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上海流调报告“不提人”为何被点赞?

澎湃首席评论员 沈彬
2021-01-23 18:46
来源:澎湃新闻

1月23日,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一份“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引来多方点赞。这份通报的特别之处,就是“只提地点不提人”:“2021年1月22日0—24时,上海新增3例本地确诊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如下”,然后,通报列举了若干涉病例的公共场所。通报中没有谈到病例的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

网友对此称赞说,“就应该采取这种既不暴露隐私,又提醒大众的流调公布方式,说出感染者的性别、年龄,没有意义”。还有人说,“这种信息展示效率很高,打消了不少人提供个人信息时的顾虑”。甚至光明日报的官方微博还专门做了#为何上海流调报告值得点赞# 的话题标签,并且评论称:“只提地点不提人,弱化病例的压力,尊重人的隐私,这是文明社会该有的基本素养。”

如何科学、合理地公布流调报告信息,成为当下的焦点议题,也是抗疫常态化之下绕不过去的政府信息公布应有的规范。涉疫者的信息,一头连着国家抗疫的大局,一头连着公民个体的尊严和隐私,精准权衡、精确公布,只能用于防疫,不能拿来“吃瓜”,才是正题。

我们看到,当下的流调报告是前所未有的“传播学试验”,那些本不敏感的信息被放到聚光灯之下,被无数的人“吃瓜”之后,就可能嚼出了怪怪的味道。哪怕只是性别、年龄、职业、涉及场所等信息被披露,也可能被“键盘柯南”脑补出离奇的情节:年轻女孩为什么去夜店?中年男子通勤时间为什么那么长?有的趁机对当事人的生活方式指指点点,甚至一些感染者成为网络暴力的对象。

因为抗疫,我们必须诚实申报必要的个人信息,但是,和社会防疫无关、和个体防范无关的信息,就不宜披露,要避免流调报告的“信息溢出效应”。流调报告的个体信息披露应该坚持“最少够用”原则,避免流调报告成为窥视他人生活的管道。这也恰恰是“只提地点不提人”的上海流调报告被点赞的原因。他或者她只是暂时受到新冠病毒的伤害,感染、密接不应招致个体被不合理地关注和负面性审视。

新冠疫情的阴霾没有彻底消散,谁也不排除自己出现在流调报告当中的可能性,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人指指点点。用没有个人身份属性的“病例1”“病例2”来指代,“只提地点不提人”,贯彻“最少够用”的信披原则,恰恰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这也是一种公共管理上的绣花功夫,应该把握的防疫和个体隐私间的分寸感。

总之,面对这一波疫情反弹,大家都少一点窥私、猎奇,多一些自我防护意识,管好属于自己的“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以及管好嘴和腿,减少聚集、少流动。让大家从“小细节”做起,一同筑牢疫情防控“大防线”,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但感染者本身不是。

上海公布1月22日(0-24时)本地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

    责任编辑:沈关哲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