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这个村,让人眼气!

2021-02-23 15:53
河北

“新春走基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系列报道之四

坚持共同富裕的标杆—— 广府东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永年区广府镇东街村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擘画“十四五”蓝图,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永年洼环绕的广府东街环境整洁,房屋鳞次栉比(无人机图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带着这样的“时代声音”,春节期间,邯郸日报社和邯郸广播电视台联合组成的“新春走基层”采访小分队一行来到了广府镇东街村,探寻其实践共同富裕之路的点滴。

“党支部就是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企业归我所有,我归家乡人民所有。企业创造的效益,就是要为全体村民谋幸福。”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街村党支部书记宋福如的铿锵话语,引着我们走进一个个现场,访农家、看市场、进大棚、听心声,感知东街村民的奋斗足音。

热腾腾的好日子

农历腊月二十七中午,明媚的阳光洒照在宽敞的堂房,东街村民侯芬荣正忙着蒸花糕,刚捏好的刺猬花糕,背上驮着一个元宝面团,准备上蒸锅。

“男刺猬驮元宝,女刺猬也驮元宝,男女都干活,都驮元宝。”侯芬荣说,广府城有过年蒸花糕传统,十二生肖中,蛇花糕代表粮仓,让儿子吃;鱼头花糕年年有余,让女儿吃。不到半个小时,麦香味从厨房冒出来,女主人端下锅、掀开锅盖,热气腾起,满院飘香。

“村里发的米面油,到了年根儿也没吃完。”侯芬荣高兴地说,村支书宋福如致富不忘乡亲,连续多年为村民置办年货。这不,农历立春又发年货啦,米、面、油、肉、糖等十二样呢,让全村人过春节不用再花一分钱。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东街村的幸福事不止这些。宋福如连续10年、每年投入500多万元为村民中秋节、春节办福利,全村3000多村民免费吃粮,免费享受新农合、新农保、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4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养老金。村民红白事村里都支持1万元;村民上大学、参军入伍,每人奖励2000—3000元。

东街村妇联主任陈喜荣快人快语,她告诉记者,党支部就是村民的“主心骨”。东街村实行村企共建,支部书记宋福如相继投入2亿多元创办集体企业,如今村集体资产突破2亿元。东街村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乡村”。村办的集体经济项目,吸收了120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带来上千万元的经济收入,推动了广府古城文化旅游开发。

手艺人见证工匠心

在广府古城东关仿古一条街上,36岁的刘镇和丈夫经营着自家的3个店铺。店外,刚炖好的酥鱼冒着热气,电风扇呼呼地吹风降温,前来采购酥鱼的人群排成“S”形。

“广府城平时也是这样热闹,天天像过节一样。”一直忙个不停的刘镇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对记者说,酥鱼手艺是她从娘家带来的“嫁妆”,传到她这一辈已是第四代了。骨酥肉嫩

好吃,一锅80元,一天能卖几百锅。

“做鱼也挺累人的。”刘镇挽了挽袖子、擦着额头的汗珠说,开肚、风干、油炸、慢炖、装锅,每道工序都特别费工夫。广府人勤快好学,城内城外都是做酥鱼的,都挣钱。

南糖“拉”得满城香。在城内东街,有家远近闻名的百年“老字号”——陈二糖坊。第四代传人陈永山正在熬糖。“160℃,起锅!”音落锅起,一锅滚热的糖稀平铺在石板上。经过拉白、擀皮、包馅,南糖就做出来了。陈永山说:“纯手工活儿,没有一点儿机器。”仅春节期间,他们就加工了1万余袋。

村民们靠着手中的绝活儿,书写着自己的奋斗故事。陈喜荣说,我市全力打造的广府古城旅游产业,加快推进了经济转型、绿色崛起。疫情之前,东街村每年春节举办“广府古城东街村庙会”,一天就有5万多人流量,带动了几千人就业创业。村民支口锅卖大锅菜,一天能挣5000多元。

蔬菜大棚里过除夕

正月初一早上,除夕的气息尚未离开。在东街村农业观光园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杨建英、张敬霞夫妇走出贴着大红窗花的休息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种菜这活儿可讲究了,早八点卷棉被,晚五点放棉被,热不得、冻不得。”张敬霞指着大棚上的棉被子说。掀开蔬菜大棚的门帘,一股热气迎面而来,绿油油的芹菜煞是喜人。

杨建英、张敬霞是东街村委会从邻村聘来的“菜把式”。两年来,他们按照有机蔬菜种植标准管理16个蔬菜大棚,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为了有效预防病虫害,大棚在每年三伏天休茬近2个月,闷棚、曝晒、雨淋;轮茬种菜产量高,一茬接着一茬,冬种芹菜、春种黄瓜,秋种西红柿。

“一车芹菜卖了5000多元”是他们最开心的春节话题。节前,像芹菜这种新鲜可口的蔬菜,从每斤2.4元涨到2.8元,拉到几里外的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就变成了现金。经过现场包装加工,直供美食林超市。

在大棚北墙的窗户旁,张敬霞止住脚步,望着一片空地叹息。节前的大幅降温天气,使地面温度降到零下17℃,大棚的换气窗玻璃被大风吹开,冷空气冻死了临窗的那片菜,一下子就损失了600多元。

一缕温暖的阳光洒进大棚,满园春光,一片生机。“再让它长几天,等到正月初六工人上班就收割。”张敬霞用手抚摸着菜苗说,冬季菜长得慢,但是产量高,从种到收一季芹菜需要4个月,一个棚能收获2万斤芹菜、卖5万多元钱呢。

油麦、生菜、香菜、黄瓜、芹菜……一个个大棚里孕育着新生命,也孕育着农家人的幸福。东街村人均不足3分地,村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历经10余年创业奋斗,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壮大集体种植产业和旅游项目,成为村企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播下精神文明“种子”

“广府古城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是我们的历史责任。”采访中,宋福如深情地表示。

在东街村委会光荣榜上,陈喜荣、董绍亮、王和平、李桂祥、王丽萍,分别被评为孝老教子星、见义勇为星、创业致富星、公益奉献星、爱岗敬业星。

提起登台受奖的事儿,陈喜荣格外开心。2020年12月18日,在庆祝广府东街村荣获全国文明村大会上,广府古城党总支选树了28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奖品是每人一台大彩电。那天,广府古城四街两村的群众来了,全镇28个村两委干部来了,区领导也来了。站在主席台上,身披绶带的陈喜荣讲述了她的敬老故事,赢得阵阵掌声。

“穿厚点儿,戴上口罩,吃了饭换班儿。”2月15日11时20分许,在村委会大院,5名大学生志愿者列队整齐,从村干部胡春霞那儿领了任务便出发了。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为了核酸采集的顺利进行,东街村面向全村招募志愿者。”胡春霞说,倡议书在微信群发出后,村里16名大学生踊跃报名,协助村里开展疫情流调和卡口防控工作。

“几年前父亲因车祸去世,村里给了不少照顾,我要以一己绵薄之力回报社会。”哈尔滨工程大学研三大学生路建回村第二天就上岗了。就读于河北大学的段宁宇,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他说,这堂社会实践课要像做力学题一样。在村防控卡口,大学生薛薇、杨紫钊手拿小喇叭,提醒游人注意安全防护。杨紫钊的父母在广府古城景区开旅游观光车,挣的钱养活了一家人。

陈喜荣自豪地说:“这群孩子是俺村的宝儿,当年带着村民的祝福和村里发放的助学金走进高等学府,如今又来到乡邻中间,那亲切的话语、认真的态度,都留在了乡亲们的心里。”

元宵节将至,节日专项抽检结果出炉……邯郸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邯郸市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人选公示邯郸这个村了不得!有古文化街、山庄、碑林、动物园……来源:邯郸新闻网

原标题:《邯郸这个村,让人眼气!》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