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联合西部省区党报共同关注——巩固脱贫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

2021-03-07 10:59
甘肃

甘肃日报联合西部省区党报共同关注——巩固脱贫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

《甘肃日报》2021年3月7日04、05版

编者按

西部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里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为全面展现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联合陕西日报、青海日报、宁夏日报、贵州日报共5家省区级党报开展联动采访,展示一个个摆脱贫困的人间奇迹,同绘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临夏县来自福建厦门的扶贫养鹅基地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产业。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赵玉珠

甘肃

撕掉“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

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祥瑞新村”。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诚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甘肃经过长期不懈的奋斗,撕掉了千百年来“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全面兑现了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礼县三沟河流域木树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金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600万陇原儿女上下齐心,向绝对贫困展开最强有力的攻势,甘肃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全省现行标准下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2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尤其是被纳入“三区三州”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全面脱贫,啃下了深度贫困的“硬骨头”。

古浪县黑松驿村在祁连雪山的映衬下,静谧而富有朝气。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始终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进行优先倾斜,省级领导带头联系最贫困的县、包抓最贫困的村,全省1.1万个帮扶单位36万名帮扶责任人和2.2万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全省上下向绝对贫困发起只进不退的总攻。

碌曲县洮河沿岸的新牧村建设取得显著增收效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甘肃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目前,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以上;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改造农村危房36.61万户,49.9万贫困人口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91%和88%,历史性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硬化村组道路6.55万公里;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8%,实现动力电全覆盖;行政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率均超过99%。甘肃,不仅历史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也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庆阳老区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建设为老区人民建设小康社会拓宽了通途。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赵彩霞

为了让贫困群众致富增收奔小康有长远保障,甘肃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为主攻方向,拉开架势培育壮大富民产业,200多万农户嵌入产业链条,带动群众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目前,全省高原夏菜产量居全国第一,中药材、马铃薯、苹果产量居全国第二。就业扶贫累计完成劳动力培训213.26万人次,输转贫困劳动力670多万人次;建成扶贫车间2546个,吸纳贫困劳动力4.2万人,开发各类农村公益性岗位30.5万个;实现贫困地区电商网络全覆盖,农产品网上销售年均增长21.5%。经过探索实践,甘肃总结出的产业扶贫“庄浪模式”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陇南电商扶贫和农业保险被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案例。(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文县碧口镇的群众用舞蹈赞美幸福生活。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宕昌县官鹅沟风景区鹿仁村展现美丽画卷。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冉创昌

梁倩娟代表、李恺委员建议——做强乡村产业 激发振兴动能

梁倩娟代表

李恺委员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近年来提出的建议大多和乡村发展相关。

35岁的梁倩娟是陇南市徽县陇上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当地人亲切地称她“梁掌柜”。从事电商多年,她将家乡的橄榄油、核桃、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不仅带动当地农民脱贫增收,也激励了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去年,受疫情影响,直播带货、同城配送等异常火热,农村电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梁倩娟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整顿农产品直播带货环境、支持农村地区电商发展以及实施通社联户道路升级改造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积极回应。

全国人大代表粱倩娟通过直播推介陇南农土特产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摄

如今,乡村迎来大好发展机遇,更让梁倩娟信心倍增。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我希望在乡村振兴中农村电商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梁倩娟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就地过年,大量城市的年货、礼物通过电商平台或同城配送,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加速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粱倩娟通过直播推介陇南农土特产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摄

“推动农村物流快递提速降费,建成便捷、高效、优质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已刻不容缓。”梁倩娟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政策项目倾斜扶持力度,支持农村物流配送服务、生鲜食品冷链仓储运输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有效助力农产品上行进城和商品下行进村,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开通农村电商“快车道”。

在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恺看来,从种植生产、生产加工到仓储运输、物流配送,再到销售贸易、科研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为此,她联合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扶持欠发达地区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提案》。

李恺委员在培育基地查看马铃薯生长情况。安定区委宣传部提供

李恺坦言:“就甘肃而言,近年来,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特别是张掖市民乐县、武威市凉州区等6县区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这些示范园结合甘肃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按照补短板、延链条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内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增加值持续攀升,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活力,证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催化剂。”

李恺建议,希望国家在“十四五”期间认定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时能够对欠发达地区予以适度倾斜和支持,将更多县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纳入国家级示范园范围,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助力欠发达地区在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生态和社会高效协调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薛砚 杨唯伟)

宁夏

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

村道宽敞整洁,民居错落有致的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移民新村。记者 党硕 摄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万亩蔬菜基地。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王晓龙 摄

脱贫攻坚,对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宁夏而言,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宁夏持续发力防松劲、严把标准防闯关、巩固成果防返贫、“四查四补”保质量。因为,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没有后退可言。

泾源县六盘山镇集美村的澳丽妃包装袋制作扶贫车间内,工人们熟练的操作着机器。该车间现有50多名女工全部是集美村村民,通过家门口就业,每人每月能挣800元到2000元。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党硕 摄

用最大心思、下最大功夫、花最大代价,宁夏向贫困堡垒发起全面总攻。

而今,这张答卷上写下答案:宁夏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11.7万户困难群众住上了安全房、110万山区群众吃上了安全水;村村通硬化路、通动力电和光纤宽带、4G网络,固原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六盘山下隆德县。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党硕 摄

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宁夏更是探索形成了闽宁协作闽宁镇、闽宁示范村模式,易地扶贫搬迁吊庄移民、生态移民,金融扶贫“盐池模式”和“蔡川经验”,产业扶贫盐池滩羊、海原“华润模式”等典型经验,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宁夏减贫案例,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消除绝对贫困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从“苦甲天下”到全面小康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从贫困样本到典型示范的根本性转变。

宁夏泾源县泾河源镇山青水秀的迷人风光。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党硕 摄

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韧劲,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拼劲,宁夏聚各方之力,誓要翻越脱贫路上的“六盘山”。

宁夏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居民点。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党硕 摄

今天的西海固地区,面貌早已脱胎换骨,全区现行标准下80.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22.9%下降到0,110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856元,增加到2020年的11624元,年均增长11%,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李 峰)

依托贺兰山东麓独特的地理优势,闽宁镇的酿酒葡萄种植开始显现出独特的魅力,村民的收入也随着葡萄种植年年增加。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王晓龙 摄

仲夏,到固原市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油菜花田绵延。花田里,彩蝶在上下起舞,蜜蜂在花朵间采蜜,游人在花海里迷醉。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党硕 摄

姚爱兴委员建议——以改革催生乡村振兴活力

姚爱兴委员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3月6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爱兴认为,当下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人地矛盾,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稳定增收困难,基础设施薄弱等。必须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新发展阶段,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用好深化改革这个重要法宝。他建议,在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不动摇、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时,以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突破口。一方面,要保护进城务工者的土地权益;另一方面,要保护在乡务农者的土地权益。小农户大多是自己经营承包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是租赁农户承包地经营。既要保护好农户的承包权,也要平等保护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权,才能为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奠定制度基础。

此外,建议加快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试点,并推动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建立农村股份合作组织。同时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多措并举、攻坚克难,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高 菲)

贵州

山乡奏响时代强音

航拍贵州省黔西县锦绣华都搬迁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刚 摄

春至六冲河,两岸泛清波。在位于乌江流域的贵州省黔西县化屋村六冲河畔,今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景,昔日悬崖下艰难求生的村庄,如今四方来客争相驻足。

顺山川河流至远,眺望这片没有平原的土地,到处都展露勃勃生机。八年间,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00个贫困村尽展新颜,923万人甩掉绝对贫困的桎梏,昔日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从落后中奋起而战,在脱贫攻坚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回溯往昔,贵州曾经的“贫”与交通闭塞息息相关,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推进,贵州从中国西部版图中扭转局势,成为西南陆路重要的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600公里,综合密度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组组通硬化路,500平方公里“高速平原”为贵州后发赶超注入强劲动力,长期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被逐一打破。

贵州省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恒大集团援建。贵州省毕节电视台 罗大富 摄

山道打通,改变宿命的“出山迁徙”也随之启动。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这场“挪穷窝”“拔穷根”的治本之战,战出了“贵州奇迹”,2016年以来完成搬迁192万人,累计建成949个集中安置点、46.5万套安置住房,山里人从此脱离贫困的命运,并在新生活中逐步站住脚跟。

与此同时,贵州山野也迈向了全新开端。2018年,12位贵州省领导领衔推进的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破立前行,为贵州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辣椒“火”出一片天,产销荣居全国榜首,茶叶、蓝莓、李子、刺梨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一,多个农业产业进入全国前列。“金山银山”创造无限价值,山货跨越崇山峻岭远销四方,产业发展进入全新局面。

八年间,脱贫攻坚战为贵州带来深刻变化,受益的不仅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更加推动了贵州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其中贵州经济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3年占据全国首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 圣)

石丽平代表建议——让苗绣绣出乡村美丽画卷

石丽平代表

作为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丽平思考最多的,是怎样把苗绣技艺传承好、发展好、运用好,用苗绣带动就业助推乡村振兴。

“我2008年组建了松桃苗绣团队,由3名绣娘发展为今天4000多人的苗绣队伍。通过培训,让留守妇女、失业女工、返乡农民工掌握了一门技能,在家门口就业,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接下来,我们将把更多精力放在带动就业上,尤其是带动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就业。”石丽平说。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考察了苗绣发展情况,这让石丽平激动不已。“我们要把苗绣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把苗绣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石丽平开始酝酿新年的计划,“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文化振兴。苗绣既绣出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的美好生活,也将绣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石丽平说:“如今贵州民族特色村寨游、乡村美景游等旅游项目层出不穷,相信苗绣产品能够成为省内外游客购买的重要纪念品,为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彩,让他们进一步感受贵州民族文化的浓郁风情。”在石丽平看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苗绣这一民族文化产业是重要任务,要在做好苗绣传承发展的同时,深入研究市场,开发出更多消费者喜欢、市场认可的苗绣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苗绣、爱上苗绣,让手艺活儿托起更多乡村人的新生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钺洁)

陕西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

易地扶贫搬迁,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高坝店镇高坝街安置点。

苏陕扶贫协作,江苏省江宁区、陕西省洛南县共建苏陕合作医疗对口帮扶科室。

牛年伊始。三秦大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脚步铿锵有力。在陕南秦巴山区,汉阴县平梁镇脱贫群众郑诗江从太行村搬到兴隆佳苑小区,实现了稳定就业;在陕西关中地区,扶风县76家村镇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654人,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在陕北地区,宜川县丹州街道办事处王湾村走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全村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足不出村就有5种增收渠道……

党建引领脱贫,陕西省扶贫干部培训基地——梁家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聚焦精准方略,克难攻坚,尽锐出战。截至2020年底,全省46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646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陕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扶志扶智,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江店社区开展道德评议会。

驻村干部,《扶贫干部日战夜攻》。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号房坪村干部。

——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显示,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6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39元,年均增长32.8%。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实现全覆盖,慢病签约应签尽签,因病致贫基本解决。实施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全省贫困家庭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69万户,24.93万户、84万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入住。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得到解决,农村低保最低限定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827元,97.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基础设施,陕南贫困山区新建的通村公路。

健康扶贫,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家庭医生团队为庄房村贫困户跟踪服务。

——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全面提升。全省所有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新建通村公路1.2万公里,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1.6万公里,具备条件建制村全部通了客车。新建改建乡村卫生室4961个,所有贫困村实现全覆盖。所有贫困村实现生活用电、动力电、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

产业脱贫,打造千亿级奶山羊产业。图为陇县东南镇绿能奶山羊养殖基地。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3+X”特色扶贫产业蓬勃发展,苹果、奶山羊、设施蔬菜等一批特色产业发展迅猛。全省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万家,建成产业扶贫基地1.63万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全覆盖,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陕西日报记者 程 伟)

教育扶贫,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幼儿园。

精准帮扶,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大贵镇召开院坝会现场。

就业,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沈坝镇脱贫攻坚社区工厂。

崔荣华代表建议——加快发展农业产业数字化

崔荣华代表

惊蛰到,农事忙。广袤的陕西农村大地上,各种农事活动从南到北陆续铺开。

全国人大代表、荣华控股企业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崔荣华长期关注“三农”问题,她说,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秦大地的乡村价值得到新的展现。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乡村优美环境、绿水青山、良好生态成为稀缺资源,乡村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价值进一步凸显。

崔荣华认为,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目前乡村已由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变为融合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发展区域。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为健康养生创造了宜居宜养环境。

“依托陕西优势生态资源,大力扶持发展数字乡村、数字农业和数字康养产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适应未来乡村对数字技术要求,加快农业产业数字化,培育智慧农业农村场景,样板建设,并将之打造成国家级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崔荣华说,城市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建议将符合一二三产融合,城乡融合的“都市农业+乡村旅游+数字康养”的乡村振兴特色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对在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康养方面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乡村项目给予部分扶持。(陕西日报记者 程 伟)

青海

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岗龙合作社集中养殖点。黄灵燕 摄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持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积极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奏响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奋进强音,谱写出“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铿锵乐章,交出了一份亮丽的脱贫攻坚青海答卷。

公交车通到了村民家门口。黄灵燕 摄

展现藏家新风情、新变化、新面貌的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黄灵燕 摄

“十三五”收官之年,青海省宣布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1622个贫困村、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4元,年均增长36.8%,“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贫困群众告别过去的穷窝,摆脱了闭塞落后,搬入了新家园,过上了美好的新生活。

果玛沁县特色产业孵化园为创业者们搭建了致富之桥。黄灵燕 摄

青海省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设立生态管护岗位,全面实现园区“一户一岗”,17211名牧民转变身份成为生态管护员,户均每年增收21600元。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托叶玛乡文群村的旦正措依靠传统编织手艺走上了致富路。黄灵燕 摄

幸福班彦村。殷之皓 摄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村民们在过年前拿到了2020年的合作社分红。拉格日村曾以发展传统畜牧业为主,2010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3449元。2011年,拉格日村打破传统观念,在合作社理事长俄多的带领下成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充分发挥“产业助脱贫”的作用,牧民一跃变身为股东,收入一天比一天可观。以“拉格日模式”等为代表,青海牧区涌现出各类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推动了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还有力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

生态扶贫 绿锁黄龙。洪玉杰 摄

如今,放眼高原大地,万物勃兴。牧区一幢幢易地搬迁住房鳞次栉比,扶贫车间里牧民转变身份当上产业工人,生态扶贫让昔日的“放羊娃”成为生态管护员,月月都有固定工资。

文化铺路脱贫致富。黄灵燕 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青海全省上下将发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青海日报记者 李庆玲)

昔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如今住进美丽、宽敞的新家园。黄灵燕 摄

携手奋进奔小康。黄灵燕 摄

李青委员建议——以人兴农促进乡村振兴

李青委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仍是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的必然之举,更是实现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路。为此,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住青全国政协委员李青建议,大力实施以人兴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

李青委员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乡发展质量日益提升,城镇辐射带动农村能力不断增强,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同时农村人口单向流出,带来乡村“空心化”;进城易留城难稳住更难,人口迁移“候鸟化”;乡村产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和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较突出,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兴。李青委员建议:要强化发展规划引领,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和搬迁撤并分类型制定实用性乡村发展规划,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循环发展。要加快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出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指导意见和配套措施,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水平和质量,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农业、发展农村,让外来的人想留住,让外出的人想回乡,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乐土”。(青海日报记者 林玟均)

相关阅读

原标题:《甘肃日报联合西部省区党报共同关注——巩固脱贫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