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之气”的背后,是对每个人的束缚

2021-02-25 19:35
四川

原创 iNED 新经济发展研究院 收录于话题#CSR7#性别平等23#阳刚之气1

近日,教育部一则“要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的回应登上了热搜。

起因是全国政协委员斯泽夫向教育部提交《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认为现在中国的男孩子有“女性气质化”的现象,柔弱、自卑、胆怯,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

对政协委员的提案进行公开答复是教育部分内的工作,并不代表教育部认同“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说法。但回到原提案本身,其措辞和观点充满了不必要的对立与偏见,将“柔弱、自卑、胆怯”等贬义特质与女性化相关联,更是有性别歧视之嫌。

对此,中国妇女报评论道:“提高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刻不容缓...在教育过程中如此区别‘男性化’或‘女性化’,会加深性别刻板印象,而这是对性别平等的一种威胁。”

01

Sex or Gender?

尽管现在许多人已经对性别的双重属性——生物属性(sex)与社会属性(gender)有所认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往往是互相嵌入的。

从小时候“男孩玩模型赛车玩具枪,女孩玩洋娃娃家家酒”,到教育过程中“男生学理,女生学文”,再到社会生活中的“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要敢闯敢拼,女人求个安稳”,性别社会化的规训贯穿了每个人的一生。

波伏娃在1949年出版的女性主义重要著作《第二性》中提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认为用生物学差异来界定男性和女性并不充分,是社会而非生理的因素造成了女性受压迫的现状。

1975年,盖尔·鲁宾提出了“社会性别体制”(sex/gender system)的概念,指出“社会性别”是一种由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社会性别制度”是该社会将生物的性转化为人类活动产品的一整套组织方式,意味着两性之间的生物差异可以转化为社会差异,并以此维持一整套不平等的社会制度。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和测验都建立在将男性特征(masculinity)与女性特征(femininity)对立的观点基础之上,并且认为性别角色行为与自身生理性别呈正相关性越强,心理就越健康,即“男性化的男性”和“女性化的女性”被认为是心理健康并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提醒了我们,这种陈旧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大行其道。

02

Stereotype Threat

就在教育部发布答复函后不久,深圳某中学宣布开展差异化性别教育,开设茶艺、烘焙、服装、形体等女子素养课,以及足球、排球、攀岩等男子素养课,目的是“让男孩更勇敢、更绅士;让女孩更柔美、更淑女”。目前该公众号内容已删除。

教育是培养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带有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的教育方式甚至可能扼杀一个孩子原有的发展可能性。研究发现,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会影响着她们怎样做:当得知有一场巨大性别差异的数学考试时,女性的表现要远远不如男性。但当女性被告知没有差异时,她们会与男性同伴们取得相同的分数。这种现象被称作 stereotype threat。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甚至在6岁就开始显现。曾有实验找了一组5到7岁的孩子参加一些被描述为“给特别特别聪明的孩子玩的游戏”,在5岁的孩子中,两性对这些活动的兴趣没有差异,但6岁和7岁组的男孩比女孩的兴趣浓厚得多。

在儿童成长的后续阶段,这种关联可能会把很多有能力的女孩从社会认为专属于聪明人的领域中筛掉,比如在Stem领域男女比例非常悬殊。根据大数据分析,最受男生欢迎的专业是计算机、电子信息、机械类,而女生则是工商管理、外语文学、经贸类。

李汪洋教授和谢宇教授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得益于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性别分工传统观念的打破,近年来性别隔离水平有所下降,但这并不等同于性别不平等的弱化。例如,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商业、服务业人员成为女性劳动力的主体,而某些制造业和科技职业更加男性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深了性别不平等。

数字化时代对于性别平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数字信息技术是促进女性经济赋权的有效途径,网络服务和数字技术衍生出灵活的创业和就业方式,有助于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在创造新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消除旧的工作岗位,能否掌握足够的数字技能并进入新兴产业就业,避免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替代,是当代女性面临的挑战。

数字空间是性别角色塑造的一个新场域,女性在数字技术研发和决策中参与度相对不足、领导力欠缺的现状,使得陈旧的性别刻板印象在数字空间进一步延伸。比如无人驾驶、宇宙物理、医疗科研领域的人工智能多从男性本位设计,而沟通服务性质的机器人常常以女性的设定出现。摆脱固有的性别观念,减小信息技术领域的性别职业隔离,对于弥合数字性别鸿沟至关重要。

03

Oppression of All

性别刻板印象是对两性的双重压迫。

有性别友善校园现状调研发现,校园欺凌的五分之一属于性别欺凌,很多男孩因被视为偏“女性化”而遭受霸凌。男孩在阅读、写作、文艺方面的爱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

囿于“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等性别期待,男性也面临阉割自我情感诉求和背负沉重经济、心理负担的困境。

通过排斥和污名化女性气质而建构起的传统男性气质,对于两性都是束缚和枷锁。这种没有哪一方受益的机制是时候加以改变了。这正是今天,我们鼓励更加多元的性别气质文化和更加开放包容的舆论环境的原因。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佟新, 梁萌. 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06:32-36.

[2]王政, 杜芳琴. 社会性别研究选择[M]. 北京:三联书店, 1998:45~60.

原标题:《CSR丨“阳刚之气”的背后,是对每个人的束缚》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