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姊妹篇!看南大人扎根西海固的“南山情”​

2021-02-09 22:55
江苏

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近日收官

不少观众意犹未尽

今天小南带你看——

《山海情》的姊妹篇“南山情”

荧幕之上,支教大学生郭闽航

春风化雨,扎根于西海固

你我身边,南大研支团志愿者

代代接力,耕耘在西海固

……

22年:以最纯粹的初心,在最艰苦的地方扎根

1999年,南京大学作为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的高校,组建并派出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时,西海固就是目的地之一。西海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代称,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天上没只鸟”的场景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山海情》剧照

然而,南大学子就是怀着最纯粹的初心,在最艰苦的地方扎下了根。

现已是南京大学教授的余林蔚,就曾在2001年作为第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前往宁夏隆德联才中学支教。这就是余林蔚选择支教的初心:“扶贫款能到与人能到是不同的,能在年轻的时候为国家做点事,还是非常自豪的。”

他回忆,那时的支教条件简单,老师们和外界的联系只能依靠一部电话,除此之外隆德的水资源也较为匮乏,老师们一般只能是一周进城洗一次澡。尽管如此,余林蔚和其他同事仍然抱着很乐观,“没事儿,这个东西总能克服过来的,当地几百万人都生活过来呢,问题不大。”

余林蔚老师(第三排中)与联才中学的学生

当地孩子吃的馍馍

丛聪(一排右二)与孩子们在一起

自南大研支团扎根西海固以来,见证了中国西部的跨越发展。如今,研支团在西海固地区支教点的软硬条件相较于从前有了极大的提升。在隆德二中,孩子们可以在宽阔的绿茵场踢足球、在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听公开课。

志愿者与孩子们在绿茵场上制作水火箭

隆德二中全校公开课

社会变迁巨大,而南大研支团的赤子心始终不变:“学校设施越好,就越不能忽视学生的家庭状况,就越要扎根艰苦的角落。”——研支团始终走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利用周末进行家访,通过物质兜底的形式,帮助孩子们专注于课堂、专注于成长。

周末家访

“暖冬行动”冬衣发放仪式

16校:支教一地、建功一处

从1999年至2021年,南大研究生支教团的156名支教队员足迹遍布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西吉县、隆德县、中宁县,所服务的中小学多达16所。22年间,南大研支团每支教一地,就会为当地教育发展添上一笔;哪里最需要南大研支团,研支团就扎根哪里。

南大研支团在西海固服务过的学校多达16所

隆德县联才中学与南大研支团的缘分始于2000年。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第2届研支团成员在联才中学开展过各类公益活动。比如落实爱心“WE”计划,联系有爱心的同学老师一对一资助当地贫困生;邀请当时在南大义务教学的德国教授前往联才中学了解情况,牵线捐赠床铺;还帮学校建起了计算机房。

南京大学爱心“WE”计划助学捐款仪式

隆德县神林中学历史上有过这么一段传奇——“三个大学生教出两名高考状元”。2003年8月,南大学第五届支教团宁夏分队成员施磊、喻平平和赵俊明三人被分配到了这所条件艰苦的农村中学。除了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三名支教老师还义务辅导高中部的几位尖子生。“能在那样的环境里成为尖子生天资其实特别好,奈何当地老师的应试经验和教学资料还是有限”,施磊在多年后回忆道。他们让爸妈从家中寄来高中时期的学习笔记,委托大学同学购置全新的学习资料,利用休息时间去帮助这些孩子辅弱“短腿”科目。尽心尽力的付出收获了意料之外的结果——2004年隆德县的高考文、理状元正是他们辅导的两位女孩,神林中学校长都说这是建校30多年以来的奇迹,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级中学竟然出了两名县状元!两位女孩最终被武汉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录取,梦圆名校。

南京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宁夏服务队

在宁夏隆德二中,“南大班”是优秀的代名词。2008年,在隆德二中设立支教点4年后,南大研支团在隆德县设立“南大班”,将隆德县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学子集中起来,对接南京大学高校资源。2014年,“南大班”毕业生以优异成绩夺得固原市第一名,这是隆德县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全市中考第一名。

2020年入学南大班学子获赠图书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口号之一。多年以来,扎根西海固的南大学子始终谨记于心,他们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就。

7万学子:量身定制 全面发展

22年来,南大研支团在宁夏西海固地区教授的学子超过7万人,累计课时长达20万小时。历届南大研支团的志愿者都清楚明白,老师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能做的远不止讲课这么简单。

早在2004年,南大研支团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的方案。隆德神林中学一开学,研支团成员就组织了OUTLOOK系列讲座——每位支教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演讲,以打开孩子们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为更好地做孩子们的朋友,支教老师还开设“南大姐姐心灵信箱”,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学生相知相交,为学生们解答不敢、不愿当面交流的问题。

走进隆德·南大支教生系列讲座

南大姐姐心灵信箱

经过多年的积累,南大研支团已在西海固地区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支教模式。例如,利用六盘山红色资源,在南大班开展积极爱国主义教育,每年“五四”青年节带领初一学子重走长征路。又如,连续10年举办访学连心营,数百名隆德学子走出山区来到南京参加夏令营,带领学子参观南京大学,聆听学术讲座,体验大学生活,游览中山陵、六朝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在遇难同胞纪念碑前的庄严宣誓,参加青奥会等等。此外,南大研支团还曾举办“幸福微梦想”国际冬令营交流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国际视野,超过150名国际志愿者参加了隆德二中国际冬令营,为这个山下小城第一次增添了异国风采。

暑期研学之“重走长征路”活动

“逐梦益行”西部学子连心营活动

4地6校:支教故事仍在延续

作为首批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高校,1999年至2020年,南京大学累计组建研究生支教团22届、选派志愿者388位,先后赴宁夏、甘肃、西藏、云南、贵州、湖北等6省10县32所中小学开展教育扶贫、智志双扶工作,授课30万余课时。

越来越多的西部学生通过南大研支团进入理想高校,也有越来越多的南大学子前赴后继奔赴西部,其中不乏许多从西部来回西部去的基层支教人。

来自宁夏固原的南大第23届研支团志愿者陈正华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在申请加入研支团时,他写到“我自己从西部来,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例子,去鼓励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打动万千观众的《山海情》已落下帷幕,南大人与支教地的故事却未完待续,天长地久。目前,南京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仍奋战在云南双柏、贵州平坝、宁夏隆德与湖北巴东4个地区的6所学校,这个春节,让我们遥祝他们一切安好,幸福顺遂!

22年,156人,16所学校

7万名学生,20万课时

一代又一代的南大西行人

在西海固留下青春和汗水

未来,南大人将代代赓续

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

来源:研究生支教团

文编:高豫来 韩建汶 张子凡

原标题:《《山海情》姊妹篇!看南大人扎根西海固的“南山情”​》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