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规划|纽约食物向前⑤:让供应链现代、高效且韧性

原文/纽约市长食物政策办公室 翻译/一览众山小
2021-03-29 17:17
来源:澎湃新闻

2021年2月,纽约市长食物政策办公室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份十年食物政策规划《NYC食物向前》(Food Forward NYC: A 10-year Food Policy Plan)。本系列共七篇,由“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团队翻译,本文为第五篇,介绍纽约十年食物政策规划的第三个目标:让纽约食物供应链应现代化、高效且极具韧性。

养育纽约人的食物来自于世界各地。当纽约人查看手中食物的标签时,会看到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各个州的名字,以及多个不同国家的名称。尽管供应链的某些环节运转良好,但目前食物体系内部缺乏总体规划和协调,这导致某些环节对城市产生了负面影响。“最后一英里运输”,即食物被运送到目的地前的最后一程,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几乎全部使用货车运输,增加了拥堵和空气污染。

纽约市食物的长距离运输,使得政策制定者和纽约人较难理解食物来自哪里、食物体系的脆弱性,更难于推出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食物体系。例如,在美国,肉类加工厂已成为COVID-19感染最大的热点地区。当工作人员生病,肉类的供应就被打断。纽约市几乎无法预测到这个问题,以便找到替代食物,或为脆弱的肉类包装工人们谋求更好的条件。

而且,疫情只可算是食物体系未来要面对的危机的先兆。其他的灾难,比如极端天气,也可能来袭,并再一次挑战城市的食物体系。未来的气候变化将对全球食物供应造成巨大影响。纽约市必须提前为此准备。

创造一个更现代化、高效且韧性的食物体系,需要将食物供应链更大程度转移到纽约市和纽约大都市区域内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服务不完善区域的食物供给,并为食物生产者更高效地整合和运营提供更多机会。这包括增加城市的食物配送能力,并在纽约州的其他地区或周边各州,提高食物生产和加工能力,比如新泽西、康涅狄格州、宾夕法尼亚州、佛蒙特州和马萨诸塞州。

策略1:加强食物运输和经销的基础设施

继续实施Freight NYC计划

Freight NYC是纽约市策略性货运基础设施计划,这个计划的重点是,保障一个良好运行且可持续的货物运输系统所需要的短期和长期投资。包括新增和改造现有海运码头,提升铁路货运吞吐量,以及跨五区的现代化配送枢纽。纽约将会吸取从疫情学到的经验——关于食物和健康领域的需求——来落实该计划。

继续施行Hunts Point的现代化提升

The Hunts Point食物配送中心有超过155个公共和私人的食物批发商、配送商和制造商,这占到纽约市“最后一英里”食物配送的12%。纽约将通过适应性的方法来继续支持该食物配送中心的现代化,方法包括:支持各种物流运输选项,支持租户重新发展的计划。

强化提升纽约市的工商业区

随着城市的经济扩张和多元化,为所有必要的使用需求提供空间,变得越来越有挑战性。如果不能为工业和物流功能维持足够空间,将可能扰乱或中断工业供应链,使工业用地价格上升,并威胁到其他工商业的存活性以及工作岗位的供给。

纽约市将以《十项工业行动计划》(The 10-Point Industrial Action Plan)中的承诺为基础,保护和加强工业商业区,其中包括:限制酒店和私人存储设施,不支持在工业商业区内的私人住宅区,支持食物业赖以运转和繁荣的空间的供给以及物业的稳定。纽约市《北布鲁克林区工业和创新计划》(North Brooklyn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Plan) 中描述的策略包括:增加占地面积比,更灵活的停车和上下货需求,这些可以帮助工业商业区或其他正经历空间需求增长的商业区的稳定和增长。

推动关键食物供应链设施的发展

纽约市会优先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下列类型的供应链投资的留存、发展和扩张:共享包装设施、肉类和乳制品加工设施、可租赁的共享冷链存储设施和利基农产品(niche produce)的城市生产。纽约市将运用自身资源来保证五个区的关键食物枢纽,因为这些枢纽有资源和能力,支持食物商业需要的包装、加工、冷链储存和生产制造活动。

寻求联邦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资助

联邦政府历来就在基础设施的资助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货运基础设施。纽约市向来鼓励,提倡增加联邦资助金和当地当局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来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公平增长,并改善公共卫生。通过支持清洁基础设施的议程,我们可以保证食物配送网络富有韧性,也可以帮助本地食物的配送,比如通过开发食物枢纽和海上码头来实现。

支持各行政区和邻里住区的食物中心

纽约市将探索发展“邻里食物中心”(neighborhood-based food hubs),以扩大高需求区域的新鲜食物供应,并减少交通拥堵。这些食物中心将形成中心辐射模式(hub-and-spoke )以连接邻里间的食物零售业,并根据周围区域的需要和发展机会,它们会有不同的规模,且各自强调食物分发的不同环节。

为了促进更多灵活的食物空间,纽约市会探索分区工具以实现零售业、食物分配、食物加工的灵活组合,允许在住宅或商业区的内部或附近,开发和运营小型配送空间。同时,通过对低强度(low-intensity)车辆的监管支持和激励,促进“最后一英里”的连通,比如电动单车、电动三轮车和其他小货车。此外,纽约市将支持州政府提出的建议:发展布鲁克林区的食物中心。

策略2:优化区域协调和供货

为满足机构性食物需求而合作

纽约周边区域的农民和食物生产者,具备满足区域内大部分食物需求的能力,但是他们很难和大型综合农业企业竞争。为了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方法之一是提高机构性食物需求(institutional demand for food)的透明度,从而使周边区域的农民和生产商可以合作满足这个需求。为此,纽约市政府会对公众分享食物采购需求的信息,同时会和市内其他大型机构和周边地区合作,从而创造一个更精细的机构性食物需求,以支持区域性食物规划。

提高纽约市民购买周边区域食物的比例

在未来10年,纽约市政府将致力于提高,从本地或周边地区采购食物的比例。

首先,纽约市政府会在符合相关法律的前提下,扩大从纽约州区域采购食物的比例。纽约市也会力图在周边地区预告投标信息,以此提高参与纽约市政府食物采购合同的竞投者数目。更长远来看,纽约市政府会探索“优先本区域生产的食物”的立法支持。最后,纽约市政府会和承诺实现“好食采购计划”(GFPP)的区域性机构合作,以此鼓励更多的周边区域机构和政府来实现这个项目。

创立区域食物集聚中心

为了让纽约市的消费者获得更多周边地区生产的食物,纽约市政府将和区域合作者一起促进“区域食物集聚中心”(regional food aggregation centers)的设立。这些中心将聚合小农的产品,与大规模的食物采购形成竞争。这也有利于提高有资质参与纽约市食物合同的投标者数量,包括纽约州的投标者。

发展机构和区域农场之间的合作

纽约市政府将会提倡,连接纽约市机构(如医院和大学)和整个区域内农场的教育及其他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关系会优先考虑:具备公共交通可达性、雇佣黑人和原住民员工、融合文化(culturally rooted)的农场实践。纲领性的支持行动包括:农场观光,对园艺、耕作、食物企业感兴趣的人提供培训,在学校、公共住房园区、图书馆和其他政府经营的场地举办“遇见农民”(meet the farmer)的活动。

策略3: 支持都市农园

消除都市农园的障碍

纽约市政府将会评估现有的法律、规章和政策,简化流程,消除一些制度障碍,如城市农田运营、非公共公园区域的有机废物处理。其中可能包括:重新审视土地利用类型的规章,探索不同的非盈利和盈利运营模型及机制,以更有效地分配小额拨款。纽约市政府也会尝试和美国农业部及其他利益集团一起支持城市农田,完成农业统计调查,帮助城市农田和联邦资源对接。

探索都市农园新空间

纽约市政府将会开创性地寻找更多的城市农田土地。近期,会探索一些新的和现有的机会,利用纽约市资产来建设新城市农田。需要指出的是,纽约市政府会格外关注一些社区,这些社区获取新鲜平价食物渠道受限,而创新的城市农田方案可以帮助其解决食物不安全问题。

长远来看,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纽约市政府会探索额外的土地资源,例如位于洪泛区的地块,它们处于休耕状态,面积小或形状不规则,不适用于城市开发。纽约市政府也会鼓励,在获得纽约州税收补助的新商业项目中建设绿色屋顶。

扩充公共住房园区内的都市农园

自从2013年,纽约市房屋管理局(NYCHA)和市长办公室、绿色城市力量以及其他公私领域的合作者,一起整合了加强健康食物获取渠道、提供青年工作和领导力发展机会、帮助创建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住房社区的跨越式倡议。通过这些合作关系,纽约市房屋管理局将把农园数量从6个到提高到15个,确保在未来五年内每个区至少有两个农田。

纽约市房屋管理局会加强与主力合作伙伴“绿色城市力量”(Green City Force)的合作,探索种植的新模式,包含创业、堆肥和温室。通过和全市或当地的农场主合作,纽约市房屋管理局将会保证持续的经费来源,丰富并维持享誉世界的农场网络,这个网络由纽约的中低收入居民创建,这些居民也从中获得服务。

试点都市农园的技术创新

为了支持在工业和其他室内空间实现农产品耕作,提升高效利用空间的垂直农业和水耕栽培技术,纽约市政府将与科研人员、公益人士、行业利益群体合作开展试验,以降低技术的成本和能源消耗,使相关技术的实施和运用更加可行、公平、可持续。

(本文由“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团队翻译,澎湃新闻校核整理。翻译:林若然、郭玥、郝璐、金雨桐、雷链、吕雅婷、孙宇婷、唐慧、杨潇晗、杨莎莎、易斯卿、周瑾,审校:相欣奕、刘岱宗。)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