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的启示:一周城市生活

王越洲 李嘉 陈鑫培 明星辰
2021-03-19 14:05
来源:澎湃新闻

3月15日,中国北方多地遭遇了近10年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沙尘暴。为什么本该待在农田土壤里滋养农作物的沙尘如今却被风吹跑了?城市中的人除了给蚂蚁森林捐能量之外,还有什么力所能及的举动能让身边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好吗?希望本期主题推荐能给这些问题一些线索。

(本期主持:王越洲)

近期回顾

本期我们试着去了解那些被沙尘暴影响的地方和那些试着改变沙尘天气的人。在回顾版块,我们邀请到“至未来”绿洲无名公益行动发起人李嘉,分享她和伙伴们在甘肃治沙的一手经验。上世纪30年代,激进的宅地政策使美国西部大面积翻耕大平原,本期推荐的读物探究、揭示了美国上世纪尘暴发生的原因,也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至未来”:在沙漠中创造绿洲的无名行动

植树节后的第三天,一场沙尘暴灾害自北南下。席卷之地漫天黄沙,不见天日,空气污染严重,让人喘不过气。而同一时间,在内蒙古阿拉善的沙漠锁边生态基地,治沙人依然坚守在沙尘里,按计划给前一天种下的梭梭苗浇水并种上新苗。看到这些可爱的治沙人,我们“至未来”绿洲无名行动的志愿者们又被深深地触动了,想要立即回到那片沙漠中。

“至未来”绿洲无名行动源于去年秋天,我在机缘巧合下看到了G7公路关于种树治沙的公益广告,瞬间,被其中治沙人的坚守打动,还有那句“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即使自知微小,却依然勇于去改变。”

我通过微博找到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的马俊河老师,了解到了他们的故事。在生态难民向外逃离的十几年前,有像马老师一样的人选择逆行回到家乡,回到贫穷干涸的荒漠,十几年如一日凭借莫大的勇气和情怀尽力去改变这一切。

我决定去看一看那里的土地和人。去年秋天,志愿者第一次前往腾格里沙漠参与治沙。我们劳作了三天,完成了小半亩沙丘的草方格——在沙丘上用铁锹犁出一个个方格,把运来的干草铺在格子线上,再压上沙子让干草的两边立起来,以此防风固沙。我们还在草方格中挖坑种上了梭梭苗,用沙埋过根部,然后浇了水。浇水的时候从水车接一节节的水管,六七个人抬着水管挨个坑地浇过去,浇完了再把坑填上。种树是纯粹的体力活儿,半天就累弯了腰。抬头看着广袤大地,茫茫风沙与村庄相连,深感治沙不易。

亲身体验让我在第一次离开时就萌生了要经常回到这片沙漠、做些什么的冲动,因此有了“至未来”绿洲无名行动。每年春、秋两个治沙季,我们号召更多的志愿者来到沙漠亲手种下一棵棵梭梭,并通过“代种梭梭”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这里,并进行捐助支持。“至未来”三个字源于写在水车上的标语“2004——未来,拯救民勤”,我们希望每一次行动都能创造未来那片绿洲中小小的一抹绿。无名行动则意味着,无论谁来到这里都是无名之人,我们希望谦卑地把这件事一棒接一棒地做下去。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已三次前往民勤,并将在下周继续前往阿拉善参与治沙。我们有了工号001到016的工友,也有了越来越多关注和想要加入我们的人。

生态保护从来不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责任,虽然相比常年坚守在沙漠的人,我们能做的甚少,但勿以善小而不为。永远不要怀疑那些少数的还在热爱(生态)的人可以改变世界。事实是,他们就是去改变、曾改变、以及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的人。

(图/文:李嘉:心理学从业者、公益志愿者,“至未来”绿洲无名行动发起人)

本周主题推荐

上海·招募|上海植被生境大数据调研志愿者招募

城市荒野邀请热爱植物、关心上海生态环境的志愿者,一起开展调查工作,为上海建设“生态之城”贡献一份力。
详情请关注 城市荒野Studio微信公众号

书单|域外经验

《肮脏的三十年代》

一战期间及之后狂飙突进的美国西部大开发,推行了错误的宅地政策,再加上战时需求推高了小麦价格,刺激人们不计后果地翻耕大平原,剥光了那里千百年来固定土壤、抵御风蚀的植被。最终,前所未见的沙尘暴席卷美国西部,还波及了芝加哥甚至纽约。

《尘暴》

本书通过对20世纪美国南部大平原尘暴发生原因的探究和揭示,说明了尘暴是现代文化不可避免的产物,并对现代美国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反省。

《文明与气候》

本书探讨区域性气候对人种体质和文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

片单|家住沙漠中

纪录片|《拯救查干淖尔》

查干淖尔是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一个干盐湖,距离北京七百多公里。它在2002年彻底干涸之后,湖盆的土壤里泛出大量的盐碱粉尘,对北京的沙尘暴也会造成影响。2003年,当年在查干淖尔插队的北京知青郑柏峪,带领一帮人开展治理行动。他们在湖盆里种植一种叫碱蓬的耐盐碱植物,试验取得了成功。

纪录片|《家住沙漠中》

来自1993年新疆的珍贵影像。艾买提一家住在环树而建的黄泥土屋,除了季节的变化,在这里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只有干枯和正在生长的胡杨林见证着这块土地上的变化。在这样荒凉的地方,他们靠什么支撑自己在这里像胡杨林一样扎根下来了呢?

电影|《北京的风很大》

“你觉得北京的风大吗?"雎安奇和他的同伴穿梭于北京大街小巷问形形色色的路人这个问题,有路人在回答时提到“三北防护林”,片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与风无关,却体现了上世纪90年代北京城的真实社会。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展览|闲下来合作社开幕展暨第二届虹仙好邻居日

详情请关注 闲下来合作社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植物肖像:张君钢展览

详情请关注 kleeklee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蒲英玮:晦涩历险-思辨波普与泛中主义

详情请关注 SSSSTART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座|营造的权利、价值和意义

详情请关注 UrbanNetworkOffice微信公众号

北京·讲座|中轴线的观看

讲者将借助照片的视角,陪同大家突破时空限制,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观看北京的中轴线。
详情请关注 众志城市营造促进中心微信公众号

宁波·艺术书节|假杂志2021开春书会

详情请关注 假杂志微信公众号

苏州·音乐节|M_DSK音乐节

详情请关注 摩登天空公众号

伦敦·展览|Alice: Curiouser and Curiouser

伦敦V&A 博物馆
2021.3.27-12.31
详情请关注 良仓公众号

西安·展览|危佳乐:南山牧与旅行癖

详情请关注 国际艺术交流社公众号

广州·分享|龙舟之境,民间好劲

详情请关注 homeland家园微信公众号

广州·对话 & 新书发布会|医院生成美术馆

详情请关注 广东时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厦门·展览|1870-1990厦门风土人情影像展

本次展出70幅老照片,鲜活地展现了厦门这座通商口岸一百多年来的生活形态,反映了厦门人衣食住行的变化。
详情请关注 视觉厦门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后空间社会学系列讲座|网络化时代的时空变迁与演化趋势

详情请关注 叙忆上海微信公众号

写作课|莎士比亚戏剧工作坊

详情请关注 三明治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shenjw@thepaper.cn)

    责任编辑:董怿翎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