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议事厅·周报︱长三角发力新能源汽车

澎湃新闻记者 熊丰
2021-01-18 19:49
来源:澎湃新闻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了全国新能源车销量的半壁江山。

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仅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就生产和交付了约50万辆电动车,在国内售出了14.7万台。长三角其它几家新能源车企中,比亚迪售出了14.4万台,大众和荣威也都售出了近五万台,蔚来2020年销量达4.37万辆,威马全年交付2.2万辆,零跑汽车2020全年销售总数达到1.1万台。粗略统计,以上几家主要的车企共售出了近五十万辆新能源汽车。

2018年7月,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临港,此工厂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特斯拉的落户引来了各方的关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在长三角的集聚。

在长三角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可谓水到渠成。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特征显著,关联产业多、配套环节多、产业链长、技术及资本密集。其集聚的区域必须具备过硬的条件,包括产业基础优势、科技创新优势以及高端人才优势等,这些特质正是长三角之所长。在长三角的城市群中,上海的创新能力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势明显,江苏先进制造业密集,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安徽创新资源丰富同时劳动力资源充沛。各方资源的差异化和可协同性,是长三角深入推进产业一体化最扎实的基础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先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长三角之所以有望成为智能电动汽车全世界的创新中心,首先,得益于长三角的产业基础,围绕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全产业链,整个电动汽车的产业链非常完备,中国一年生产将近3000万辆车,绝大部分的优秀零部件公司都在长三角,物流成本可以大幅节约。其次是市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购买力非常强,蔚来在长三角各个城市目前已收获了较多的订单。

从政策层面,2019年12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也强调,要制定实施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尽管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但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受限。以充电基础设施为例,在此之前,充电基础设施之间不能互联互通,已建成充电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难、充电桩的建设选址难、接电难等问题非常突出。近年来,三省一市实现了统一的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并且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充电桩建设,为新能源车的推广和普及打好了基础。

一体化发展有助于产业集聚、资源优化配置,但是,也要警惕在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建设、同质竞争、产业集聚不经济等问题。

长三角

嘉兴与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共同申报科创金融改革国家级试验区

近日,浙江嘉兴会同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共同申报科创金融改革国家级试验区,有望今年年内获批。从嘉兴参与申报的科创金融改革国家级试验区中看出,这一试验区将以“科创”为特色,也有望成为首个跨省合作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来源:解放日报

长三角示范区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1月13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公布示范区第一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共20项,涉及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教育等8个方面。在具体内容上,有公共交通领域的跨省域公交联运;政务服务领域的示范区人才资质和继续教育互认、一网通办等。(来源:浙江日报

长三角示范区深入推进人才资质互认

1月14日,上海青浦区与苏州吴江区签署人才同城共享战略合作协议。到2025年,示范区人才总量要由现在的60多万增长到100万,净增40万,同时要打造产才协同新高地,加快形成示范区三地间协同互补的产才发展格局和统一的人才布局,推进人才资质互认和人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

上海新认定129家企业总部

近日,上海新认定129家企业总部,包括48家贸易型总部、81家民营企业总部。被认定为2020年度民营企业总部具有百亿能级企业占比提高、在线新经济企业比例较高、新基建企业增长迅速、郊区吸引力大等特点。81家民营企业总部中,从事在线新经济相关产业的企业占比达30%。上海累计认定的274家民营企业总部中,浦东为66家,占总数的24%,嘉定、青浦分别达到29家和25家,郊区累计认定数量占比达71%。(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五年后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达60%

根据《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截至2025年,上海农业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将达到60%、绿色农产品认证率达到30%以上、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比重达到80%、上市销售的地产稻米品牌化比例达到50%。

其中,浦东新区重点打造生鲜蔬菜产业片区和品牌瓜果产业片区,金山区重点打造特色果蔬产业片区和农旅融合产业片区,崇明区建设现代畜禽养殖产业片区和高端设施农业产业片区,嘉定区建设数字化无人农场产业片区,松江区打造优质食味稻米产业片区,奉贤区重点建设东方桃源综合产业片区,青浦区打造绿色生态立体农业片区,宝山区打造乡村康养产业片区,闵行区建设都市田园农业片区,光明集团打造现代种养循环产业片区。(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推出“乡创50”行动,为乡村振兴积蓄青年力量

上海市将在2021年至2025年间,每年培育50名上海市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并优选20名上海市乡村振兴杰出青年创客。培育类别聚焦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新经济实践青年人才、农业科技青年人才、乡村治理青年人才、美丽乡村青年创意人才等五类人才,旨在为上海乡村振兴积蓄青年力量。(来源:解放日报

江苏

苏州制定出台《“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

1月12日,苏州发布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聚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苏州制定出台了《“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努力使苏州成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引领者。(来源:新华日报

徐连高铁开始全线运行试验

近日,徐连(徐州—连云港)高铁开始全线运行试验,标志着该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徐连高铁建成通车后,陆桥通道从连云港至乌鲁木齐将全线贯通,实现连云港至徐州1小时,至南京、郑州和济南2小时“高铁交通圈”。(来源:文汇报

南京经济规模晋升全国十强,首提建设“超大城市”新目标

1月12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南京市市长韩立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2020年预计南京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可比价增长4.5%左右,增幅居GDP超万亿元城市前列,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强。会上,南京还首次提出未来五年新目标,要从长三角城市群中唯一“特大城市”走向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超大城市。(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实际使用外资再夺全国第一

2020年1-11月,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257.3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全国比重16.5%,使用外资规模全国第一。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36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12.5亿美元,增长3.4%。(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十四五”力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万亿元

“十三五”期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293亿元,是“十二五”的160%。“十四五”江苏力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万亿元。2021年,江苏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03亿元,开工18个重大项目,包括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等。(来源:新华日报

浙江

2020年浙江新设市场主体逾168万户

2020年,浙江省新设市场主体168.15万户,比上年增长17.13%。截至2020年底,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803.24万户,比上年增长10.91%。(来源:浙江日报

杭州调整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

1月12日,新修订完善的杭州市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正式出台,积分受理时间将由每年的3月调整为11月,此外还强化社会服务贡献的分值,“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指标最高分值由10分增加至20分,引导申请人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从2018年到2020年,杭州积分落户的“准落户分值”保持稳中有降、相对稳定:2018年为130分(含)及以上,2019年为125分(含)及以上,2020年为120分(含)及以上。积分落户政策实施3年来,已有3.3万余人通过居住证积分落户杭州。(来源:浙江日报

2020年浙江新增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一

2020年浙江省新增境内上市公司62家,占全国新增数量的15.7%,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底,浙江省境内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17家,位居全国第二。从地域分布来看,杭州、宁波位居前列,分别为17家和13家。从行业分布来看,新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包括专用通用设备制造(17.7%)、电气机械器材制造(11.3%)、化学制品制造(9.7%)和汽车制造(8.1%)等,与浙江省产业结构基本吻合。(来源:浙江日报

安徽

安徽打造智能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近日,安徽省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徽省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智能汽车,是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的重要发展阶段。根据《方案》,到2025年,安徽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汽车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