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边富民彩云南

2021-01-25 10:30
云南

江河奔腾激荡,群山巍峨矗立,峡谷气势磅礴,草场星罗棋布,湖泊点缀四境,这里是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云南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接壤,边境线从西北向东南延展,全长四千多公里。云南的边境一线,设有8个州(市)、25个县(市),全省共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治国必治边”,相互交织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疆问题、贫困问题等,都必须依靠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来一一破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的决策部署。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并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云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云南得到坚决贯彻落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云南提出的新要求。

■民族团结进步  齐心共奔小康

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着力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16年至2019年,25个边境县(市)GDP年均增速达10%;2019年,人均GDP同比增长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三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腾冲清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在佤语中,“司莫拉”的意思是“幸福的地方”,可这里的佤族同胞,曾经一度被贫困所扰,2017年,司莫拉实现了整村脱贫。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访司莫拉村,一年来,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村寨。

“今天我们课程的主题叫作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在课堂上,腾冲胆扎民族小学教师陈瑶这样对学生们介绍道,“我们生活在祖国的边陲,但是呢,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并没有忘记我们。春节前夕,我们的党中央领导人习爷爷来到了我们的家乡云南腾冲来看望我们,关心我们,给我们送来了温暖。对!这就是党的光辉。”

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司莫拉村村民李发顺家。

“总书记要来我家,我听了非常激动,跑出去迎接,他问了我们政策有没有落实到头上,他问得很细,医疗啊教育啊,我说,现在的政策都很好。”李发顺回忆道。

李发顺家每天访客不断,他家做的粑粑一天就能卖出300多个。“现在好了,家里天天在做大米粑粑卖,现在也开了一个小小的餐馆,生意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一个月的收入有七八千,吃穿不愁了。”李发顺说。

“总书记来到我们的家乡,来到我们的村寨看望我们,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的心情特别地激动,看到他本人的时候,就更加地激动了。”村民们说。

如今,停车场、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的兴建,让村容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真正地成为了一个幸福的地方。司莫拉村旧貌换新颜,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十三五”期间,云南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努力闯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各沿边村寨面貌一新。

被森林环绕的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拉嘎村是哈尼族聚居村落。由于地处边境,山高路远,对于居住分散的拉嘎村村民来说,文化广场的建设有着特别的意义。

“寨子的这个寨容寨貌就像我们的衣服一样,要去爱护这个寨子,爱护这个环境,我们人就会更好在更舒服。”拉嘎村村民何科说。

何科每天都把村里的文化广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广场是2017年建成的。在国家促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政策支持下,2016年,拉嘎村开始新建文化广场、修硬化路、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何科深知这块文化广场就是村里的“门面”,维护这块公共区域的卫生干净,能给游客们留下好印象。

“民族文化广场是宣传哈尼族文化的窗口,对发展旅游非常重要。”何科说。

村民们很爱惜这块新建的文化广场,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将广场四周围上篱笆,对区域进行划分,避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况发生。村民们自觉参与乡村建设,为拉嘎村赢得了“美丽宜居乡村”的称号。

通过沿边一带美丽乡村和边境小康示范村的创建,边境一线村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沿边少数民族村寨,云南省按照脱贫攻坚“五个一批”要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竹篱为墙、柴扉为门、茅草为顶、“千脚落地”的简陋房屋,是怒江边的托坪村过去的样子。像这类居住生存条件恶劣的沿边少数民族村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按照县城、集镇、抵边“三靠近”原则,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优势、自然资源承载力、后续发展潜力等综合因素,把易地扶贫搬迁点布置在沿江、紧邻美丽公路一带。

在托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栋栋居民楼耸立在怒江边上,民族特色浓郁,当地政府还为进城入镇的村民提供小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公益性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就业。如今的“托坪村”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脱贫村”。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民族村寨“旧貌换新颜”,环境干净整洁,边民安居乐业。如今,云南的沿边少数民族村寨已成为了边境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宾弄赛嗨”! “宾弄”意为亲戚,“赛嗨”意为朋友。没有血缘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这是普洱市各民族民间普遍沿袭的互帮互助的传统。住在山腰上的是拉祜族、佤族等山地民族,住在山下的是傣族,山上缺物资找山下,山下缺茶叶找山上,长期以来,相邻民族间共同生产劳作缔结“宾弄赛嗨”。

近年来,当地政府推广咖啡豆种植,每年冬季是咖啡豆成熟的季节,山上的少数民族同胞会邀约傣族“赛嗨”前来帮忙,农忙时互相帮助、家庭喜庆大事互相邀请、本民族节日共同庆祝,守望相助亲如一家人。

“宾弄赛嗨”和睦团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展现出“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奔小康”的生动画卷。

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来寨,“傣族让坝,佤族下山”的故事,则续写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中华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伟力。

勐来乡勐来村村民卫明华说,“傣族人少地多,我们山上的佤族兄弟地少人多,我们就请他们下山,帮他们盖房子,分给他们锅碗瓢盆,我们共同度过了那个年代的艰苦生活。”

卫明华指着鼓、米木箱和火塘介绍道,“这个象脚鼓就是当年佤族同胞送给我们傣族的,这个是傣族送给佤族同胞的米木箱,这两个信物见证了傣佤友谊。”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60年来,勐来村民族团结的誓言传承了下来。如今,每届村两委换届,一直都坚持傣佤配置,村规民约两族共同约定。勐来村的正门,左侧是佤族的图腾桩,右侧是傣族的象脚鼓,傣族、佤族同胞要将团结之花开满山寨。

每当丰收时节,这里的民族同胞就通过舂粑粑的方式分享喜悦、增进情感。“现在日子好了,天天吃团圆饭……以后我们的(感情)就像这个了,拉都拉不断,你看,拉都拉不断,以后我们就这样粘着了。”傣族、佤族村民同胞边打粑粑边说道。

雨过天晴的佤山云雾缭绕,群峰叠翠,绿意婆娑,在普洱市西盟县班母村的中华蜂养殖基地,上千个蜂箱星罗棋布地安置在缓坡上和道路两旁,一走进班母村,你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蜜香味。

“这个就是蜂王了,一窝里面只有一个蜂王,不能有两个,两个的话会干架,会把另外一只咬死。关在这个空巢里面产卵,它一天可以下500多个。”班母村拉祜族姑娘二妹在认真地给蜂农做指导。谁能想到,五年前的她,还曾经因为家庭贫困,自暴自弃。

“以前家里穷,爸爸得了肝腹水住进了医院,我每天躲在被子里面哭,只有喝酒能排解了。”二妹说。

如今,二妹蜕变成了村里的脱贫明星,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开办在家门口的养蜂扶贫车间。

“在这个扶贫车间里,我既能学到技术,又能拿到工资,一个月2600元,还可以照顾父母,离家也特别近,所以我当时就想,党的阳光真的照到我身上来了。”二妹说。

■建设生态文明  守护祖国边疆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作为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立足山区实际,以退耕还林为契机,依托“天然温室”和“天然凉棚”的优势,实施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形成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新格局。云南的三七、灯盏花、天麻等道地药材风靡全国,出产的高附加值水果和反季节蔬菜热销海内外。以核桃、澳洲坚果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生,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鸟语花香的致富路。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石梯村景颇族、傈僳族同胞就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思想,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脱贫 “双赢”的路子。生态旅游成了石梯村家家户户必须转型的方向。不少村民在门口“就业”,做起了“鸟导”,专门服务鸟类摄影爱好者。

村民何振忠,就是一名“鸟导”,他拥有自己的鸟塘,在他的鸟塘里,除了能看到犀鸟,还有四种明星鸟。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村内先后建设了40多个鸟类监测点,仅一年接待观鸟人数就达2万多人次,像何振忠一样的“鸟导”们,一年的收入能增加近万元。

观鸟产业带来的生产结构的改变,悄然地改变了村民们的观念。“以前看见鸟想打了来吃,现在不会这样了,想要保护鸟,想看看有没有新的鸟。”何振忠说。

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颇族同胞领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被誉为热带雨林的“绿色宝石”。在西双版

纳尚勇自然保护区,茂密而高大的芭蕉树分立道路两旁,路边立着一个巨大的标志牌,牌子上用中文和老挝文写着“中国尚勇——老挝南木哈跨边境联合保护区域”。作为中老跨边境联合保护区的联络员,张会容一人一岗,在保护区坚守了十四年。张会荣是哈尼族,能很自然地和老挝的阿卡人沟通,所以,这些年来,对外联系沟通的事宜都交给了他。

保护所里过去是没有联络员的,后为中老联合保护项目专门设立了一间办公室,在这里,张会荣的工作是组织中老双方开办交流会、组织老挝护林员到中国境内培训、开展中老边民交流活动等。十四年的时间,张会荣见证了中老跨境联合保护从构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这两天大象出来了,粪便,就在保护区里面了,就在林子里面了,注意安全啊。”护林员在林间巡护时说到。

亚洲象栖息地横跨国境,它们经常“跨境游”,所到之处,大象常常损坏庄稼,推倒房子。为了做好善后工作,中老双方可没少下功夫。

“定位在哪一个界碑附近,只要一说界碑我们就知道,比如说大象出来一群,有14头,我们就知道尚勇保护区的大象这一群已经到那边了,我们这些信息是很联通了。”张会容介绍。

中老双方在跨境联合保护区内安装了红外监测,护林员在森林中进行日常巡护,收集数据,交换信息,做好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补偿。如今,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内出现了蜂猴、巨蜥、鼷鹿等野生动物物种,保护区已成为动植物自由成长的天堂。

“原来它是没有这么大,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年的这个年会来商讨,然后(保护区面积)又扩大。”张会荣说。

守护人类家园,维护边境稳定,中老双方都在为共建边境地区生态安全屏障而积极努力。

“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这是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西藏牧民群众时说过的话。世代生活在边境一线的云南各族同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争当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我们傈僳族守边戍边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世世代代守护着脚下的土地。”腾冲市猴桥镇胆扎村外事界务员蔡新装用傈僳语说道。

傈僳族界务员蔡新装巡护的是中缅1号界碑,这块界碑又被称为“共和国1号碑”,是1960年勘界后立下的。“中缅边界腾冲段长150多公里,有12棵界桩和1棵附桩,从1号界碑起点分为南北两段,往北与怒江泸水接界,有9棵界桩,往南与盈江野牛坡接界,有4棵界碑(含1号界碑)。”蔡新装介绍,界务员按照规定每月必须巡护两次,界碑就像是亲人一样,一段时间不去就会很挂念,所以,每个月他们都要上去好几次,看看界碑有没有损毁啊、破坏啊、被人移动呀,我们界务员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些界碑。

“我是从小就想当兵的,但是没有当成。做了界务员后,人家就说我们是‘不带枪的战士’,这也算是满足了我多年的心愿了。”蔡新装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边境上,对这片土地很熟悉,也很有感情。以前我们巡护一次,爬山就要五六个小时,天没亮就出门,天黑透了才下山。”

“2019年,就连王毅部长都来我们这里,他还跟我们一同巡了一次界碑。国家关心关爱我们,我们边疆少数民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们也要回报祖国,界务员能回报祖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守好界碑!”蔡新装说。

心怀感恩的边疆人民,他们对国家所做的朴素回报,就是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边疆人民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自内心地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辐射能力增强  擘画七彩云南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对兴边富民行动的专项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落地云南。

作为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重大战略工程之一,糯扎渡水电站拥世界第三高的大坝。

2020年7月1日,中老昆万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成功合龙,249米的桥梁主跨创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

2020年12月20日,云南境外建投项目老挝首都万象至磨憨磨丁口岸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建成通车,这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辐射中心建设的具体举措。 

强基础,补短板。截至2020年,云南省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10个,4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全省16个州市全部通高速公路,8个民族自治州的58个县全部通高速公路。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都已实现100%通硬化路、100%通邮。

“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两轮以来,沿边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4974元增加到2019年的9817元,增长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统领,突出我省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省情特点,持续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拉玛·兴高表示。

兴边富民20年,云南越来越好在。

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本报记者)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