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礼乐:“走过了雪山,我来到草原!”

2021-01-14 16:26
上海

刘礼乐扶贫归来。

那一年,我曾是一名川东北一所中学的老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初心不忘、使命牢记。那一年,我进入人社系统,接触了民生工程——社会保障工作。我感悟习总书记的讲话:“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那一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通过了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赴三区三州援藏援彝干部选派。2018年的春天我进入了川西雪域高原——甘孜康定。

带领团队走进塔公草原调研人社扶贫。

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一首高原的歌——《康定情歌》。到康定前我才了解到原来康定是三区三州深贫县之一,是个不产大米的地方。抵达康定那天,虽已是初春,但天空依然雪花飘飘。迎接我的同志用担心的目光看着我的小身板,我倒没被眼前的寒冷吓倒,反而更多的是对异域的热情和雪景多了几分欣赏。

和老师学员共研小番茄种植技术。

到康定后单位让我负责助力脱贫攻坚,紧接着第二天我就和单位一把手翻越海拔4289米的折多雪山到乡熟悉人社扶贫工作。康定面积很大,人口却不多,全市21个乡镇(办事处)仅14万人,民族以藏族为主,到折多山以西语言多有不通,因此我们到那边下乡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进村入户摸排调查、扶贫帮扶等工作时常常会带上单位的藏族大姐给我们翻译。

和学员一起学习面点制作。

在甘孜、康定,大家的干群工作做得很有特色,本来孤单的我有了12户结对亲戚。虽说是结对帮扶,但大家都以亲戚相称,去他们家就是去走亲戚,既然是亲戚了,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事情呢!

带领学员赴广东参加技能赛。

我的“亲戚”杨兵贵夫妇虽然快五十岁了,但他们没因为年龄大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们参加种养殖等技能培训,用勤劳的双手搞起家庭养殖,并利用闲暇时间搞竹艺编织赚钱,不等不要脱了贫还供两个娃娃读大学。杨哥的邻居余明华也是我的结对亲戚,当年他家比兵贵哥家情况差一些,一是年龄稍大二是住房不安全。修房子可是一件大事,这一点人社局班子没少操心,从地灾搬迁立项、选址到联系企业捐赠钢筋水泥,从建成入住捐赠家具到落实子女读书的教育基金帮扶,人社人无不倾情付出。余大哥搬了新居,人逢喜事精神爽,昔日懒得照料的花椒树都枝舒粒展了。

在甘孜康定,我与同事们一起组织学员学习种养殖、学习嫁接栽培;组织学员赴市州赴广东参赛;组织劳动力赴成都、广东等地务工........为贫困户能就业、能脱贫、能致富,用好用活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东西协作政策,我们在康定21个乡镇办事处的村村寨寨游走,主战就业扶贫增收。康定市在2019年末接受了脱贫攻坚国家检查验收并以99.6%的满意度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获得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

走进彝家调研农户就业、生活情况。

2020年3月在甘孜州18个市县整体脱贫步入乡村振兴的季节,我作为优秀援藏工者选入四川省扶贫移民局人社厅专班奔赴凉山州督战脱贫攻坚洪流,在凉山州贫困劳动力“就业清零”行动、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管理、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工作中,我先后参战越西县专班、昭觉县专班、喜德县专班、金阳县专班督战,在硬件达标、软件装册、“技、志”双扶上服务彝乡,缔结着“彝海结盟”情谊!

有幸加入脱贫攻坚“三区三州”收官战,揽山乡巨变、村村寨寨换新颜。翻过雪山,走过草原,没吃过红军的苦,走过红军的路,我用红军精神诠释着巴州援藏援彝扶贫人的本真与执着,只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微薄力量。(作者单位:康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原标题:《【人物】刘礼乐:“走过了雪山,我来到草原!”》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