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樊胜美到田雨岚,所有的锅都该“原生家庭”来背吗

澎湃问吧
2021-04-16 20:47
来源:澎湃新闻

最近,“小”系列电视剧《小舍得》刚刚开播,目前热度最高的不是男女主、不是萌娃,而是气得让人牙痒痒的女二号田雨岚。刚播出的前十集里,田雨岚在自己家张扬跋扈,在婆家小心翼翼,在继父家处处炫娃。她把整个人的希望全都押注在儿子身上,把自己变得自卑而又刻薄。

如此不讨喜的一个人设,却让好些观众讨厌不起来。

从樊胜美到田雨岚,这两个由演员蒋欣饰演的角色背后,都能看到原生家庭不健全的影子。如果你是田雨岚,这样的家庭会把你塑造成何种模样?如果你是田雨岚的儿子,你会对她的掌控欲照单全收吗?现如今的年轻人,到底该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呢?本期问吧,我们邀请了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计迎春教授,一起聊聊当代家庭关系。

“原生家庭”概念为何火爆

@午夜南瓜会变马车:把自己的不幸归原生家庭对吗?

计迎春:原生家庭是一个近些年很火的词,特别是在网络空间,在很多人的控诉中似乎带有一种原罪的意味。这是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词,英语是family of origin,就是一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大多数是血缘家庭,也包括收养的家庭),与成年后通过婚姻或者说自己的选择而形成的家庭相较而言。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家庭是一个人接受社会化,学习社会规范和生存技巧的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通过社会化,使得个人成为一个能够被社会接受的、合格的社会成员。所以说家庭对这个人以后的人格的形成,人生的经历,社会关系的建立等等都有长远的影响。在心理学、心理咨询领域,经常使用这个概念来分析成年后人格和婚姻关系中的各种问题,比如暴力、控制、不安全感、个人成就等等。

原生家庭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火爆,我想与西方的心理咨询、灵修等文化(therapeutic culture)的引入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全球扩张有关,大家关注从个人和家庭层面去分析种种不幸的根源,去倾诉去疗愈去成长。在社会转型中,传统和现代的冲突、消融,代际关系的和谐和矛盾的张力,正是这种反思的重要现实土壤。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个体化的进程和青年文化的蓬勃发展,对于原生家庭的讨论,慢慢燃出燎原之势,成为一种公共领域的话语。

以前的人们是否会讨论家庭的影响呢?当然讨论,不过用的不是原生家庭这个词。比如说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张爱玲的《小团圆》,都有对封建家庭的深刻反思。不过前者是在宏大历史话语体系里,在结构和规范层面上的抨击,后者则从很个人的角度,把家庭和个人渗透到历史飘摇的血脉之中。从这个层面上讲,就有点像我们现代讨论的原生家庭了,但还是有更多的历史流逝和社会背景的冰凉质感。

我们父辈对家庭的讨论或者“归责”可能没有提到公共层面上来。难道以前的家庭就没有冲突吗?与家庭的关爱、和睦、温情关联的一直都有委屈、矛盾和冲突。

家,就是这样的复杂!

比如在最近大热的电影《我的姐姐》里,姑妈一直为了大家庭、为了父母、弟弟一家子、丈夫、子女等等,牺牲着、奉献着。可是她是委屈的,她没有忘记几十年前自己的梦想,她只是一直隐忍在私领域之中,无处诉说。正是自己经历太多的牺牲和不公,最后促使她决定支持侄女去追求梦想,而不是用家的名义去捆绑她。

电影《我的姐姐》

违背父母意愿是自私吗

@咸咸加点盐:接受父母抚养,一定有回报的义务和责任吗?坚持自己的想法,违背父母的期望是自私吗?

计迎春:回报这个词范围比较大,也有些模糊。但是生活本身不就是模糊的吗?从法律角度讲,子女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是有赡养的义务。那么从我们的文化和道德规范层面来讲,也是期望子女在父母年老生病的时候予以养老、照料。孝顺就是这个规范的核心。

但是社会在变迁,文化规范也在变迁,孝顺这个文化传统内核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延续,但是TA并不是原封不动,TA也有发展变化。作为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你有自己选择和行动的空间。比如身为现代人,你的孝顺不会是卧冰求鲤、割肉疗亲,更不可能是埋儿奉母,我们的底线、法律和道德范畴都有了变化,有了新的意义。带父母去旅游,教父母刷微博、开导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在情感上不要过于依赖子女,都是孝顺,但是有了新的形式、新的意义。所以,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父母期望相违背的方向,就不是自私的。因为你是独立的个体,肯定不会去做没有自己思想的愚孝。

《小欢喜》剧照

根据马赛克家庭主义的理论,与传统父权制度下具有严重等级性的代际关系不同,现代代际关系更为平等、亲密和相互依赖。我也讲到在我们今天的转型社会,传统和现代并存、冲突、交融,存在着巨大的代际价值鸿沟。那么作为年轻人,我想,你们有义务、应该也有动力对你们的父母进行再社会化,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变化的社会、新的技术和你们熟悉的青年文化,让他们理解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爱自己的父母是不相矛盾的。

你们的人生是自己的人生,你们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是替父母实现他们的梦想。如果有能力,你们可以帮助父母去解开一些年轻时的小心结,但不是代替他们把他们的人生重过一遍,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你们无法穿越到他们年轻时代的人生。

那么和父母的沟通甚至对于父母的再社会化是不是可行呢?我觉得是可以的,虽然你们的父母辈的年轻时代可能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或者再晚些,但是他们真的不是封存在上个世纪的古董,他们和你一起生活在2021年,也是人手一部手机,也会对着屏幕低头。不然,你也没有必要屏蔽朋友圈。所以用智慧和耐心去沟通,你们可以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因为,爱是你们的纽带,而且,时间在你们一边。

    责任编辑:黄雅竹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