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走单骑 | 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是传统古村落的“灵丹妙药”?

2021-04-15 10:31
北京

原创 艺术头条 雅昌艺术网 收录于话题#艺术334#万里走单骑6

就旅游而言,不管你是喜动还是喜静,皖南古村落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万里走单骑第11站,布鞋男团在皖南古村落,再出发!

在这里,你既可以在西递、宏村体会热闹繁华,也可以在南屏村感受千年古村落的清净和祥和。随处可见的明清古建、端重肃穆的宗氏祠堂、高大巍峨的村落牌坊。在这里,建筑构架了一个物质和精神统一的小社会,规范着所有村民的行为。

申遗20年,拉出发展的鸿沟?

提起村子,西递人都十分自豪。在当地,有这样的说法——西递宏村,把西递放在第一位,说明它各方面要优于宏村。虽是戏言,却也不无几份道理。比起历史,西递确实要比宏村悠久一些。

西递村面积不大,只有13公顷,由胡氏家庭几十代子孙繁衍延绵形成。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的历史。现有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的祠堂3幢、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西递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馆"之称。

西递村形状似船

西递村门口的牌坊

据记载,西递村的第一代人是胡昌翼之五世孙胡仕良。北宋皇佑年间,他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径西递,深深被这里的山形水势所吸引,认定西递是一块极为难找的风水宝地。一年后,举家迁来西递居住。从明嘉靖四十四年胡文光出任江西万载县知县到清道光六年,261年间,胡氏家族就出了130多名官吏,数位商人、文人。

宏村形状类似牛

宏村俯景

相较西递,宏村的历史要稍晚一些。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

宏村水利枢纽月沼

宏村水利规划师胡重

不同于其他古村落,宏村是有意识的人为规划,按照规划布局逐渐实施,把山形水系,尤其是水利进行改造,非常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也正因这些特点,西递宏村在2000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相较于西递宏村,南屏村就没这么“幸运”了。

南屏景观

虽然有着千年历史,是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南屏村更多的因《菊豆》、《卧虎藏龙》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摄,而被称为中国影视村。村里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村中有36眼井,72条巷,从村头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条中轴线上,至今保留着八个大小祠堂,这种祠堂群在全省也是仅此一家。

旅游开发是传统古村落的“灵丹妙药”?

自2000年西递宏村申遗成功后,游客纷至沓来。不大的村庄里,随便钻进一条巷子,都是满眼的住宿餐厅。人们簇拥着,在西递宏村继续着人间的繁华和喧嚣。

南屏村口的油菜花

相比之下,南屏要安静得多。油菜花盛开着,大片的黄衬托着白墙灰瓦,村口的百年水车仍在转动,村民照旧在水池旁拿棒槌洗着衣服。转进巷子,没有熙攘的游客,皖南村落的样子显得那么明晰,老砖的青苔也仿佛有着分外的绿。在这里,你可以安静地蹲下身来看看地上的嫩芽,可以用手触摸那不知流转了多少年的墙壁,也可以就这样无所事事地看着老人筛拣野菜。南屏普通村民的脸上没有生意人的谄媚、逢迎、急躁,村巷依旧是皖南古镇的安静模样。

南屏村老人在筛拣野菜

西递宏村因为申遗成功变成了旅游热门地,原住民回流,村镇又拥有了活力。村民手里有了钱,就有了更多建设家乡的资本,古建也得到了更好地修缮和保护。反观南屏村,因为旅游业不景气,村子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年轻人外出打工,一家三代迁居城镇,废弃老宅的例子不胜枚举。对南屏村民来说,古建保护对他们而言,有时候反而是一种负担——古建既无法生产价值,又不能移动和变卖,甚至还需要每年投入资金维护。

表面上看,旅游开发似乎是传统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灵丹妙药”——有了资金,才能谈保护,才能谈发展。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西递宏村的发展果真是百利而无一害吗?

如今的西递宏村几乎所有的门面都外包给了他乡人,原住民成分也随着人口的流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世界文化遗产成立的要素,不仅包括徽派建筑,更需要当地人的生活习性、风情民俗,乃至地方方言。而这些改变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旅游的兴盛。

旅游业的发展也让西递宏村变得商业化。当人们今天再次来到这里,看到的是延伸到村落每个角落的民宿、餐厅、特产。而南屏村却因为旅游业的滞后,显得格外宁静。几乎同时到达三地的人,都会表示“更喜欢南屏一些”。

游客爱南屏的原生态,爱南屏的静谧,爱南屏的朴素。而正是稀少的游客造就了这些吸引游客的元素。

南屏人喜欢这样吗?当被问到这一点时,南屏村的村支书叶丽平正好停在一家被废弃的木构房屋前,他急切地说“那肯定是希望能发展旅游业,百姓能多点收入,村子里年轻人也会多一些”。

【后记】发展旅游业和保护古村落,看似是两个不能调和的矛盾,但却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紧张关系。对此,单霁翔表示,把徽州文化的因素注入旅游业,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诚然,旅游的确带动了古村落的发展,但文旅结合才是其长久发展的保障。

原标题:《万里走单骑 | 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是传统古村落的“灵丹妙药”?》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