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环城路看新余③|走近渝北“进士第一村”

2021-04-07 16:15
上海

走近渝北“进士第一村”

——沿着环城路看新余之三

何智勇

从新余高铁北站上环城路向东北行驶10分钟,转入上新公路(S221省道),再向北行驶约5分钟便可到达下村镇花堆村委吟峰村。

“渝川之北四十里,有山曰吟峰者,奇秀独异于众阜,吴氏世居其下,号为宦族,盖几百余年矣。”吟峰村,据其族谱记载,北宋初期建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今分北宅村和南宅村(又称吟丰村),两村之间数千亩平畴沃野,遥遥相望。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田间数百亩油菜花竞相怒放,置身乡野,心旷神怡,连绵数百米的金色花海与远处的青山、村庄相连,“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花不醉人人自醉!走出金色花海,一片修整的稻田尽收眼底,经历了冬的萧瑟和严寒,田里的小草恣意生长,一头“铁牛”正“突突突”地在田间地头撒泼。

临近吟峰北宅村,一座长八九米、宽二三米的单孔古桥映入眼帘,桥墩青石砌成,两侧爬满藤蔓,桥面铺有长条形麻石,除劳作的村民,已鲜有人过往。古桥静静卧躺在乡野田间,虽然有些落寞,却有一段尘封的历史,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状元桥”。

几度探访,几度寻觅,几度研读,小小村庄昔日之辉煌,令人惊叹,为之震撼。据《吟峰吴氏族谱》记载,其先祖吴鸾为南唐进士,在清江县做县令,辞官后安家于吟峰。谨遵“培之以文学,本之以忠厚”的家风家训,吟峰吴氏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自开基以来数百年间走出去的可考证的进士就有18人(这一数据源自《吟峰吴氏族谱》,但另据《新喻县志》《新余历代名人》等资料记载,吟峰村前后出了15位进士,族谱与正史有出入,属正常现象),为渝北科考进士最多的村。尤其是在北宋、南宋时期盛极一时,或父子或兄弟同登进士,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出仕四方,将吴氏风流才华尽情挥洒,或任国子司业、转运使、通判、提举、知府、同知、县令、县丞、县蔚、教谕等,最远至海南、广西等地任职做官。

宋天圣五年(1027年),吟峰村吴拯科考及第,与包拯、韩琦(榜眼)为同科进士,村里人为表示祝贺,特意建了一座桥,以示纪念,“状元桥”便由此而来。包拯与吴拯惺惺相惜,“交久而益善”,敬佩吴拯“学博而才富、识广而量宏”。志同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后来两人两地为官,包拯任安徽省天长宰(宰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市长),吴拯任湖北省蕲春主簿,虽相距千余里,但情谊不减,包拯亲自为吟峰吴氏族谱作序,寄望吴氏后人“知祖宗之德业,世守而不堕也”。

文章千古事,苏辙有遗篇。吟峰村文脉绵延,诸多名人名家、官员为其留下传世佳作。据有关资料记载,第五世吴叔元,号吟峰隐士,志学而工诗,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善交天下文友。宋元丰二年(107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期间,苏辙与吴叔元相识相知相交,成为挚友。元丰四年(1081年),苏辙应吴叔元之邀至吟峰做客,一起对酒当歌,撰《吴氏浩然堂记》,“止则物莫之测,行则物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夷狄患难而不屈,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盖亦未有不浩然者也......”风格豪放,气势激荡,“浩然之气”直冲云霄。 

洪武二十年(1387年),下村镇梁家村人、元末明初理学教育家梁寅,在《吟峰吴氏族谱》序中赞吟峰村“秉原性忠厚、尚文学卓然,树于世”,还有欧里镇白梅村人、太常少卿、詹事府詹事(正三品)习嘉言,观巢镇上汾村人、大理寺左少卿(正四品)張固等名人、官员纷纷为吟峰族谱作序、撰文,可见吟峰村当年之盛况。

在村支书吴义的引领下,我们两次深入吟峰村(吟丰村)探寻。村子背靠青山,大多数房子坐东朝西,随处可见水塘环绕、溪水潺潺。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以前村里有十几口水塘,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可以分几斤活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填埋了七八口水塘,用来盖楼房。我们注意到,吟峰村虽然有千年历史,但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及其遗迹旧址甚少,比较完整的要数“一桥、一堂、一井”。“一桥”指的就是“状元桥”,“一堂”则指的是位于村子中间的嘉会堂。

嘉会堂为清朝江南典型祠堂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外墙红砖砌筑,外窗是镂刻为古币形的麻石,内堂为抬梁与穿斗式构架,两面夹山墙,硬山顶,双破屋顶,前后五进,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堂内有大小房间近百间。相传为吟峰村乡贤吴学太建造,是一介布商,经营有道,家境殷实。2015年6月,嘉会堂被新余市人民政府列为古建筑保护单位。

走近嘉会堂,只见西墙的底墙由河沙、土石夯成,约1米高的地方才开始用红砖砌筑。墙的正中有一道大门,门的上方镶嵌着一块长约1米的麻石,以阳刻法,刻着三个半行半楷字体“含清辉”,字迹清晰。村里老人介绍,嘉会堂四周的正门、边门曾经皆用四条完整的麻石砌成,大门由于左右竖立的麻石断裂倒塌,族人修葺,才用红砖砌墙代替。

走近内堂,正中一方形天井,爬满青苔,天井四角竖立四根方形麻石柱子,以榫卯支撑起厅堂的屋梁。石柱上镌刻对联两副,不过字迹多已模糊不清,只有一根石柱仍清晰可辨“惟行惟言承先彝训”。据曾经在嘉会堂居住过的老人回忆,以前天井四周由四道木制屏风隔着,厅内悬挂各式牌匾,据说还有清道光帝御赐的匾额。走进第二进,厅堂中间也是一个稍小的天井,四根柱子,前面两根为红砖砌筑,后面两根为深褐色的圆木柱子。

老人介绍,嘉会堂每进都是三开间布局,呈对称分布,每进都设有大小不一、并行排列的三个天井,进与进之间还并行设立三个小天井,通风采光较好。内堂设计独具匠心,房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进入其中就像进入迷宫,“小偷进来出不去,做客都会走错门”。可惜后面几进,因缺少维护,木质的墙、柱子、门窗等都已腐朽、损毁比较严重,部分外墙垮塌,院内杂草、蛛网密布,早已不见当年的盛景。

嘉会堂后面有一口古井,呈圆形,井面由一整块麻石砌成,中间凿出圆形井口,井水清澈,伸头望去井水倒映着井口,如一轮满月。以前,古井是嘉会堂及附近村民的主要饮用水源。绕着嘉会堂漫步,抚摸着古老的麻石,聆听着历史的回响,嘉会堂就像一个古老的谜题,静卧在江南蒙蒙烟雨中,无声地坚守着岁月的沧桑,等待着有识之士去挖掘保护传承。

距吟峰村不到500米的花堆村,是一个小圩市,在上个世纪尤其热闹。“供销社、信用社、医院、学校、铁匠铺、木匠铺、裁缝铺,煎油条的、卖猪肉牛肉的、唱花鼓戏的......应有尽有,每月逢一四七,七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来此赶圩。”今年51岁的吴水生,16岁就跟着爷爷在圩市上杀猪卖肉,他谈起圩市往日的繁华,脸上满是自豪。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的年轻人纷纷涌向城市,很多村子空了,只剩一老一小在坚守。花堆村也不例外,小圩市已不见往昔的热闹,在村里转转,可看到供销社的老房子还在,沿上新公路旁有四五家小酒店,一些店铺的老招牌依稀可见,但多了一丝寂寥。

走出吟峰村,我不禁陷入沉思,村庄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此埋没岂不可惜?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槿篱竹屋吟峰下,谁问梅花昨夜春。”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吟峰村作为渝北“进士第一村”,如何激活沉睡的文旅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文化旅游?我个人认为,完全可以建个渝北“进士第一村”纪念馆,把吟峰村历代进士的诗文佳作、绘画书法、为官处世之道、爱国爱家情怀以及家风家训家规等挖掘整理出来,特别是把包拯、苏辙、梁寅、习嘉言、张固等名人名家、官员与吟峰的故事、文章一一展示出来,打造一个国学文化教育基地,吸引更多的城里人、青少年学生来此接受国学熏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能大放光彩。

吟峰村生态环境优越,紧邻上新公路的数千亩平畴沃野,是其另外一张靓丽的名片。在油菜花海,时不时可见路过的市民自发驻足观赏、拍照留念,俨然成为又一网红打卡地。若将周边数千亩土地整体“打包”,冬春季播下油菜籽,三月花开,金色花海一望无际、美不胜收,绝不亚于婺源的油菜花景。当地党委政府正在积极谋划,搭建观景台等配套休闲设施,这里必将成为渝北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的又一大亮点。

吟峰村区位优势明显,紧邻省道上新公路,距离市区约18公里,环城路的建成通车,更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自新中国成立后就一度繁华的圩市,也是七里八乡的乡亲们挥之不去的乡愁。若有条件,还原圩市古街,则是又一大看点。试想,节假日带上家人或邀上三五亲朋好友,远离喧嚣的都市,驱车仅需20余分钟就可来到吟峰村,游进士纪念馆、赏千亩花海,在圩市古街忆乡愁话振兴、品农家土菜,岂不快哉!

天时地利人和。相信不久的将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渝北“进士第一村”——吟峰村,定会成为环城路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同治12年(1873年)《新喻县志》、《吟峰吴氏族谱》、《新余历代名人》、《新余古今人物》

(感谢聂朋、高雪秀、何山、何为文同志友情支持)

来源:蒙山听泉

原标题:《走近渝北“进士第一村”》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