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披风砺雨 屹立千年

2021-04-12 17:45
福建

闽南网4月12日讯(闽南网记者 曾小琴 吴圳锋 文/图)“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渡瑶琼”……

说起泉州洛阳桥,多少文人墨客题诗作词,颂赞这座全国首座跨海梁式石桥。泉州民间有云: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这句谚语足见泉州人对洛阳桥的偏爱之情。而今,千年洛阳桥仍雄屹于泉州洛阳江畔,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发展史上一座丰碑。首创“筏形基础““种蛎固基”和“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仍被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游客叹为观止。

泉州洛阳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被茅以升称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清道光郡守沈汝瀚书石匾“海内第一桥”至今仍高悬桥的中亭。

洛阳桥横卧洛阳江畔

一座桥 惊艳泉州千年

日前,记者踏访泉州洛阳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桥”的保护碑赫然在目。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指引下,古石桥横卧洛阳江面,错落有致的石板从桥南伸向桥北。走上桥面,鞋跟在长长的条石轻敲,敲开了泉州宋元以来的历史长河。宋朝保留至今的长长海石,颜色偏深且厚实,“洛桥琴声”的韵律似在耳边回荡。这座被誉为“海内第一桥”的洛阳桥,叠加了泉州人千年的跫音。

全国首座梁式跨海石桥

视野宽阔的洛阳江面,漫步其间,匆忙的脚步也放慢,人也豁然开朗。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举目远眺,白鹭掠过,留下翩翩身影。洛阳桥桥南桥北各有两尊宋代石雕的护桥将军,他们头戴盔帽,身穿锴甲,手执长剑,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坚守岗位守护这座古桥。不管是艺术文物还是石碑石刻,都令人叹为观止。 随行的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艺娟称,桥上还保存有6座宋代石塔,其中一座塔上刻有“月光菩萨 己亥岁造”等字。中亭立有十几方有关洛阳桥的碑刻和“万古安澜”等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桥南有蔡襄祠,立有令人叫绝的《万安桥记》石碑……

1988年1月13日,洛阳桥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上的石将军

慕名而来的游客如织,纷纷留影发圈。还有那弄潮儿,边赏这桥边现场直播,分享这座千年古桥的传奇造桥技艺。而洛阳桥犹如一位老者,静卧洛阳江畔,看潮起潮落,见证世代变迁、繁华沧桑。

牡蛎外壳将桥基和桥墩连在一起

凭栏俯视,洛阳桥的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桥墩全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海水退去,洛阳桥桥墩缀满白色蛎房痕迹显露,别有一番特色。随行的省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泉州市刺桐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山称, 洛阳桥附近99条溪流,流向洛阳江畔,激流涌进时,分水尖则可减少洛阳桥的冲击力,从而起到保护洛阳桥的作用。为了巩固基石,古代劳动人民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同样值得称赞。他们在基石上养殖牡蛎,巧妙地利用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

洛阳桥有多长?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任吴艺娟介绍,现桥长731米,宽4.5米,船型墩45座,桥孔47道,金刚墙4座,桥依托中部一自然小岛(中洲)而建。

2011年,当年83岁的泉籍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老先生携夫人范我存,从桥南到桥北,用1060步丈量了洛阳桥,并题诗《洛阳桥》,献给长虹卧波的洛阳桥,也献给勤劳爱拼的泉州人。当了解到洛阳桥建造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和大地震时洛阳桥屹立不倒时,余光中深受震撼,“洛阳桥完全可以跟都江堰媲美,中国古人,了不起!”

塔上刻有“月光菩萨 己亥岁造”等字

官民僧合力建桥 畅通交通便利贸易往来

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因其址为古万安渡口而得名。这里原为古代泉州湾洛阳港,也是连接泉州至省城福州,乃至江西、浙江腹地的交通要道,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

洛阳桥是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建造的大型交通设施的典范,体现了官民、僧侣等社会各界对海洋贸易活动的贡献。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

 

蔡襄石像

宋朝时,泉州成为东南四大贸易名港之一。泉州港内,常能见到帆樯林立、百舸争流的场景,中外商贾熙来攘往。可位于泉州城东北交通要冲的万安渡却依然一遇风潮就陷入半瘫痪状态。在这里,每年因沉舟而死难者无数,商旅“往来畏其险”。为尽快结束万安渡口“舟楫沉江底”“人或为鱼鳖”的可悲历史,泉州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在渡口上筹建桥梁。据《福建通志》记载:“宋庆历初(1041),郡人李宠始甃石作浮桥。但因江面宽阔,涨潮波涛汹涌,退潮暗礁密布。李宠初建桥失利。清乾隆《泉州府志》云:“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渡人,每岁遇飓风大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算,因名渡口为‘万安渡’以祷之,而建桥需要愈形迫切。然而江流湍急,海潮汹涌,水面广阔,泥沙之深莫测,建桥又谈何容易。”

北宋皇祐五年(1053),僧宗善及郡人卢锡、王实偶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至和、嘉祐间蔡襄两知泉州,继续主持建造,至嘉祐四年十二月(1059)竣工,使得人民“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明、清、20世纪40年代、20世纪90年代均有修葺。

集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于一身

20世纪90年代,泉州洛阳桥启动保护修缮工作。刘大山,是当时洛阳桥保护修缮施工队队长。从小生活在洛阳桥旁的洛阳桥南社区的他,又是从事古建的修缮工作,对洛阳桥有着特殊的情感。孩提时,他见过昔日洛阳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场景,也见过如今游客、学者接踵而至惊叹跨梁石桥佳作。

省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刘大山,曾参与洛阳桥的保护修缮

“修复后的洛阳桥,最大限度地体现着一著名古代建筑所有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刘大山称,本身从事修缮古建工作的他,每次上桥就像看望老朋友,也顺便瞧瞧自己参与修缮的桥梁是否到位,是否经得起考验。

说起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桥的修缮,刘大山思绪飘向时隔20多年前。修旧如旧的大前提下,修缮每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上会研究,修缮时每天均需根据海水的涨落规律安排进行。他回忆称,当时清理护坡时,施工人员趁海水退潮时,用抽水机把海水引入事先在海床上掘出的土沟内,人工舀水冲洗护坡毛石的淤泥,再将石块装入篓内吊至桥上运出。部分石条因时间冲击等因素出现损坏,当时也给予恢复。这次修缮,他们先后发掘、搜集一批古桥石构件和附属文物建筑构件,以及碑匾石刻,并分别视其具体情况采取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措施……

“洛阳桥的修缮,要在江上进行,任务艰巨”,刘大山感概,洛阳桥上大多是长石条铺就而成的,有的石条单条最重有二十几吨,在近千年前架桥技术有限的条件下,所需的石材从开采到架设,这本身就折射古代劳动人民充满了智慧。

走过洛阳桥的你,细心留意还会发现,花岗石砌筑的桥呈东北—西南走向,往江上游逐渐突出,到偏离中轴线2米又逐渐回缩,呈平面弓形。巧合的是,桥的突出方向,又与全桥上游分水尖的朝向一致。始建桥者,是否由于考虑洛阳江上游水流湍急而建弓形桥?刘大山称,历史文献及现代研究者的著述中,尚未有相关的论述。“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弓形桥增加了桥体对江流的防御能力,这也是洛阳桥科学价值的又一体现”。

一位旅游博主在洛阳桥上做直播宣传

不朽历史贡献 古今褒奖不断

洛阳桥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桥,首创“筏形基础”“种蛎固基”和“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其中“筏形基础”法,就是往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抛填大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基础;浮运架桥”法,则利用潮水涨落来架设重达七八吨的石梁,以达到“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

从1974年10月起,泉州洛阳桥早已"卸任"通车职能。洛阳桥因其历史悠久、名扬四海,逐步成为文物游览桥,吸引着众多中外游人和古代建筑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和考察。

古往今来,众多贤士名流都对洛阳桥的雄伟壮观以及它不朽的历史贡献,予以肯定、赠以褒美。历代修桥、题词题诗的碑刻至今仍保存着。

洛阳桥至今仍保存着众多石碑刻

据祝穆《皇舆胜览》所载,陈君举(即陈傅良,南宋名臣)曾为洛阳桥写过一首诗:“跨海为桥补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长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南宋刘子翬亦在《万安桥诗》中赞曰:“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渡瑶琼。雄如建业虎城峙,势若常山蛇阵横。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景晚分明。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明代戏曲家、书画家顾大典亦有诗云:“沧波欲尽海云垂,千尺晴虹挂水湄。寂寞寒潮自来去,行人惟说蔡公祠。”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