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官方网站截图
或许是在这样一个时刻突然“良心发现”,一直攻击他国搞“疫苗外交”的美国居然自己也要搞了:当地时间5日,美国国务院任命公共卫生专家盖尔·史密斯为“全球新冠疫情应对及卫生安全协调员”,就新冠疫苗展开外交工作。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美国媒体称,拜登政府此时做出这项任命主要是为了“引领美国在全球的疫苗外交”。不过,连美媒都将信将疑:这会不会是在给世界“画大饼”……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对国内疫苗供应更有信心”看来是美国政府这番操作的“底气”所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截图
截至目前,美国已有超过6200万人完全接种了疫苗,约占总人口的18%。有专家认为,美国一些地区最早在4月初就会出现疫苗过剩的情况。《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截图
用布林肯的话说,现在是时候确保更多人在国外受到保护了,因为其他国家正“越来越绝望”地要求美国分享疫苗。只是除了表示“我们会尽快行动”,布林肯什么也没说。《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除了分享疫苗的时间和对象不明,布林肯的每句话几乎都让人听出了打自己脸的意思。比如,布林肯称美国“不会用疫苗换取政治利益”。可实际上,美国同意“借给”墨西哥疫苗的条件就是后者必须管好美墨边境上的非法移民潮。《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另外,他所谓“美国只会向国际伙伴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之说也让人吃惊。要知道,美国“借给”近邻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是美国国内未予批准上市且效用至今存疑的阿斯利康疫苗。而就在6日,欧洲药管局疫苗事务负责人卡瓦莱里刚刚做出最新表示:阿斯利康疫苗与血栓形成“存在关联”。卡瓦莱里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认为,美国推行的“疫苗外交”与其之前其他所谓“对外援助”一脉相承,政治目的非常明确。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报道截图
即使如今做出了“分享”表态,美国仍在为自己做过的一切百般辩解。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截图
事实上,美国政府至今没有批准本国使用的三款疫苗出口或在国外生产。而且随着变异病毒的蔓延,美国正在测试哪一款疫苗更适合此前未列入疫苗接种计划的12岁以下儿童,以便把最有效的疫苗留给自己人,尽快实现“群体免疫”。《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德国Curevac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之一、首席制造官弗洛里安·冯德穆贝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也指责说,来自美国的限制已经扰乱了疫苗的全球供应链。目前很多想在欧洲建立生产线的疫苗厂商大多处于严重劣势地位,因为美国的《国防生产法案》要求在美供应商必须优先满足美本土市场需求。路透社报道截图
事实已经很明白了:疫苗领域的“美国优先”并不会消失。至于现在要搞“疫苗外交”,美国也解释了自己的目的。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截图
美国《塔夫茨日报》评论称,“疫苗外交”正日益成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个时髦术语。美国热衷在世界卫生领域扮演乐善好施的角色,并试图通过“疫苗外交”重获世界崇拜。但归根结底,“只有美国觉得自己安全了,世界才会安全”。《塔夫茨日报》报道截图
刘卫东就此指出,不断制造于己有利的政治话题是美国政客在国际外交领域的一贯表现,正如美国惯于为对外援助附加政治条件一样,拜登政府分享疫苗的承诺能否落到实处也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