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新兴产业发展需解决双链失衡难题

赛迪智库
2021-02-11 08:01
来源:澎湃新闻

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推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新一轮快速增长。

同时,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也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较大潜在风险。一方面,中美经贸摩擦呈现出长期性、全面性等特征。中美经贸摩擦逐步扩展到科技、金融、投资、人才交流等领域,国内企业可能被隔离在国际产业生态圈边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突破的难度日益加大。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全球经济可能较长时间处在低迷期,驱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面临日益复杂的外部风险,产业发展问题更加凸显,也需要针对性谋划解决。

 一、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间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同质化布局较为严重,导致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如集成电路产业,截至2020年10月初,全国的芯片相关企业超过50000家,仅2020年新成立的芯片公司就达12740家,低端环节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明显。同时,各个区域内部产业联动较弱、产业互补不足、协作水平不高,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等集群化效应不明显,尚未形成良好的联动发展态势,限制了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和壮大。

 (二)“双链”失衡问题突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新兴技术为起点,以技术产业化为最终目标。目前在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链”和“产业链”失衡现象正严重阻碍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

一方面,技术链和产业链自身存在断裂现象,尤其是技术链中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关键性突破。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目前中国集中突破在应用层面,但在基础层、技术层还相对薄弱。另一方面,技术链与产业链相互脱离,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尽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包括整车和零配件企业都选择在中国研发或生产,但无一例外都倾向于独资,即使是合资的企业,外方也具有绝对控制权,而且这种控制从关键零部件延伸到了一些非核心零部件领域,并未对中国产业技术突破带来积极影响。技术链的不完备直接影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投产率,在累计已获得生产许可的4000多个新能源汽车车型中,实际投产车型仅占四分之一左右。

 (三)产业生态环境尚有待深化

一是高水平、跨行业复合型人才稀缺。中国目前人才结构严重失衡,高端创新型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数据显示,未来3至5年,中国需要180万大数据产业人才,但截至目前,从业人员只有约30万人。二是融资难问题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发展周期长、风险性高、技术性强、中小企业为发展主体等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目前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三是产业发展的制度和体制障碍需要进一步理顺。目前中国缺乏有效推动各创新主体开展协同创新的引导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尚未形成。产业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缺失或落后。如在三网融合领域,制约智能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发展的并非技术、产品等硬性因素,而是行业标准的相对滞后,一些生产厂商虽已具备生产能力,但只能抱着观望态度等待标准的推出。

(四)产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首先,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问题突出。近年来,信息泄露、网络安全威胁事件频发,如2020年4月,ZOOM云存储空间中15000个视频被任意观看,超50万个ZOOM账户泄露并在暗网出售,给用户隐私带来严重影响。其次,部分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环节被发达国家掌握。以卫星定位产业为例,涉及国家核心经济和安全的民航、交通、电信、金融、电力等领域都会依赖卫星定位系统,但卫星定位关键芯片95%被美国占领,国内大部分企业尚不具备研发生产能力。

 二、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加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的跨学科研究,持续跟踪颠覆性技术发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长期发展阶段的科技储备和战略布局。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向应用基础研究等创新链前端延伸,催生更多自主创新、颠覆性创新成果。

围绕重点领域继续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应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产品虚拟仿真和测试验证平台,提升计量测试、性能评价与检测认证能力。

 (二)提升行业应用引领作用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示范为牵引,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健康运转,畅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大循环。

通过扩大应用普及规模,加快技术积累和布局、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提升技术和产品与市场需求的适配性,以更好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满足不断升级的国内需求,实现科技和产业、上游和下游、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完善5G基站、充电桩、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普及提供现实基础支撑和保障。

 (三)深化区域协同载体作用

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吸引关键要素集聚,健全上下游联动发展的产业链,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更加突出市场主导和市场选择作用,加快清退僵尸企业及“烂尾工程”,破解各地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热点行业领域“一哄而上”、低端同质化发展等问题。

 (四)优化产业生态保障作用

加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扩大开放和国际合作交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放宽外资市场准入,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公开化营商环境,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

加快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编制行业紧缺人才目录,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信息通信、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围绕多元化生产与多样化应用需求,通过开放合作和利益共享,打造涵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使用保障、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责任编辑:王琳杰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