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迎双节 防疫不松劲

2021-01-14 11:45
陕西

构筑一道安全的防线——陕西疫情防控一线扫描(上)

编者按

临近春节,陕西省返乡人口流动增加,市场交易活跃,聚集性活动增多,疫情传播性风险持续上升,疫情防控任务更加艰巨。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人物同防”各项防控措施,把握防控主动权,将疫情防控工作由“被动控”变为“主动防”、“静态等”变为“动态找”,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月10日至13日,陕西日报记者深入三秦大地的车站、机场、市场、社区、高速公路路口等防控一线,了解各地各部门目前防疫情况。寒潮中、夜幕下,记者看到各地都能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重点区域管控,但也出现了一些群众不戴口罩、不愿登记、质问工作人员等现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希望各地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人人收起轻慢之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科学防控,共同构筑起三秦大地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渭南市华阴市罗敷镇仁和村倡导在原地过年

眼瞅着快要过年了,程西峰早早地给两个孙女买好了新年礼物。自从2020年3月儿子带着媳妇和孩子离家到河北保定打工后,一家人就盼着过年团聚。不承想,突然变得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让儿子不得不留在当地过年。

“我们老两口虽然很想孙女,但也知道不回来是对的。大老远回来一趟,不光要被隔离观察,还会给政府平添很多麻烦。好在现在网络技术发达,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和他们视频聊天。”1月11日,华阴市罗敷镇仁和村村民程西峰十分支持儿子的决定。

“目前,村里已经有十几个在河北打工的村民明确表示不回村过年了。”仁和村村委会副主任金刚告诉记者,自从1月4日华阴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致在外务工务学父老乡亲的一封信》,劝大家留在当地过年后,这封信就成了村里应急大喇叭每天反复播放很多次的“保留节目”。“这几天,村里的6组12个大喇叭,每天从早上8时半一直要播到下午5时,主要内容就是防控疫情。”

仁和村在外打工村民共有300多人,从1月3日至11日,已经有五六十人陆续返乡,其中一人还被集中隔离,村里的疫情防控压力陡增。“我们在村口设置了防疫检测站,所有外省归来的人都要携带7日内的核酸检测证明,没有证明的要先到镇上做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没有出来前必须居家隔离。”金刚说,目前,村上倡导大家原地过年,非必要不返陕。

在一户村民家的大门上,一纸“温馨提示”格外引人注目:“本户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家需居家留观14天,其间不得外出,不得待客,每天两次自测体温并报村医务人员处。留观时间:1月3日至1月17日。”后面还附有4名包联责任人的名字及电话。仁和村村医王小玲是4名包联责任人之一。为了做好防护,她购买了1000只口罩,随时准备给没有戴口罩来就诊的患者发放。另外,她还添置了一个可以在一米外测量体温的额温枪,并坚持每天用紫外线灯对医务室进行消杀。“村医务室条件就是这样,说不紧张是假的。前段时间我已经登记了个人信息,希望能尽快接种疫苗吧。”

就在仁和村千方百计防范疫情的同时,离村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罗敷出口,一支由交警和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的疫情防控检测队伍,也在彻骨寒风中日夜不休地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罗敷镇是华阴市的西大门,242国道和310国道都经过这里。每天从罗敷出口下高速公路的汽车有1000多辆,其中约三成是外省车辆。1月6日晚上8时我们接到命令,和罗敷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一起设卡检测外省车辆和人员,重点劝返河北籍车辆。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人员就已全部到岗。截至11日上午,我们已累计劝返河北籍车辆18台。”华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罗敷中队指导员王钟说。(记者 姚志伟 穆骋)

西安火车站:“三道防线”严守古城

一月十一日,西安火车站出站大厅外,防疫人员正在详细登记旅客身份信息。记者 何宇摄

“出站旅客,请保持一米距离,请戴好口罩,出示身份证和有效电子票,配合防疫检查。”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在西安火车站出站大厅,循环滚动播放的防疫须知时刻提醒着人们要自觉做好个人防护。

1月11日,记者在西安火车站出站大厅看到,每位即将出站的旅客都佩戴着口罩,积极配合体温检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西安火车站防疫机制中的第一道防线。当旅客经过AI测温仪系统检测点时,无须停留,系统便会自动检测体温并反馈到显示屏上。体温异常旅客将由疾控工作人员引导至复测区进行体温复测。

记者随刚刚通过体温检测的王女士随即来到了第二道防线——风险核查处。在此,体温正常的旅客有序排队进行轨迹扫码、身份信息查验。同时,西安火车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在出站口(外)设置了核查点,对风险地区旅客按照处置流程做好排查工作。

通过查验信息,工作人员得知,家在辽宁的王女士从河南前往内蒙古,途经西安中转,其间并未去过风险地区。但是按照流程,王女士还是需要进入第三道防线——旅客分流处。对此,王女士表示理解,她说:“这么冷的天,工作人员这么辛苦,都是为了大伙好,我应该配合。”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王女士来到了旅客分流处——西安火车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在火车站中广场设置的疫情服务点。在此值守的工作人员对王女士的轨迹出行码、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身份证、车票等信息再次检查登记。十分不巧的是,王女士的手机只剩下不到5%的电量。见状,工作人员赶紧拿出充电宝给她,这一举动让王女士感动不已。

在完成信息登记后,王女士来到了一旁的等候区等候当晚的列车,届时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带领她进站。一路算下来,经过这“三道防线”,王女士耗时10多分钟。

此时,疫情服务点的工作人员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接到了一位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车送来的转乘人员。护照、核酸检测报告、隔离报告……工作人员一一检查登记。“西安的防控措施很严格,服务也很贴心。”该旅客告诉记者,自己从国外回来,已经在广州隔离了14天,现在计划当晚从西安中转回甘肃平凉居家隔离。

1月12日凌晨,仍在西安火车站出站口值守的工作人员小李正在帮助旅客填写健康码信息。由于气温较低,他的防护面罩蒙上了一层水汽,手冻得通红。小李告诉记者,防疫登记比较烦琐,有些旅客嫌麻烦,还质问工作人员为何登记效率低。实际上,西安最近气温非常低,在寒风中的登记工作十分辛苦,经耐心劝解,大部分旅客对登记表示理解与支持。

据西安火车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每天从国内中高风险区域经过和终到列车约23列,到达旅客近300人。由于这些列车均集中在上午时段到达,西安火车站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消杀力量从原先的10人增加到40多人,每天分4个班组在上午时段开展不少于3次消杀,特别是在出站口、站前广场旅客集中区域反复消杀。(记者 何宇)

铜川市王益区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

严把进口冷链食品安全关

工作人员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外包装消毒和核酸检测。记者 赵杨博摄

1月10日19时30分,一辆载着2吨多进口猪心、猪肘子的冷链车缓缓驶入铜川市王益区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王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已在这里等候多时。

“全副武装”的蒋磊、马雅楠对车辆进行集中消杀后,通过“陕冷链”二维码查验发货地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报关单证明等信息,并填写冷库进口冷冻食品入库台账。司机和装卸工填写冷链食品接触人员信息登记表、冷链食品运输车辆信息。随后,进口冷链食品入仓。而一名司机、两名装卸工由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带至一处隔离点,待其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方可离开。

与此同时,灯火通明的集中监管仓内,蒋磊、马雅楠开始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外包装消毒和核酸检测,采样结束已是晚上10时。等接到来自区疾控中心关于核酸检测报告的电话时,蒋磊一看时间,已是11日凌晨2时30分。

早上8时许,拿到采样核酸检测合格的书面报告,工作人员将信息录入“陕西省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同时,王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进口冷链食品出库证明,上面标注“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符合出库条件,特此证明”。之后,经营户方可前来提货。

随后,记者走访王益区几家超市发现,进口冷链食品已经看不到了。销售人员表示,考虑到进口冷链食品的经营风险,超市决定暂停进口。记者又随机来到一家肉店,询问后发现,店铺有进口冷链肉制品,并详细公示进口冷链食品检测证明,群众进店买肉就能直观看到。

“近期,王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食品进口商、生产经营企业、农贸市场、超市、餐饮企业等进行全面排查,强化常态监管和应急处置,对进口冷链食品从生产、流通到销售全程防控,没有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销售。” 王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科科长李欣告诉记者。(记者 赵杨博)

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

减少人员接触,做好一线防疫

在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进入厂区的人员车辆都要经过严格的测温、扫码。

“3辆车的磅单和煤管票在这儿,请核对好信息取走票据。”1月12日,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销售中心运输班班长武龙,把票从玻璃窗口递给了来自山西省岢岚县的购煤业务员杜丽萍。

自去年12月1日开始,为了严格防疫措施,减少人员接触,该销售中心不再由每辆拉煤车驾驶员下车取票,而是购煤公司指定业务员,统一领取同一批购煤车辆的磅单和煤管票。

这一减,销售中心运输班的工作人员每天能少接触600多人。能接触到的少量业务员,在进入厂区前必须经过测温、扫码,并确认过近14天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

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销售中心主任张涛说:“现在拉煤车进入厂区基本可实现人员零接触。我们有一套自动化远程装车流程,拉煤车到达厂区前,购煤公司已经将拉煤的车辆信息、驾驶员个人信息和所购煤种及数量等输入运输卡中,车辆到达厂区核准信息后,就能到达指定地点自动装煤。虽然拉煤的车辆来自全国多个省份,但是进门时有严格的人车检查,进入厂区后也基本不接触我们的员工,加之厂区还有消毒措施,我们在这里工作很安心。”

在榆林,许多能源化工行业从业者为了降低风险、保障供应,主动减少外出。1月12日,距离榆能集团榆神热电有限公司发电运行部主任韩岗上一次返回位于神木市的家,已有一个月。他说:“我们部门有近200人,大部分都住在公司附近,两点一线,与外界接触少。我家远,特别是在疫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路途中容易增加感染风险。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我决定坚守工作岗位,完成好生产任务,保证好设备运行和人员安全。”

供煤、发电、供热,这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榆能集团的主要业务板块,更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保障。元旦过后,该集团进一步严防死守,将防控措施再升级,严格人员外出把控,统一制作制式表格,详细登记人员外出时间、地点、事因、交通方式等,全力做好生产一线疫情防控工作。(记者 李羽佳)

宝鸡水产副食批发市场

把好“菜篮子”里的防疫关

“这虾是哪里的?”1月12日,在宝鸡菜篮子水产副食批发市场购买冷冻海鲜的赵女士问摊主。

“福建的。”摊主董芳一边处理虾线一边回答。

“有进口的吗?我想买进口虾。”

“没有了,最近疫情防控抓得紧,进口冷链食品再便宜都不进了。”

临近春节,农贸市场人流量大,老年人聚集,管理难度大,特别是还有进口冷链食品,因而这里成为防疫的一线阵地。宝鸡市农贸市场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如何?冷链食品安全问题如何保障?为了解这些问题,记者在宝鸡菜篮子水产副食批发市场进行了走访。

“进口冷链食品管得很严,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要求有检疫证明、消毒证明和核酸检测报告才能上架销售。目前大家暂时不进此类货物了,毕竟还是身体健康重要。”看到客人少,董芳得空又擦了擦柜台,然后用消毒水清洗了抹布。“复工之后,我们整个市场的90多户固定商贩都被摸底排查了一遍,流动商贩也每天测温。附近二三十个商贩都进行了疫苗接种,还是比较安全的。”

在董芳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市场疫情信息登记处,查看公示的摸排台账。董芳签名的保证书、行程信息、所住小区出示的安全证明都在其中。除了经营人员的信息档案,登记册里还清楚地记录着市场一天两次的消杀情况和负责人签名。在市场入口,正在值守的防疫工作人员拦住了两位未戴口罩的老人,劝说他们戴好口罩,并进行测温。记者看到,市场来往人员大部分能够配合戴口罩、测体温和扫二维码的流程,但有部分老年人进入市场时不扫码。

“农贸市场来往人员中,老年人占比很大,管理难度也很大。一些老年人不习惯佩戴口罩,不会使用健康码,甚至很多老年人的手机不具备扫码功能。”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韩荣鑫告诉记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要规劝其戴好口罩、测量体温,不能扫码的登记身份证信息,做好力所能及的防疫措施,保障群众身体健康。”(记者 申东昕)

来源:陕西日报

来,一起给大熊猫宝宝起个名2020年陕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监制 | 孙文生

原标题:《健康迎双节 防疫不松劲》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