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项目入选女导演剪辑驻留计划 | 庐舍之春

2021-03-05 16:42
四川

图片来自艺术家陈曦的作品《月光》

海报设计:米娜 邓梦怡

人间此世行旅,如在一小块田地来回耕耙。无数的人都在自己的田地里耕耘出自己的艺术,所以凑成了真实的人间。

不入“田间地头”,怎知春色几许。

这个春天我们与如此之多的女性导演作品相遇——根据庐舍之春初审团队统计的报名结果,本次项目征集共有66个报名,54个有效报名,其中纪录片35部,剧情片12部,实验片7部。可谓姹紫嫣红开遍,这是商业电影这个“春园”中不会有的“广袤春色”。

我们邀请到朱永菁、李冬梅、王彤、杨子暄四位终审评委,经过热烈诚挚的讨论,敲定了最终无比艰难的决定:胡力维《观看手册》、洪溢临《阿依谢姆古丽》、孔丽丽《坐夜》、李可心《明镜子》、张斌斌《临川》、张维《诗人不在屋里》。在即将开始的三周剪辑工作时间内,她们将与庐舍之春的三位专业剪辑师进行创作交流,把已经获得初审和复审评委认可的工作向最终成片再迈进一步。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这六个入选项目(以导演姓名字母顺序排序):

胡力维《观看手册》

《观看手册》

导演:胡力维

创作阶段:拍摄预剪

梗概:荒废的建筑,回归的植物,重复着无止尽劳动的奶奶们,建筑声一直萦绕耳边。在光影的变化中,对话中琐碎的信息里,有关三位女孩的信息被慢慢拼凑,但又越发模糊。

导演简介:胡力维,影像创作者,是一颗来自重庆不吃辣椒讲话有海边音的椰子。

洪溢临《阿依谢姆古丽》

《阿依谢姆古丽》

导演:洪溢临

创作阶段:素材二次编排

梗概:纪录片《阿依谢姆古丽》从2014年开始拍摄,分别由三个时间段(2014 年/2017 年 /2020 年)记录南疆农村少年阿布杜外力从12岁至18岁成长的变化。因“特殊原因”阿布杜外力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在看似无趣的生活中,阿布杜外力却快乐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与“阿依谢姆古丽”一起去过很多地方,而“阿依谢姆古丽”究竟是不是存在的呢?时光流逝,三年后(2017年)阿布杜外力渐渐从无忧无虑的男孩变成不愿意谈及生活的忧伤少年,“阿依谢姆古丽”依然存在于他的精神世界里。2020年,在政府扶贫工作的开展下,阿布杜外力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而“阿依谢姆古丽”仅仅是他逃避生活的幻想。该片是属少数民族题材,在南疆苍茫的土地上,展现农村生活种种,悲凉与讽刺同时体现南疆百姓生生不息的生活态度,透过小人物观察大世界。

导演简介:洪溢临,给自己留下空白之页,用空白之页打开世界。

孔丽丽《坐夜》

《坐夜》

导演:孔丽丽

创作阶段:素材二次编排

梗概:坐夜,即坐在夜晚,为逝去的人。陪着亲人守灵坐夜的,还有一群在灵前敲着锣鼓,一直唱歌到天亮的歌师。他们背着锣鼓在黑夜中游走,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在这样的夜晚,会听到许多逝者的故事,他如何走过这一生,又为何失去了生命。以及,至亲之人如何面对这场离别。2020年初,疫情爆发,湖北封省。一切暂停的时刻,人间的生老病死也没有停止。这是中国湖北大山深处一个普通的角落,他们的生活如此遥远、不同,但却共同构成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坐夜》想透过这样的夜晚,在这些野草般的生命即将回归土地的最后时刻,留下他们存在的痕迹。

导演简介:孔丽丽,被好奇心鼓动,喜欢看人看世界,并因此尝试想成为一名记录者。

李可心《明镜子》

《明镜子》

导演:李可心

创作阶段:粗剪

梗概:二零一六年七月,创造了上龚村的神回来探望她的杰作,却决定终结这不再属于她的村落。而那时,上龚村的族长忽然看见了时间的尽头——一切凝滞如明镜,沉默又忧伤。绕山祭祀、农业改革,出生的孩子、去世的亲人……听,现代的理性正与时间的神秘主义细微摩擦。

导演简介:李可心,导演、诗人,作品涉及影像媒体、戏剧现场与诗歌;洛杉矶电影节、纽约电影奖最佳独立电影人;诗集《云涌成诗》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张斌斌《临川》

《临川》

导演:张斌斌

创作阶段:粗剪

梗概:临川是浙江的一个小村子,最早临河而建,后来因为方言转普通话的失误,村名被登记为“林村”,虽然村里没有一个人姓林。设计师吟怀嫁到临川之后开起了淘宝店“时舟”,卖的物品逐渐勾连出婆婆曾经的缝纫工经历,公公的改革开放创业故事,还有住在海岛的外公因为文革而隐姓埋名的人生,小店“卖”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随着生意逐渐红火,村子里的阿姨阿婆都加入零散的缝纫加工,吟怀和金禄(老公)说,“我们不想要时舟发展很大,就希望它小小的,一直慢慢地开,走得久远。”从16年缓慢持续到19年,直到临川整个村子被夷为平地,全家人搬迁到了隔壁小区,有关村子的历史和日常故事是被大历史吞没的细枝末节,但就是那些琐碎却总是能释放能量,时间在这个村子里就如穿村而过的小河,看起来静止不动,却层层叠叠了很多岁月,装在被历史忽略的小空间里。

导演简介:张斌斌,毕业于中国美院,汉堡美院,现在是一位不像老师的老师,一个影像工作者。

张维《诗人不在屋里》

《诗人不在屋里》

导演:张维

创作阶段:精剪

梗概:诗人海子卧轨自杀去世30多年了,但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纪念他。在海子的故乡安庆怀宁,有一座平房叫“海子故居”。海子的母亲独自居住在故居里的一个房间。她在里面吃饭、睡觉、看电视、念佛经等,同时接待五湖四海来参观的人。这部影片试图呈现这个空间里的海子的母亲、家人以及来来往往参观者的状态。

导演简介:张维,独立导演,行为艺术家,自由撰稿人,创作涉及独立纪录片、诗、行为艺术及摄影,喜欢探索日常与想象的边界。

2021年庐舍之春复审评委介绍

朱永菁,1983年生于中国上海,11岁时移居日本东京。2007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综合政策学部媒体设计专业。作为制片人的主要作品有台日合拍《南风》以及日本电影《错乱的一代》等。2018年7月与《错乱的一代》《从宫本到你》的导演真利子哲也共同成立了影视项目开发公司ROJI Inc。

朱永菁:

首先我要向所有电影的导演和主创人员表示敬意。我很高兴看到如此丰富多样的电影。观看所有电影以及和其他评委一起讨论的时间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幸福的时间。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当要关注社会上的无声者、无形者、被忽视者的时候,对于电影制作人来说,是需要很大力量去面对或克服不断出现的困难。不光是入选的电影,我在这次未入选的电影也有感受到这样的力量—作者固有的原创的力量。 我会在日本祝你们好运,期待所有影片的完成。

李冬梅,电影导演编剧。2015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维多利亚艺术学院导演专业,澳大利亚导演协会会员。毕业作品“阳光照在草上”获得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摄影奖。2018年开始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的创作,于2020年9月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完成该片的世界首映。后相继入围釜山,平遥,维也纳,哥德堡等多个国际电影节,获得平遥电影节费穆荣誉最佳影片以及2021年哥德堡电影节英格玛伯格曼单元最佳处女作奖。

李冬梅:

有幸参加这次“庐舍之春”复审工作,很多作品让我心生感慨:从《临川》到《坐夜》,《明镜子》到《观看手册》,《阿依谢姆古力》和《诗人不在屋里》。

我在感慨这些创作者眼里缤纷的世界和如此丰富的观看维度。他们的镜头低语像是春日微风落在刚生长出绿芽的柳树上,在暖阳下的细腻柔软。可这样的柔软让观看者看到更多的却是力量,是对生命存在的深邃思考和隽永的赞美。

透过创作者们的凝视,让我深切感受到存在的广博和无限,这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谢谢你们!

王彤,电影策展人、译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研究方向硕士,现任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副总经理。从业以来一直活跃在电影节工作场域,2016年至2019年任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会与训练营主管,参与项目把控与短片制作等。其译作《电影的秘密:形式与意义》(第六版,斯蒂芬·普林斯著)由后浪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此外,也曾发表英文学术文章,收录于Filming the Everyday: Independent Documentaries in 21st CenturyChina。

王彤:

这次评审环节所见之素材,内容丰富,或对家人的深情凝视,或在人类学观察大胆开拓,或近而不狎探索女性身体自觉性,或用一派田园诗歌在时间构建的空间中游弋,等等,不一而足。观看的时候感到酣畅淋漓,在有限的时间内陡增生命的厚度。

很喜欢主办方对于庐舍的态度,不以任何层面的背景或是经验来定义一位作者或是一部影片,而是从中看到潜力、看到可塑性,更是看到希望。所以有一些项目的素材很朴素,甚至有些稚嫩,但是真诚的、激昂的脉搏骗不了人。

这可能就是影像的魅力,将一颗真心交付,换取的自然也是观众的真心,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黯然落泪;这可能也是现实的魅力,是偶然、是无尽、也是生命之流(引克拉考尔语)。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庐舍从某种程度上构建了一片乌托邦之地,志同道合的年轻作者们来到这片土地上,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互相滋养,生根、发芽、成长、健壮。

杨子暄,台湾纪录片工作者。大学毕业后便踏入电影产业,曾从事影展工作。2017年起于Taiwan Docs负责台湾纪录片海外推广,协助规划、促成多个大型专题、数十场海外放映及创作者交流活动。

杨子暄:

此次的作品主题丰富,创作者透过影像呈现对社会或自身的观察、感受及讨论。做为台湾纪录片工作者,对于作品中对回忆及家族的追寻、对乡土民俗的探问或尝试以女性观点更细腻挖掘世界的好奇心,皆感同身受。特别惊喜的是,此次复审的作品形式多元,除大量的纪实影像外,亦加入实验、剧情等多种创意元素,可看见当代创作者尝试拓展单一影像类型的尝试与企图。很高兴有机会担任庐舍之春的复审评委,期待所有作品完成之日。

2021年庐舍之春驻地剪辑师介绍

李博,剪辑师,双子座,B型血,辽宁人。主要作品有:《锤子镰刀都休息》(金马奖最佳剧情短片)、《风沙线上》(香港纪录片节最佳短片)、《塑料王国》(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佳新导演评审团奖、金马奖最佳剪辑)、《时光机》(翠贝卡电影节纪录片最佳摄影、亚太电影节评审团奖)。

秦亚楠,曾为剧情长片《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短片《秘密金鱼》等担任剪辑指导,现致力于关于考古的纪录和实验影像。

郭晓东 ,电影制片人、剪辑师、策展人。制片《梧桐树》(FIRST电影节、山形电影节)、《丘山》(⻄湖纪录片大会D20竞赛)、《模样》(山下纪录片基金支持项目)、《树房子》(洛迦诺、法国三大洲、鹿特丹电影节)、《暮色撩人》(柏林电影节短片竞赛)、《五月一天》(日本导演真利子哲也新作)等亚洲与国际合制电影项目;以独立剪辑师的身份参与《轻松+愉快》(圣丹斯电影节国际竞赛获奖)、《清水里的刀子》(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之子于归》 (爱尔兰丝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多部电影的后期制作;⻓期策划亚洲国家电影展映和论坛活动,作为首位发起人于北京成立亚洲电影共同体“新亚洲影志”。庐舍社团创始人。

2021年庐舍之春女导演剪辑驻留计划得到以下个人和机构的支持,

特此鸣谢:

赞助人:

陈曦(艺术家)、王晓芳(《保险赢家》社长)、郭月(演员)

赞助机构:

国明控股、东方之子影视机构、半根一制像所、擦石匠·长城脚下的院子们

战略合作:

DOCO热纪录、凹凸镜DOC

媒体支持:

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澎湃新闻 湃客、单读、艺术碎片、深焦 DeepFocus、陀螺电影、爱上纪录片、木子记录、圣菱艺术

机构支持:

实验影像中心(CEF)、CathayPlay华语艺术电影、电影作者Film Auteur、新亚洲影志、米娜餐厅、xiān氙建筑工作室、单向空间、CACHE缓存空间、山上艺术空间、培田倦山美術館、滋农游学、方十立合、Kusa Goobi

特别鸣谢:

北京启皓文化基金会

关于庐舍

庐舍希望在世界之中构建一个温暖“场所”,一个“异托邦式的集体”。庐舍首先是精神上的一个虚拟的共同空间,也有移动的实体场域。成员均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背景出身,但有着相同的对社团生活的愿景,以非盈利、互助式进行创作与生活上的阶段性交流。在庐舍,所有成员平等互助,互相扶持,希望每一个成员的能力与潜力都可以在社团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通过相互分享和交流让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在这样的前提下,用精神的力量激发创意的产生,让我们将要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地 生发出不同的面貌。

——我们与影像和艺术有关,但将远远不止于此。

原标题:《六个项目入选女导演剪辑驻留计划 | 庐舍之春》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