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四季度“兵团好人”发榜!

2021-01-15 16:58
新疆

1月13日,记者从兵团文明办获悉,2020年第四季度“兵团好人”已确定,现将具体名单公布如下:

助人为乐“兵团好人”5名

吴云亮,男,汉族,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第二师铁门关市三〇团机关退休干部。

退休23年来,吴云亮坚持义务宣讲兵团精神、老兵精神和胡杨精神,义务打扫社区环境卫生,关心关爱下一代,是三〇团妇孺皆知的好人。

他是义务宣传员。1997年退休后吴云亮被推荐为团机关退休党支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每到假期,他就为学生们做“革命传统故事”报告,给学生们讲述军垦故事,教育学生不忘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兵团。

他是义务保洁员。2005年以来,吴云亮带着老伴拿着扫把和尿素袋子,在双丰小区打扫卫生,捡拾杂物和垃圾,拿着抹布擦拭小区楼道栏杆,清理小区的杂草。为了进一步美化公共环境,2015年起,吴云亮又和老伴一起打捞团场渠犁公园人工湖里的食品袋、纸张等垃圾。

他是身边的“活雷锋”。叶琳娜4岁时因车祸造成高位截瘫。叶琳娜父母务工地离家远,照顾孩子多有不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吴云亮多次到有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反映,帮助叶琳娜的父母在家附近找到了工作。叶琳娜成年后,吴云亮又帮助她开了一家文具店,让她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王炎松,男,汉族,1940年12月生,群众,第七师胡杨河市一三七团沥青矿退休职工。

2007年,退休后的王炎松牵头成立“三老”巡逻队,并担任队长。巡逻队不仅在发现环境安全问题时及时上报社区并协调解决,还为社区居民排忧解困。2007年至今,王炎松带着队员,转遍了团场的每一个角落,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余条,为社区居民提供疏通下水道、就医送药等便民服务数不胜数。

王炎松是一三七团关工委宣讲团成员。每年寒暑假和开学之际,他都为团场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家风传承等宣讲。他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成长环境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形式与青少年谈心谈话,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王炎松注重发挥团场居民和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依托农家书屋、六点半课堂和居民活动室等场所,开展读书活动、亲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刘文峰,男,汉族,1967年4月生,中共党员,第九师额敏垦区公安局莫合台派出所所长。

1998年,刘文峰成为庙尔沟派出所辖区一七〇团的一名民警,2020年8月调任莫合台派出所。一七〇团是一个哈萨克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刘文峰和哈萨克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了解民情民意的同时,学习掌握哈萨克语。学会了哈萨克语的刘文峰,很快融入当地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木拉提汗患有严重糖尿病,父亲又常年卧床不起,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全家只靠妻子一人挣钱养家,生活非常困难。刘文峰得知后,立即拿出15000元为木拉提汗买了种牛,让木拉提汗一家逐步走上脱贫之路,两个孩子也在他的资助下恢复了学业。1998年沃汉的丈夫因病去世,沃汉独自带着一儿一女生活。得知这一情况后,刘文峰为她制定了长期帮扶计划,资助沃汉的一儿一女上学,并和同事一起筹款帮助沃汉开了家餐馆。直到沃汉女儿2012年大学毕业,他帮扶沃汉一家累计14个年头,资助资金超过5万元。从警20多年来,他为帮助贫困群众累计出资近10万元。

陈新建,女,汉族,1986年8月生,中共党员,第十三师红星二场金阳光社区居民。

家庭困难的陈新建,求学期间得到爱心人士的捐助,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报社会。2017年陈新建和丈夫来到第十三师,成为红星二场的职工群众。2020年2月,陈新建成立“新中有你公益中心”,通过走访慰问、捐款捐物等方式,长期资助和帮扶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儿童。在她的带领下,社区有20名干部、职工、个体经营户等加入到她的团队中。截至目前,团队共捐款捐物近3万元,走访慰问孤寡老人48人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她为团场捐赠价值9000元抗疫物资,开办的新中超市为团场职工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免费配送服务,倾力保障居民群众的生活物资所需。

买赛地·吐送,男,维吾尔族,1964年3月,群众,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五团拉依苏村村民。

2018年底,买赛地·吐送在二二五团党委和村“两委”、“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富裕后的买赛地·吐送没有忘记村里的困难群众,在自己家里办起了村里第一家“日间照料中心”,免费为拉依苏村孤寡老人提供日间餐饮和照料。买赛地·吐送一家人将照顾这些孤寡老人当成自己的责任,买赛地·吐送负责购买食品和日用品,妻子为老人洗衣服,身体残疾的女儿每天为老人们做饭。72岁的古海汗·麦提努日的孩子工作繁忙,留守在家的她常常独自掉泪。来到买塞地·吐送家后,古海汗·麦提努日和老人们一起聊天、唱歌,甚至跳舞,日子充实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留在买赛地·吐送家的老人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每天40多人。为了减轻买赛地·吐送的负担,如今二二五团和村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会定期给他家送去米、面、油等物资。

见义勇为“兵团好人”1名

魏自得,男,汉族,1989年2月生,群众,第八师石河子市四十八社区居民。

2020年6月12日中午12点左右,与魏自德同一小区的居民王女士,做饭时不慎引发油锅着火。惊慌失措的王女士没能采取有效措施扑灭火点,火势很快就蔓延到油烟机直窜屋顶。准备出门办事的魏自德听见呼救声,顺着声音看见一楼一户人家的厨房窗户泛着红光、冒出滚滚浓烟。魏自德马上意识到发生火灾了。他急忙从停在附近的自家车内拿出灭火器,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火灾现场。由于现场浓烟太大,他只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灭火器喷一会儿再出来喘一口气,往返多次才将火势彻底扑灭。由于魏自德的及时援助,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王女士家也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

敬业奉献“兵团好人”6名

贾新太,男,汉族,1989年3月生,中共党员,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九团二连党支部书记。

六十九团二连是一个以种植薰衣草、大马士革玫瑰、罗马甘菊等香料为主的连队,但由于栽培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经济效益不高。2011年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的贾新太来到六十九团二连任职。了解到连队职工的生产情况后,贾新太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所学改变这一状况。他开垦了近70㎡的戈壁地,回填新土后成为实验田,钻研提高香料精油萃取量的有效方法。经过反复实验,贾新太找到了更为合理的播种量和条播间距,更加科学的水肥管理方式和收获时间,把当地种植的罗马甘菊的精油萃取量从700-900克/亩提高到了1.2-1.35kg/亩。为了把试验成果形成技术规范进行推广,贾新太免费对职工进行香料作物栽培技术培训,截至2020年12月底,累计讲授300余场次,受益职工达3000余人次。

杨作智,男,汉族,1983年8月生,中共党员,新疆新赛精纺有限公司分厂电气技术员。

杨作智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只有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和踏踏实实的工作,平凡而简单,醇厚却朴实。

2007年杨作智大学毕业,来到五师新赛精纺公司工作。十多年来,他从一名学徒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金牌技术工人,被大家称为棉纺机器上的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结合纺织电器设备的特点,大胆创新,实施技改,有效解决设备维护中的多项疑难杂症,使公司每年节约生产成本20余万元。杨作智制定了各工序电器设备管理考核办法和具体的激励奖惩办法、电器设备的隐患排查制度等,使班组成员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年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设备运转效率。杨作智尽其所能做好传、帮、带,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很快能够上岗独立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奠定技术人才基础。

乃孜古丽·开维,女,哈萨克族,1969年11月生,群众,第六师五家渠市北塔山牧场畜牧三连卫生员。

北塔山牧场海拔3287米,气候干旱寒冷,年降水量仅100多毫米,全年无霜期60多天,年平均气温2.4摄氏度,是一个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寒牧场。乃孜古丽的父亲是一名倾情服务牧民、广受牧民爱戴的牧场医生。受父亲影响,乃孜古丽决定学医并且留在北塔山牧场。

1990年,乃孜古丽成为北塔山牧场医院的一名护士。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好服务牧民,乃孜古丽打着马灯刻苦钻研助产知识。1994年,乃孜古丽成为一名助产医生。不管白天黑夜,无论风霜雨雪,只要病人需要,乃孜古丽就立即出诊。2017年,牧场一名孕妇早产难产。乃孜古丽坐汽车、摩托车、走路,在暴雨中辗转几十里崎岖山路才来到孕妇家中,在危急时刻手掏胎盘成功抢救这名孕妇。2012年乃孜古丽带头成立了由8名医生、教师、全职妈妈组成的爱心母亲团队,主要通过捐款捐物的方式帮扶生活困难的北塔山牧民。

陶承泾,男,汉族,1926年1月生,群众,第七师胡杨河市一二九团退休职工。

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陶承泾履历战功。转业后,他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献身兵团,是兵团的“张富清”。

参军投戎保家国,出生入死立战功。1949年,陶承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话务兵。1951年春,他随部队赴朝参战,1953年7月一次战役中,陶承泾奉命与7名战士潜伏在前沿阵地一个山洞中,昼伏夜出监视敌情。一天,一颗炮弹落在他们潜伏的山洞旁。除了他与报话员,其他6名战士全部阵亡。陶承泾强忍悲痛、与报话员继续坚守阵地执行监视任务。由于对敌情观测准确、报话及时,两次精准打击敌人冲锋,陶承泾在此次战斗中荣立二等功。1952年2月,在朝鲜鹫峰观测所执行阻击作战任务时荣立三等功一次;1953年1月,在参加西线阻击作战中荣立三等功一次。

辞家别亲再入伍,铁心矢志戍边关。1955年转业后,陶承泾被分配到家乡四川安岳县粮食局工作。1958年,陶承泾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干部身份,瞒着父母来到兵团成为一名不穿军装、不戴肩章的军垦战士。到1981年退休为止,陶承泾相继在七师勘测队设计院、奎管处、一二九团水管站等单位工作。陶承泾干一行爱一行,把付出当平常,无论什么岗位,他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根基层奉献群众。1980年,因旧伤复发,难以承担重任,陶承泾主动申请从领导岗位转到普通岗位。

转业后,陶承泾从未向任何人提起战功记忆。直到2020年,有关部门在收集抗美援朝战争有关物品时,陶承泾才拿出了那尘封已久的军功章。

秦玉福,男,汉族,1967年7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市西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水电站副站长。

在西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水电站的20余年里,秦玉福和队员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团队的创新精神,先后发明了瓷瓶固定卡、拉线包箍、地锚拉杆冷握器、放线盘等多种施工用具,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随着一〇四团的快速发展,秦玉福所在的物业公司多次承担着团场的急、难、险、重工程任务,他和工程部全体员工承建了连队万亩桃园竹板“桃园观景房”工程、九连500亩枸杞安装滴灌设施工程,为畜牧连哈萨克牧民风情园制作了能抗十级大风的180平方米巨型广告牌等,每项工程都倾注了秦玉福的心血和汗水。随着辖区住户不断增多,垃圾清运任务也随之加大。为降低转运成本,提高清运效率,他研究考察了市区数个垃圾中转站后,自行钻研设计了一个“巨型漏斗”中转站,建成仅花费几万元,每年却能为公司减少清运垃圾成本近10万元。

梁军,男,土家族,1968年4月生,中共党员,第十三师红星二场医院门诊主任。

1992年从湖南中医学院毕业的梁军,告别家乡来到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在场医院从事医疗康复。由于工作原因,他常有机会听老军垦战士讲述兵团的创业、发展史,讲解兵团精神。深受感动的梁军更加坚定了扎根奉献兵团,服务团场职工群众的决心。

腰椎粉碎性压缩性骨折瘫痪的刘建新,四处求医无果后,几近绝望的他找到了梁军。梁军对他进行了近两年的康复治疗后,刘建新双腿有了知觉,恢复知觉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拄着双拐自己行动,生活也基本实现了自理。职工李秀莲因突发脑溢血导致偏瘫,治疗过程中,李秀莲几次大小便失禁。梁军毫无怨言,将病床打扫干净后继续治疗。他淡然表示:我是一个医生,遇到这种情况很正常。两个月的针灸推拿治疗后,李秀莲僵硬的手指和手臂柔软起来,恢复了部分运动能力。梁军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康复专家,许多人慕名前来治疗。许多亲朋好友因此劝他自己开诊所:“凭你的名气,只要愿意自己干,一定能赚大钱。”可梁军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妻子家人不理解,问他为什么。梁军只回答了一句话:我不能舍下红星二场的乡亲。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梁军行医28年,累计接诊17.5万人次。

孝老爱亲“兵团好人”2名

伊马尼汗·斯马依,女,维吾尔族,1954年7月生,群众,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二十一连居民。

伊马尼汗·斯马依和丈夫带着三个儿子,依靠五亩田地和做零工为生。1991年8月的一天早上,伊马尼汗·斯马伊干农活途中,听到路边坟地的草堆里传来婴儿的哭声。她顺着哭声走去,在坟地深处发现了一名汉族女婴。尽管家里生活已经很困难,但是善良的伊马尼汗·斯马依依然决定收养这个弃婴,并给她起了一个象征着美丽、纯洁的名字:买热彦·依敏。

伊马尼汗·斯马依收养了买热彦·依敏后,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更加艰难,一家人经常依靠吃馕度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丈夫对买热彦·依敏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有时候甚至故意打骂女儿。伊马尼汗·斯马依将买热彦·依敏视如己出,丈夫的态度让她无法忍受。经过再三考虑,2001年伊马尼汗·斯马依和丈夫离婚。为了照顾买热彦·依敏,伊马尼汗·斯马依一直没有再婚,独自带着女儿生活。

杨晓艳,女,汉族,1979年3月生,群众,第二师铁门关市三十一团二连居民。

2001年,杨晓艳的丈夫冉德林因车祸导致下半身瘫痪,当时他们的女儿刚满一岁。年幼的女儿、瘫痪的丈夫,这样的生活重担足以让任何一个人望而却步。亲朋好友纷纷劝杨晓艳改嫁,丈夫不忍牵连她也劝她改嫁。可杨晓艳态度很坚决:我不能走,我走了,孩子就没有爸爸,这个家就散了。从此,杨晓艳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庭,这一撑就是19年。

为了挣钱养活一家人,杨晓艳要同时打好几份工。每天早上出门前杨晓艳要给丈夫和女儿穿衣、洗漱,白天抽空回来给丈夫翻身、给女儿换尿布,晚上下班后回家做饭,给丈夫和女儿洗澡、换洗衣物。这样的生活杨晓艳坚持了19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全身没有长一处褥疮,精神状态良好,女儿在2018年也考上新疆医科大学。

诚实守信“兵团好人”1名

王少峰,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第十师北屯市一八四团四连职工。

2017年,王少峰种了80多亩辣椒,当年亩产600多公斤。一天,一位来自四川的辣椒收购商,打算以每公斤8元的价格收购辣椒。王少峰同意了,并与对方签订了收购协议。几天后,一位来自山东的收购商表示能以每公斤8.3元的价格收购王少峰的辣椒。面对将近2万元的差价,不少人劝他毁约卖高价。可王少峰回绝了:人无信则不立,这是我做人的原则。最终他以原定的价格将辣椒卖给了四川的收购商。

来源丨兵团文明办

编辑丨周沄璐

责任编辑丨李雪 张宇帆

原标题:《2020年第四季度“兵团好人”发榜!》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