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致敬!那些地铁上的读书人

张丰
2021-04-23 21:06
来源:澎湃新闻

在日本稻毛到东京的地铁(电车)上,我曾看到一个穿着优雅的老太太站在我面前,手里捧着一本小林多喜二的小说在看。我对她手里的书注视良久,猜测她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小林多喜二是上世纪30年代就去世的工人阶级作家,我还以为他早就过时了。一百年前的日本劳工生活,陪伴着一位老太太乘坐电车,她或许和我一样,有过艰苦的岁月?

在地铁里看书,总能让周围的人感到好奇。地铁是城市最快的公共交通工具,每天把无数人从此处运到彼处,而一个人拿着书的时候,则显得无比静止。

在旁观者看来,这种格格不入充满了对抗和挑衅,也会让人感到惭愧:为什么别人可以如此淡定地进入阅读,而我只能疲于奔命?即便是很少看书的人,也会承认看书是美好的。他们谈起自己不爱看书,会说“太忙”,这暗示如果日子能够从容一点,他们也会拿起书本。

我是一个地铁阅读爱好者,这句话似乎意味着我是生活中的“怪物”。首先,这说明我经常看书,否则就没必要在地铁里看。为了装书,要带一个大口袋(我则是常年背包),这又显得很不主流,很不“商务”。

我也是一个地铁阅读观察者。成都开通地铁一号线后,很少有人在地铁上看书,后来陆续有了二三四和七号线。地铁“成网”后,就能经常看到读书的人。

我最多看到过三个人同时在看书(包括我自己)。这不是因为成都人不爱看书,而是因为它还是一个年轻的“地铁都市”。上班族即便是地铁通勤,往往时间也很短,二三十分钟的车程,还没进入状态就到站下车了。

在上海、北京这样上班通勤动辄超过一小时的城市,地铁上看书的人就多了。有些人看得进深奥的书,甚至有人利用这段时间就能学好英语。这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沉浸到深度阅读的状态。

我到过的地方中,地铁里看书人数最多的,无疑是东京。有一次我数了一下,一节车厢里读书看报的有17人之多,很多都是站着看。

除了和北上广深同样的长通勤时间外,东京人爱在地铁里看书,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日本禁止在地铁里打电话、拍照,看视频外放更是不可能。因此,在地铁里用手机的人并不多。这也从侧面说明,东京人已经多少养成了在地铁里看书的传统,可以抵抗手机的诱惑。

最新的统计表明,中国人每年平均阅读纸质书达到4.7本,比几年前的人均4.1本有所增加。每人每天平均接触手机为100分钟。不过,使用手机的人也可能在阅读——看推送的新闻或网络文学。

没有轻看用手机阅读朋友的意思,但我仍然认为,在地铁里看纸质书是不同的。那需要更专注投入,吃更多的苦,更接近“学习”的状态。最起码,这是一种更具主体性的行动,而不是单纯打发上班时间,看平台给你的投喂。

更长的地铁、更多的年轻人(地铁里看书的总是以年轻人居多)、更多的学习,这实际上是一种“都市性”的标志。越是在大都市,人们就越需要保持学习,因为仅凭既有经验无法应对各种挑战。

这样,在地铁里看书就成为一种特别的姿态,是衡量一个城市“都市性”的标志。相关机构或许可以考虑设一个“地铁阅读指数”,指数越高,城市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往往更丰富。

设计 王璐瑶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