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过上好日子 奔向新生活

2021-03-04 19:00
西藏

图为阿里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康乐新居远景。记者 温凯 洛桑旦增 摄

自党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以来,阿里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全地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着力在精准识别、投入支持、聚焦重点、发展产业、增强内生动力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实、求突破,统筹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助推脱贫攻坚,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坚实步伐,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

2016年以来,全地区累计减贫6183户23159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8.7%下降到0,全地区139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噶尔、日土、普兰、札达、革吉、改则、措勤7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3818元,年均增长11.8%,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0261元。

完善机制强引领

阿里地区地县乡三级均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系统,组织召开71次行署专员办公会、61次指挥部会议、14次地区性大会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召开12次专题会议听取地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编制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扶贫工作规范性文件129个,精准确定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制定出台了《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的规定》《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等12项制度。

出台实施《阿里地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阿里地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严格扶贫项目资金审查,严把扶贫资金使用,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多措并举助脱贫

5年来,阿里地区坚持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积极培育种养业、发展文化旅游业等,研究确定“十三五”时期产业扶贫项目85个,概算总投资14.06亿元。截至2020年11月底,85个项目全部完工,已投入运营82个,带动贫困群众7283人实现增收。

阿里地委、行署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特别是生产资料处置和后续扶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整合资金11亿元建成3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配套建设产业项目40个,与5593名搬迁群众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始终持续推进转移就业。阿里地委、行署始终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累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477期,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3.9万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27亿元。

统筹推进社会扶贫。民营企业主动参与精准扶贫。2016年以来,19家民营企业参与“十企帮十村”精准扶贫行动,落实帮扶资金3133.14万元,惠及8018人。

大力实施援藏扶贫行动。2016年以来,“两省三企”累计落实“十三五”援藏规划项目资金12.82亿元,安排援藏扶贫项目67个。连续4年开展援藏扶贫对接工作,落实“两省三企”计划外援藏扶贫资金10.16亿元,项目76个,有效助推阿里脱贫攻坚工作。

夯实基础强保障

全面落实保障兜底。2016年以来,累计兑现农村低保3.49万余人次5657.18万元;累计为2494人次特困人员兑现供养资金1959.56万元;累计为744人次孤儿兑现收养资金1178.06万元,特困人员有意愿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率均达到100%;累计为有困难残疾人15617人次兑现“两项补贴”资金2522.64万元。

着力强化教育扶贫。严格落实“三包”资助政策,惠及贫困学生9.9万余人次,兑现资金3.6亿元,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严格落实生态补偿。2016年以来,累计落实生态补偿转移就业岗位17万余人次,累计兑现岗位补贴资金4.21亿元;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将有劳动能力的9322人转为生态保护员,实现稳定脱贫。

补齐基建短板,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发展基础条件。2016年以来,全地区累计实施“十项提升工程”项目2014个,投资300.99亿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出行难等实际困难。

亮点纷呈成效显

抓改革释活力。阿里地区大力总结推广改则县抢古村牧区改革经验,2019年抢古村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35元,目前,抢古村牧业改革经验已推广到全地区78个行政村,实现草场、耕地流转收入307万元。措勤县成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物流转运中心,带动全县1120户429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创收570万元。札达县大力发展旅游扶贫产业,鼓励群众兴办农(牧)家乐,仅札布让作业组就发展家庭旅馆32户。普兰县巴嘎乡岗萨村依托冈仁波齐这一独特旅游资源,成立牦牛运输旅游服务中心,2019年接待游客16.9万人次,收入突破250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22万元。

抓党建促脱贫。阿里地委、行署从2017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深化开展“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创建、“党的恩情照边疆·阿里人民心向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地区创建,大力实施“双带三培养”工程和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行动,为145个村(居)分别选派1名包村干部、1名党组织第一书记、1名大学生村官、1名经济指导员,协助村(居)“两委”班子谋发展、保稳定、强党建、惠民生、促和谐。

抓搬迁强扶持。阿里地委、行署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特别是生产资料处置和后续扶持工作作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2019年7月,规划搬迁的2101户7786人率先实现全部搬迁入住,3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建设产业项目40个,通过种植养殖、培训就业、劳务输出、发展第三产业等多种渠道,积极拓宽搬迁群众增收路子。2020年,把工作重心从工程项目建设、组织搬迁入住转移到后续扶持和社会管理服务上来,全面加强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搬迁群众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管理民主、稳定增收,安心生活、安居乐业。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图为阿里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康乐新居远景。记者 温凯 洛桑旦增 摄

自党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以来,阿里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全地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着力在精准识别、投入支持、聚焦重点、发展产业、增强内生动力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实、求突破,统筹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助推脱贫攻坚,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坚实步伐,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

2016年以来,全地区累计减贫6183户23159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8.7%下降到0,全地区139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噶尔、日土、普兰、札达、革吉、改则、措勤7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3818元,年均增长11.8%,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0261元。

完善机制强引领

阿里地区地县乡三级均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系统,组织召开71次行署专员办公会、61次指挥部会议、14次地区性大会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召开12次专题会议听取地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编制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扶贫工作规范性文件129个,精准确定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制定出台了《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的规定》《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等12项制度。

出台实施《阿里地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阿里地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严格扶贫项目资金审查,严把扶贫资金使用,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多措并举助脱贫

5年来,阿里地区坚持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积极培育种养业、发展文化旅游业等,研究确定“十三五”时期产业扶贫项目85个,概算总投资14.06亿元。截至2020年11月底,85个项目全部完工,已投入运营82个,带动贫困群众7283人实现增收。

阿里地委、行署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特别是生产资料处置和后续扶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整合资金11亿元建成3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配套建设产业项目40个,与5593名搬迁群众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始终持续推进转移就业。阿里地委、行署始终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累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477期,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3.9万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27亿元。

统筹推进社会扶贫。民营企业主动参与精准扶贫。2016年以来,19家民营企业参与“十企帮十村”精准扶贫行动,落实帮扶资金3133.14万元,惠及8018人。

大力实施援藏扶贫行动。2016年以来,“两省三企”累计落实“十三五”援藏规划项目资金12.82亿元,安排援藏扶贫项目67个。连续4年开展援藏扶贫对接工作,落实“两省三企”计划外援藏扶贫资金10.16亿元,项目76个,有效助推阿里脱贫攻坚工作。

夯实基础强保障

全面落实保障兜底。2016年以来,累计兑现农村低保3.49万余人次5657.18万元;累计为2494人次特困人员兑现供养资金1959.56万元;累计为744人次孤儿兑现收养资金1178.06万元,特困人员有意愿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率均达到100%;累计为有困难残疾人15617人次兑现“两项补贴”资金2522.64万元。

着力强化教育扶贫。严格落实“三包”资助政策,惠及贫困学生9.9万余人次,兑现资金3.6亿元,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严格落实生态补偿。2016年以来,累计落实生态补偿转移就业岗位17万余人次,累计兑现岗位补贴资金4.21亿元;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将有劳动能力的9322人转为生态保护员,实现稳定脱贫。

补齐基建短板,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发展基础条件。2016年以来,全地区累计实施“十项提升工程”项目2014个,投资300.99亿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出行难等实际困难。

亮点纷呈成效显

抓改革释活力。阿里地区大力总结推广改则县抢古村牧区改革经验,2019年抢古村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35元,目前,抢古村牧业改革经验已推广到全地区78个行政村,实现草场、耕地流转收入307万元。措勤县成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物流转运中心,带动全县1120户429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创收570万元。札达县大力发展旅游扶贫产业,鼓励群众兴办农(牧)家乐,仅札布让作业组就发展家庭旅馆32户。普兰县巴嘎乡岗萨村依托冈仁波齐这一独特旅游资源,成立牦牛运输旅游服务中心,2019年接待游客16.9万人次,收入突破250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22万元。

抓党建促脱贫。阿里地委、行署从2017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深化开展“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创建、“党的恩情照边疆·阿里人民心向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地区创建,大力实施“双带三培养”工程和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行动,为145个村(居)分别选派1名包村干部、1名党组织第一书记、1名大学生村官、1名经济指导员,协助村(居)“两委”班子谋发展、保稳定、强党建、惠民生、促和谐。

抓搬迁强扶持。阿里地委、行署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特别是生产资料处置和后续扶持工作作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2019年7月,规划搬迁的2101户7786人率先实现全部搬迁入住,3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建设产业项目40个,通过种植养殖、培训就业、劳务输出、发展第三产业等多种渠道,积极拓宽搬迁群众增收路子。2020年,把工作重心从工程项目建设、组织搬迁入住转移到后续扶持和社会管理服务上来,全面加强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搬迁群众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管理民主、稳定增收,安心生活、安居乐业。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