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尼特族①|全球2.6亿尼特族,为何选择躺平的人生?

澎湃问吧
2021-04-14 14:37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已有2.6亿年轻人成为“尼特族”,即“不就业、不上学、不受训”的“三不青年”,其英文缩写是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尼特族”似乎是主动选择了得过且过的生活,他们宅于家中,奋斗意愿下降。人们好奇这些本可以大有作为的年轻人,为何会选择成为“尼特族”?这算一切随缘还是不思进取?本期问吧邀请青年劳动学者周燕玲一起聚焦“尼特族”,聊聊选择“家里蹲”“慢就业”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尼特族

@东家长2020:尼特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吗?

周燕玲:从人口比例来说,这类人并不占多数,只是一个少数群体。社会现象的研究和讨论,不在于它是否符合统计学意义上的多数,而在于其蕴含的社会意义。甚至社会学特别会关注“少数”现象,因为这类现象及其中的人往往因为处于少数、边缘位置而处于非常不平等、弱势的境况。可以用部分这类现象的变化,来作为衡量社会内在机制和总体状态的指标。例如社会学研究经典涂尔干的《自杀论》,认为自杀现象与“社会失范”直接相关。

@My_Lin:尼特族就是啃老族吗?是否以高学历人群居多?

周燕玲:跟NEET族比较近似的群体有啃老族、新失业群体、社区青年等,这些群体的核心概念围绕的是他们的工作就业或者职业选择状态。的确,尼特族有非常高比例是单身,或者婚恋关系很不稳定,这是他们的特征之一。尼特族在各个阶层都存在,比如底层青年中也有“三和大神”,即准尼特族。他们虽然也时不时通过临时工作赚取一点生活费,但基本也只够维持生存,处于低欲望状态。尼特族不全是生活无忧的逍遥派,他们内部是存在多种类型的。

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场打短工的年轻人被称为“三和大神”

@耀魄宝:中国和日本的尼特族有什么共性与不同呢?

周燕玲:共性方面,中日尼特族都有一些特征,例如单身、啃老、“宅”等,其背景都是工作机会减少、全球资本主义带来的劳动雇佣关系非正规化、灵活化,同时也意味着正规、体面的工作更加稀缺。但我认为两者反映的社会结构问题不同:日本尼特族是典型的、全球性的青年就业问题,而中国更为复杂,是就业问题、劳动问题、职业问题三者交织的结果。

不同点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四点:其一,日本尼特族直接源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萧条,就业率因而迅速下降。而中国2000年前后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开始出现尼特族和失业大学生现象;其二,社会福利保障系统不同。日本尼特族部分依赖失业金生存,而中国此类情况很少;其三,中国尼特族有部分是因工作过程中的体验问题,而选择离开职场,比如过劳、收入低、无尊严等。我国依赖人口红利、低人工成本的发展模式仍在继续,这与日本在程度上、性质上有所不同;其四,中国年轻人与家长“一体化”以及啃老的现象比较突出,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缺乏主体性,职业指导的社会教育较为稀缺。

年轻人为何选择躺平的人生

@澎湃网友f2mQ3i:有人说尼特族是不思进取抗压能力差,也有人说社会压力大导致普通人即使努力也没有意义,您怎么认为呢?更倾向于哪个方面?

周艳玲:无意义,是很多尼特族提到的感受,很多是因为目标太远太难无法实现,觉得实现无望从而感到无意义。其实这是一个结构和个体互动构建的现象,但根本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比如实际生活成本和居住成本越来越高,现金购买力下降,以及贫富悬殊、向上流动机会越来越窄的焦虑感等共同促就了这个问题。即便从个体入手,背后也是结构、制度造成的。比如某些人“不思进取抗压能力差”的背后,是不是还是教育、家庭等各种环境因素塑就的呢?

我认为人们的满足程度与社会进步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往往是结合了预期、感受、对比。年轻人选择“躺平”根本上是对社会结构性问题的消极反应。尽管积极的应对方法应该是整自身状态,同时参与公共讨论、推动改变。但如果积极应对的条件受限,原本就主体能动性不强的年轻人消极面对,就不足为奇了。

@Pipiko:当代有些人可能工作找不到尊严感,因此破罐子破摔选择尼特了?

周燕玲:尼特族现象表面上看是一个就业/失业问题,但背后涉及劳动问题。也就是说,部分人放弃就业,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劳动或工作过程中的体验太差了,这种体验有的是个体原因,但也是我国总体劳动状况的特点。“社畜”“打工人”等名词的出现,舆论开始反思劳资关系也是这个问题的体现。当然,因为总体物质水平的提高、个体意识萌芽、对尊严的需要也是一层背景。

@虚空假面君:拉扎斯菲尔德提出过大众媒体的“麻醉作用”。人们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就会不知不觉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现实中越失败越容易形成媒介依赖,是真的吗?

周燕玲:确实,网络社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挑战。几十年前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就提到过,电视等影音视频用品的出现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结构和行为习惯。现在网络带来的社会影响应该同样深远,只不过我们需要学会面对所处的网络社会,认知它带来的结构性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应对。

回到尼特族现象,你可能是想用这个媒体理论来解释尼特的成因。但事实上,尼特族中因为沉迷网络才成为尼特的比例是非常小的。当然确实有一部分尼特族在生活中靠打游戏、上网来打发时间。人作为有限理性的主体,网络媒介可能带来一些感官享受,但不可能维持长期生存、社会交往需求。我更倾向于认为,其他原因的比重更大。

    责任编辑:赵欣妤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