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大学先修学堂:探索教育衔接新模式

施好音
2021-04-10 09:11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复旦大学面向上海市高一学生开放的“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正式开课。该计划共开设了中文、历史、哲学、经济学、物理、化学等十大学科课程,共880个选课名额,在选课系统开放后的几秒之内就被一抢而空。

第一周课程结束,赞誉和质疑之声都有,反映了大众对这一“拔高教育”的深切关注。同时,课堂上出现的“你们不说我来说”——复旦教授反映高中生怯于课堂互动的现状,更是直接说明在应试教育培养模式之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断裂。

其实,先修课堂并非新事物。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就已经面向北美高中生运行名为AP(Advanced Placement)的大学先修项目。历经数十载的运行,北美的高中先修课程已经与北美大学的录取、修读体制产生了较高的适配度。通过理解北美先修体制的成因和问题,或许有利于我们理性审视这次复旦先修课程的尝试。

与国内的先修课程由高校自主牵头不同,北美的先修项目由大学理事会组织统一运行,使用相对统一的开课列表和课程大纲,具有标准化、高社会认可度的特征。通过AP考试并取得较高绩点(GPA)的学生,可以将此作为自己学术潜质的证明,从而在申请大学时获得一定优势;并且,不少大学都承认AP课程成绩(须达到一定要求),使用该成绩可以在大学入学后抵扣一定学分。

据《纽约时报》曾经的报道,AP课程设立的初衷正在于“拔高”和“预筛选”。对于高中生来说,AP课程既可以为自己申请大学提供优势,更有机会抵扣学分、节省学费。因此,AP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考试导向的教育项目。除了本国学生,也有不少希望申请美国大学的外国学生通过自学,参加相应的AP考试。

相对来说,北美的AP项目,从高等院校对拔尖学生的培养期待出发,同时给渴望获得更好教育机会、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了机会路径,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新的“应试体制”。

与北美的情况不同,在中国考大学,基本上还是通过高考,大学先修项目并没有生长的“天然土壤”。

传统的标准化高考,具有公平竞争的特质,但也不断型塑了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大大加深、很多高校教育者感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存在“断裂”的今天,复旦将大学通识教育延伸向高中的尝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理想亦是美好的。

复旦先修课程在一定程度借鉴了北美经验,但是与北美模式完全不同。

上海作为全国高考改革先行区之一,目前采用标准化考试和综合评价并取的录取方式。综合评价模式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对标准应试教育模式的一种“突围”,也是赋予大学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向大众展示高等教育理念的一扇窗口。先修课程与这种高考改革的理念,一脉相承。

与北美先修课程的标准化考试导向模式不同,复旦推出的先修课堂是大学主导的、体验导向的、以课堂为主的课程。在课程难度设置上,并非一味拔高,而是考虑到中学和大学的水平衔接。在师资配备上,都是名师大家“加持”。在课堂体验上,也努力还原大学课堂中加长课时、鼓励互动、分组讨论等形式。其背后透露的,是大学主动向中学生伸出“橄榄枝”,希望弥合应试教育和真正的知识教育之间断裂的理念。

不可忽视的是,正如一些网友指出的,目前复旦先修学堂仅面对上海市的高一学生。的确,目前高校优质先修课程资源面临地区分配不均问题。但也必须看到,该先修课程的“实验性”还很强,其理念价值或大于实际价值。在实际招生录取政策中,复旦也并没有将“参与先修学堂与否”与高考环节直接挂钩。因此,认为复旦先修课堂会造成教育“内卷”,说早了,也说过了。

正如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姚大力所说,自己并不期望这堂课要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希望让这堂课构成学生们人生体验中的一部分就足够——“先修”的出发点,是为中学生提供一种启蒙式的体验,而绝不是提供考上名校的敲门砖。

    责任编辑: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