米埃尔大厅举行,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执导的《冬眠》获得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评审团大奖则授予了意大利女导演爱丽丝·洛瓦赫的《奇迹》。此外,英国演员蒂莫西·斯波凭借在《透纳先生》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最佳男演员奖,而美国演员朱利安·摩尔则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继朱丽叶·比诺什后又一位获得三大影展影后大满贯的演员。

媒体普遍评论,此次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均属实至名归,没有爆出什么大冷门,而此次获奖电影都充满着人文主义精神。

《冬眠》“催眠”评审团

        从1978年开始担任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的吉尔斯·雅各布将于今年退休,或许正是这个缘故,本届被视作戛纳电影节近年来水准最高、阵容最强大的一届,包括戈达尔、达内兄弟、锡兰、多兰等曾经在戛纳电影节上创造过辉煌的导演,都纷纷携带他们的新作回归。

        最终,锡兰用长达3小时16分钟的《冬眠》征服了所有人,夺得了象征本届戛纳电影节最高荣耀的金棕榈大奖。这是继1982年第3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颁给伊玛兹·古尼导演的《自由大道》之后,第二部获得金棕榈奖的土耳其电影。

        事实上,在电影节开幕前,《冬眠》就被看做今年戛纳“金棕榈奖”的头号热门,博彩公司为该片开出了1赔5的夺奖赔率。《冬眠》的巨大号召力在18日首映当天可见一斑。排队的大半记者都没能挤进现场,而等电影放映结束,全场起立,掌声长达10多分钟。

        但从随后欧美影评人的打分中可以看出,对这部电影的态度可谓两极分化:一方面,一些影评人给予了它极高的评价;另一方面,有媒体报道,很多看过该片的观众反映正如片名一样,在观影过程中很快就进入“冬眠”,这部充满哲思的电影对普通观众的观影习惯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冬眠》讲的是退休演员艾登在安纳托利亚拥有一家小旅馆,他与尼哈儿是一对老夫少妻,近来感情上有些疏远,而另一方面他的姐姐内克拉仍然深陷于自己婚姻的不幸中。冬季的小镇上白雪皑皑,艾登每周会写当地报纸的专栏,同时一直在创          作一本叫《土耳其剧场的历史》的书,但他始终没有完成。作为小镇中的名人,他受到尊重也在暗地里被穷人憎恨,闲来无事时,他会在旅店外四处走走,或与住客聊天。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姐姐、妻子在世界观、价值观和情感观上的矛盾不断爆发。那些被迫听着他喋喋不休的住客也总有告别的一天,因此他感到落寞,决定离开一段时间,去伊斯坦布尔为自己的著作做些准备,并且产生与妻子离婚的念头。但在旅程中,他改变了主意,最终回到妻子身边。

        锡兰是戛纳电影节常客,此前他曾经凭借《远方》、《小亚细亚往事》获得过两次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却始终与最高荣誉金棕榈奖失之交臂。在历经5次提名之后,锡兰终于抱回金棕榈奖。这也算是雅各布退休前,给予锡兰的最佳补偿。

        当日登台领奖时,锡兰称,他将这部电影献给像电影中的土耳其的年轻一代,以及日前土耳其索马煤矿矿难中不幸身亡的301人,也献给今年诞生刚满百年的土耳其电影。

        对于电影的长度,锡兰在之后的见面发布会上说:“我写剧本时,丝毫没有考虑商业因素。因此我就像作家一样,爱写多长写多长。其实,电影的初剪版本有4个半小时。”

        本届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评价《冬眠》中的角色让她看见她自己,电影冷酷的风格也很打动她。

        她解释说:“拍摄这样的电影,对我自己来说也很残忍。我只有在关注人性的时候,才能找到电影的灵感。去寻找,去理解灵魂里隐藏着黑暗里的一部分。如果你跟着角色成长,你会发现,这个长度真的不奇怪。”不过,她也表示,“走进影院前,         我们所有人都被它的长度吓到了。我觉得,怎么中间也没给我们个时间上厕所。”

评审团主席表示 “不存在冷门”

        虽然评审团大奖、最佳编剧奖结果被一些媒体视作冷门,但坎皮恩对此回应称,这些奖项没有任何问题。本届戛纳评审团大奖这个仅次于金棕榈奖的戛纳“二等奖”,给了首次入围电影节的意大利女导演洛瓦赫,有人质疑这是否因为本届评审团主席同样也是女性的缘故。对此,坎皮恩否认:“《奇迹》的故事太真实了,她拍摄的手法让你觉得好像和角色在银幕中生活了一遍。”

        至于最佳编剧奖获奖电影《利维坦》,一些分析认为,这部剧本过于开枝散叶的电影能够获奖,是与当前俄罗斯与西方糟糕的关系有关。影片讲述了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现状,探讨国家对人民服务的失职,对腐败的揭露尺度之大令人惊讶,并且对政治体制持负面的态度。有趣的是,影片投资却是主要来自俄罗斯文化部和电影基金。导演萨金塞夫说,俄罗斯文化部长在戛纳之前看过该片,虽然肯定了影片的才华,但还是明确表达了不喜之意。

        坎皮恩解释:“《利维坦》并不是一个政治选择,我们很喜欢这部电影,它的主题很深沉。最后打动我们的还是故事编排上的精致。正如盖尔·加西亚·贝纳尔所言:‘我们从来没有分离一部电影中的各种元素,我们只是探讨电影本身。’”

中国缺席主竞赛单元

        本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的构成,多少反映出此次获奖名单人人兼顾、关注人文、多谈艺术、少谈政治的特点。除坎皮恩外,还包括法国女演员卡洛尔·布盖、美国导演索菲娅·科波拉、美国演员威廉·达福、墨西哥演员盖尔·加西亚·贝纳尔、丹麦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等。

        今年的电影节九人评审团中有三位亚洲电影人,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这凸显出亚洲地区在全球电影业中与日俱增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中国导演贾樟柯,去年他导演的《天注定》在戛纳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剧本奖。韩国女演员全度妍以及出演《一次别离》的伊朗女演员蕾拉·哈塔米则是另两位亚洲评委。

        近几十年来,亚洲电影人在戛纳评审团中的席位举足轻重。以往的评委成员包括中国台湾导演李安、中国香港制片人施南生、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马来西亚演员杨紫琼、日本艺术家石冈瑛子以及菲律宾导演力诺·布罗卡等。

        不过,24日颁发的奖项,也遭到媒体的质疑。美国《好莱坞报道》就曾公开指责独揽选片大权的雅各布有意在其退休年将关注度集中在欧洲电影上。

        至于中国电影方面,《归来》入选了非竞赛展映单元,另一位中国内地导演王超的新片《幻想曲》也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第二梯队”的一种关注单元。《好莱坞报道》辛辣地指出,中国电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卖片子”上。

        事实上,今年戛纳电影节是中国电影及中国电影人参与最多的一次,按照中新社报道,超过500名中国电影行业的官员、老板及艺人前往戛纳,其中包括香港导演吴宇森的《太平轮》、内地导演张艺谋的《归来》和姜文的《一步之遥》等。有评论称,中国影片缺席了主竞赛单元,或许是整个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缩影——票房年年增高,钱越来越多,可以去买场刊的封面,但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平却未必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