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眉奇人专撬路牌门牌,市民竟然给他帮忙

2021-03-04 20:05
湖北

秃头,长眉。三年前得胜桥打围,我看见一个提布包的老头。

居民沿街买菜,拆迁办挨家“谈钱”,老头弄了架梯子,用锉刀和锤子悄悄撬下得胜桥路牌。

几分钟后,他把路牌用布包好,溜了。

老头叫吴正祥,63岁,是汉网论坛(武汉老年人知乎)大咖,喜欢研究武汉老街巷,哪里拆迁去哪里,顺手撬点“纪念品”。

他收藏了2000多块路牌、门牌,青年大道12-3、紫阳路261……消失的武汉路名和地名,挂他屋里墙上。

他退休前,曾是武汉铁闸厂钳工,现在是专业人做专业事。

在武汉各拆迁区总能看到相同细节:老房子门框上有个长方形的黑粑粑。黑粑粑从前就是钉门牌的位置。

两年前奶奶家拆迁,武昌余家头,几个邻居门牌没了。我问,见过一个长眉老头没?

“有,他还找我借了个梯子。”

我联系到吴正祥,去他家参观。他答应了,“但你要去(务必)一趟汉口里!先看哈我的作品:汉口里路牌墙!”

新湖街50号,保安大叔问我找谁,我说找吴老师,大叔抖了抖眉,“吴老师?记到,等哈一定要喊吴教授!”

吴教授带着一只大金毛站在16栋的门口,走进他家,这是个小型博物馆吧?

路牌像墙纸一样贴满所有墙面及后院。

客厅中央是金毛的窝,四周展柜包围,塞满1950年代的小人书、旧徽章、古钱币,就像年轻男孩房间堆满手办和AJ鞋盒,我找不到一个站脚的地。

我好奇他睡哪,连床上都摆满几十年前的旧报纸。

吴正祥常去崇仁路古玩市场,卖古钱币,收旧报纸,路牌是他唯一不交易的藏品,“只送,不卖。”

香港路收藏市场有人卖门牌,一百元一块,“那是违法的。”

“你们年轻人根本都是外码。”路牌观摩完毕,刚一坐下,他就来了一击下马威。

“为啥?”我问他。吴老师皱眉,“你居然还不承认?”

一串灵魂拷问+DISS来了

“你晓不晓得循礼门在哪里?”

“你晓不晓得青年路以前叫莫斯?”

“你晓不晓得张之洞路以前叫莫斯?”

“你看你这都不晓得吧??”

他指着房里一幅超大武汉地图,那是他合成的,要我预习。

说完,他拿了几块门牌给我欣赏,“循礼门其实在五马路!张之洞路叫紫阳路!青年路以前叫青年大道!”

吴正祥经常在汉网发帖,有次他说如今的循礼门车站不是循礼门,有网友说他喝醉了,他把五马路撬的循礼巷门牌拍过去,“那人马上说我有水平!”

吴正祥撬过最老的门牌产自1950年代,搪瓷制。他收藏的门牌还有铝合金的、铜制的、塑料的……

他写过一篇武汉门牌史。武汉的第一块门牌来自光绪34年(1908年),那时汉口和武昌开设了警察局,设置“户口股”,以户为单位制定门牌。

花楼街小火巷,搪瓷牌子,小火巷已从地图消失。

建国后,搪瓷路牌垄断30年。期间武汉门牌换过两次设计,小箭头没了,字体换了,但材料没变。

那段时间搪瓷厂效益应该不错吧?奶奶家的杯子、脸盆、痰盂全是搪瓷的。

到1983年,武汉工厂的冷冻装置、石油精炼装置一起更换成铝合金,门牌搭了香音,也换成铝合金,上边还印汉语拼音。

2000年,武汉门牌短暂变为铜制,但因为成本过高,容易腐蚀,大多门牌仍用铝合金制作。

2010年后,门牌全变成塑料的,有的路牌上边还有二维码,扫一扫进入地图页面。(好鸡肋哦,我都到了还导航)

吴正祥经常撬到“套娃”,塑料门牌撬走,下边是个铝制门牌,铝制门牌撬走,下边又藏块搪瓷的。

他科普+diss到中午。我夸吴教授“有水平”,内在意思是:好了,我们要出去吃饭了。

他一时兴起,让我给他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名为“吴正祥收藏”,我坐板凳上教了一个小时,并给他当打字员,完成了一篇“学雷锋”的稿子。饿到头晕。

我被搪瓷门牌种草了,深蓝色的一小块,挺好看,邀请吴正祥一起去撬两块。

“路牌门牌不能瞎撬,冒拆的地方,你撬了警察要来找你的。”吴正祥把锤子、锉刀、起子、老虎钳装进工具包,带我去青山正街。

和吴正祥出门并不轻松,路上,摄影师小璐开手机导航,他皱眉,“活地图就坐这里,你们居然开导航?我晓得莫昂走!”

顺着他指的路,我们差点开到新洲,只好再次打开导航,“我说啊,你们还是瞧不起我!”吴正祥直摇头。

青山正街拆迁拆了四五年,大多居民都搬走了,我和吴正祥踩着碎石和瓦砾找门牌。

我在后街废墟中找到一块塑料门牌,用锉刀搞了四五分钟,路牌纹丝不动。

“钳工师傅站旁边在,你不请教?还要自己动手?”他拿起锤子和锉刀,两三下撬掉了螺丝,路牌到手。

路牌是塑料制的,吴正祥看不上,拉着我找铝合金或搪瓷制的。

正街上有,几个还没搬走的老居民在街上晒太阳,我怕被打。

“我撬了这多年没被打过,也没人拦我。”他给我讲在六渡桥撬门牌的事,有人阻止他,他上去就问,“你晓不晓得真正的六渡桥在哪里?”那人说在中山大道上(原来的天桥)。

“你是不是武汉人啊?住这里都不晓得?六渡桥明明在三民路那边!那个人就佩服我了!晓得我是搞研究的撒!”

说完,吴正祥走进一间麻将室,对着比他小十来岁的老杆说,“老师傅,板凳借我一个,我想撬几块牌子。”

几个居民围观,他开讲了:“晓不晓得这里为什么叫青山正街……园博园汉口里,你们去过冒?那里的路牌墙是我捐赠的!”

“这得支持啊!”一个老头被圈粉,亲手拿老虎钳把几个邻居家的门牌都下了,双手奉上。

有个大叔站在自己的老屋门口,吴正祥一边撬,大叔一边讲故事:我小时候出生就在这里,住了五十多年……

吴正祥撬下路牌,跟大叔说,“等你搬走了,到我屋里来看这块牌子,你还会想起这些。”

这一家有三块路牌,搪瓷的,铝合金的,塑料的,户主说,它们分别安装于1950年代,1980年代,2010年代。

一下午时间,吴正祥收获了七块路牌,他在居民心中的形象从“外头来收破烂的”撬成了“汉口来的老师”。

有个爹爹说自己发小住汉口集家嘴,问吴正祥,集家嘴拆了,您晓不晓得老居民搬去哪了。

吴正祥答非所问:“你说得是哪个集家嘴?诶,你晓不晓得集家嘴有两个,原来的集家嘴在哪里?”

别个爹爹一脸懵逼,又问了一遍,吴正祥回答:“不晓得吧?我晓得,我来跟你讲讲集家嘴历史。”

爹爹横了他一眼,不听,走了。

吴正祥也只能走了,路上他看到了一个民警贴的联系板,拨打上边的电话,空号。二话不说,撬。

我说帮他望风,他瞥我一眼,“他(警察)看到还感谢我,帮他收藏工作照。”

吴正祥最喜欢的门牌是保寿巷33号,这是他扔进洞的第一颗“松果”。

路牌撬于8年前。那时他退休,回到儿时故居,花楼街小董家巷,想拍一张照片,当他到了小董家巷,旧屋原址,杂草已有一米多高。“这里从地球上消失了。”

几天后,他又去了汉正街保寿巷,那里正拆迁,他顺手摸了块门牌。回家看到这块门牌,他想起了保寿巷的老房子。

从那以后,他每天去武汉的各拆迁区撬门牌,撬之前要拍两张照片,一张要拍房子上的“征”字,证明“不是偷,是捡破烂”。

另一张拍房子的全景,即将消失的房子浓缩在一块路牌里。

EDITOR 编辑

PHOTO 摄影

DESIGN 设计

吴智鑫

Path

Ed

原标题:《武汉长眉奇人专撬路牌门牌,市民竟然给他帮忙》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