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21-03-07 10:48
上海

“十三五”以来,盐城市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激活力,农业“强”的态势不断展现,农民“富”的愿望不断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有力支撑。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盐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紧抓实全面小康各项冲刺攻坚工作,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稳产保供,农业质量持续提升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稳产保供成效明显。针对疫情变化和春季农业生产特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全面复苏。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广优质品种、稳定种植面积、实施综合种养,粮食生产连续7年超140亿斤,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获吴政隆省长、赵世勇副省长批示肯定。推动规模猪场及时增养补栏,大力支持规模化生产、重资本投入、高科技配套的猪场项目,切实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和生猪养殖污染防治,生猪存出栏270.27万头、358.3万头,分别完成省定任务的172.15%、132.7%。坚持高端化、特色化,培育壮大蔬菜、家禽、水产、经济林果等百亿级优势产业,涌现大鹤蛋业、正源创辉等全国一流产业标杆,加快打造50个万亩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西瓜、西兰花等10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响水九丰农业温室

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深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行动,在招大引强、集聚发展、规模培育、联农惠农等方面持续发力,新增省级重点企业10个、总数全省第一,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02个、总投资102.43亿元,全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上涨超过8%。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载体建设,乡镇工业园区“腾笼换鸟”转型为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园区,阜宁县春华秋实现代农业科技园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围绕“一圈三带”和季节特色,推介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大丰区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东台市甘港村、盐都区杨侍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盐都区仰徐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积极发展农产品网上直播带货、微商等新业态,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185亿元、同比增14%,东台成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主播们直播销售本地农产品

科技装备提档升级。成功举办2020首届盐城黄海渔业发展论坛,成立盐城水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华中农大等国内多个科研院所、高校专家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发展,加快建设黄河故道地区现代农业园区,东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响水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批省级农业科技园2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15家、省级星创天地7家,均居全省第一。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获批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正源创辉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

开放合作水平提升。深入推进农业接轨上海,举办盐城农业接轨上海专场招商推介会,全市年销售上海农产品总额突破330亿元,占上海市场鲜活销售总量的10%,上海市外农产品主供应基地总面积拓展到近35万亩。联合农民日报社在北京成功举办2020(首届)中国农业企业家峰会。出台地方与农场联动发展意见,创新推动场地联动发展。

聚焦农房改善,乡村面貌展露新颜

把改善农房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龙头大事来抓,通过农村居住形态的改变来推动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城乡布局形态系统变革。

农房改善2.0版加快推进。提出“不能盖错房、不能用错地、选址要方便、规模要适度、财力能承受、质量有保障、配套要实用、政策要有效、体系要完整、群众要满意”十条原则,落实《鼓励农民群众进城入镇居住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同等权利的实施办法》。开展农房改善“百村万户”大调查,总体满意率达95.8%,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市农房改善2.0版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努力在规划设计、综合配套、服务质量、产业层次和城乡共享等五个方面实现新提升。全年省定农房改善任务2.5万户,实际完成改善4.1万户。盐城市和6个县(市、区)被省通报表扬,30个新型农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特色田园乡村。

九龙口收成新型农村社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聚焦“四治理四提升”,全力打好农村环境问题“歼灭战”,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化肥农药实现全域减量化,畜禽养殖场全部治理到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连续三年考核全省第一。建成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98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00个,典型经验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上作推介,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微信公众号上刊登交流盐城市工作经验5篇,盐都区被评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拉长。“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实现全覆盖,全力打造“盐城旅游公路”品牌,系统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旅游公路,1436公里美丽乡村公路串珠成链。农村移动4G网络、光纤宽带覆盖率均达100%,农村饮水实现“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农村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范围。

巩固脱贫攻坚,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完成农村改革任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

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提升。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组织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富民工程,推动一半以上低收入人口通过产业就业实现脱贫。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加大消费扶贫专馆、专区、专柜建设力度,建成消费扶贫专区16个、专馆10个,实现销售金额3258.54万元。全市在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采购我省经济薄弱地区农副产品总额位居全省第二。强化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三保障,“控辍保学”、“四类重点对象”农房改善任务全面完成,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在全省率先实现含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在内的“一站式”结算。动态监测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对因疫情等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情况,进行逐户逐人落实针对性措施。组织近万人集中对全市“十三五”以来建档立卡户脱贫情况、经济薄弱村达标情况进行“过筛式”回头看,分县级自查、数据比对、市级核查、整改复查四个阶段压茬推进,通过“核、算、看、问、讲”的方式,逐村逐户全面核查,发现问题专题会办交办,全部整改到位。在2019年针对未脱贫农户实施“五个一批”兜底脱贫政策的基础上,兜底对象扩大至“十三五”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现“应保尽保”。全市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全部稳定超过6000元,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18万元以上。

滨海冲边村扶贫车间

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建立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月通报制度,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所有涉改村居全部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股份量化等工作。集体资产产权通过服务平台交易实现“应进必进”,全市累计完成农村产权交易52809笔,交易金额120.58亿元,交易数量、金额均居全省前列。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4个,5家农民合作社进入全国百强合作社,占全省的七分之五、全国的二十分之一,东台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列全国第一。

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

农民就业创业实现新的突破。深入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设立乡土人才专项资助资金,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培养对象人数、省级乡土人才建设发展项目数均居全省前列。首推“留乡就业惠”微信小程序促进返乡创业,组织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场专场招聘、百场送教下乡、百场劳务协作、百场返乡恳谈“四百”活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创业2.54万人,带动就业7.8万人,农民工就业工作在省政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盐城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瞄准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以争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十四五”全市“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