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影像|普通人自主自足的《明天》

徐亚萍
2021-01-14 12:02
来源:澎湃新闻

2020年12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我们星球的现状”活动中说,与过去一年的毁灭性流行疫病同时发生的,是全球变暖达到了新的高峰,生态退化跌入了新的低点。极端气候和波动及其造成的火灾、洪水、热带气旋和飓风等灾难,越来越成为常态。

古特雷斯说,全人类即将迎来一种新的生存境况,所有人都要面对这个事实,与时间赛跑,适应快速变化的气候,形成面对灾害的能力。他寄希望于国家、城市、公司做出具体的政策、计划、目标,好让所有人公平地过渡到新的人类阶段。

星球故障的痛痒

对于每个在惯常工作和生活中抽身乏术的人,甚至吃不上饭的人来说,这是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吗?一个普通人能做些什么呢?等待国家、公司、金融机构在灾难来临时为所有人分配匮乏的资源吗?

环境的恶化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甚至理所当然的问题,或者它必须变得无关痛痒,才能让我们还有勇气活下去、面对每个不停到来的明天。“我们很清楚这肯定是一场灾难,但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纪录片《明天》的导演之一席里尔·迪翁,想要追问这个困境的答案。

《明天》预告片 来源于豆瓣(01:50)
2012年夏天,迪翁读到《2100,地球末日?》这篇文章,文章源于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报告。报告指出,人类即将面临一个倾覆点,届时退化的生态系统会带来一种大规模灭绝的地球环境,绝大部分现存物种都无法适应。

当环保知识权威用一系列统计数字和高度概括的描述,告诉我们这个地球正在经历的潜在事实时,数字和概括也让我们与事实本身脱离了经验上的关系,环境与我们产生了距离,变成了一个虚拟的图景。

迪翁决定用纪录片弥合这个距离,让危机有关普通人的痛痒。这部纪录片要成为一份自救手册,让无法直接左右政府、公司、机构的普通人,从有同样遭遇的先行者身上,获得切实可行的自足方案。

讲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

一个环保故事,和不断开发自然、取用自然从而实现人类进步的梦想故事大相径庭。为了能够让人们接受和践行这套“陌生”的价值判断,迪翁要让故事关乎人类集体。

这首先是一个集体踏上旅程的故事。曾因出演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无耻混蛋》而为人熟知的女演员梅拉尼·罗兰,加入进来,一行六人组成“必须做点什么”的摄制组。罗兰的加入,为旅程带来一个紧迫的起点:她要为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找到一套可行的方法,让他能在未来的世界中存活下来。

拍摄集体  本文配图均为纪录片《明天》截图

他们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采访了生物学家利兹·哈德利古生物学家托尼·巴诺斯基,他们是发表于《自然》的那篇报告的研究者。两人告诉摄制组,接下来20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决定了我们能否为即将到来的“倾覆点”做好准备。获得证实后,迪翁和罗兰重新看待习以为常的日常景观:城市中的机动车流、流浪汉、越来越高的楼宇天际线——预示着倾覆点的到来;岌岌可危的物种多样性和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自然——让人心生留恋。

在英国托特尼斯镇,参与创立“过渡型城镇”的罗布·霍普金斯告诉摄制组,其实保护环境的故事,不一定非要展示骇人或清苦的图景,也可以有吸引力。可是这种吸引力来自哪里?罗兰等人想到,也许恰恰来自“改变”本身,来自创造性的另类生活方式,以及实践这些创意的人们。所以他们决定要在全球各地寻找这些人,把他们自给自足的方案拼成一个新的故事,这个故事将绘制出一个真实而有生命力的世界。

食物短缺的应对方案:自食其力

迪翁和罗兰一行人探访了三个地方——美国的底特律、英国的托德莫登、法国的诺曼底——期待从当地人身上,了解未来普通人如何面对食物短缺问题。这些地方证明,本地的食物生产,不仅能让普通人尤其贫困者在经济崩溃中靠自己的双手存活下来,而且能将危机转化为过上更好生活的契机。

底特律曾经是世界汽车之都,但由于1960年代的暴乱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底特律经历了剧烈的经济危机和人口流失,政府债台高筑,城市加速破产,居民甚至找不到新鲜食物,贫困者靠快餐度日,出现很多健康问题。

在城市废墟上,“绿色底特律”等组织摸索着城市农业的模式,占底特律人口大多数的非裔美国人和贫困居民学习种植水果、蔬菜,吃上了新鲜的食物,自食其力也能让他们对自己的城市重拾信心。

城市中心的农场

“底特律永不止步”(Keep Growing Detroit)项目的2万志愿者一起打造了底特律的1400个菜园和农场——它们都在城市居民触手可及的“附近”。未来全球九十亿人口中,将有70%以上居住在城市。城市农场的启示是,如果待在城市是普通人无法逃避的归宿,那么也许要认真考虑如何激活城市中可用而分散的零星土地。城中心的耕地只是本地食物生产的一部分,城郊农场也很重要。中心和郊区的农场产出未来将养活底特律一半的人口。

如果说底特律的普通人是被迫自食其力的话,英国约克郡的托德莫登则是一个主动通过食物改变城市的例子。托德莫登也在“去工业化”的经济结构转型中成了“废墟”,许多人失业,生计困难。五十多岁的帕姆·沃赫斯特和玛丽·克利尔,用联合的方式发起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可食用作物”(Incredible Edible)行动,人们在医院、火车站、学校、办公楼、街道的空地,小到几平方的角落,种植蔬菜水果,改变生活,让种植变成一件有吸引力的事业:当食物的景观慢慢显露出来,参与进来的人就越来越多。2013年以来,20万居民获得了空置土地用于种植。农业生态学专家尼克·格林则在城郊开辟了“不可思议农场”,教年轻人重新劳作。

食物的联结作用

“不可思议农场”的“最佳园丁”

但是小农场真的可以养活这个世界吗?罗兰和迪翁一行来到法国诺曼底的贝克埃卢安,这里有一个实践朴门永续(permaculture)农业耕种方式的农场,小而高产,经营者是查理和贝琳夫妇。朴门永续农业是一种模仿自然多样性和循环生态进行种植的模式,它创造一种群落生境,在不同的植物、昆虫、动物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这种生态系统能够让寸草不生的地方重现生机。

查理和贝琳夫妇的小农场在生产和销售上连年上升,证明了朴门永续农业的生产力。他们不使用拖拉机和石油,生产力反而上升到原来的三到四倍。推算下来,类似的小农场有能力在未来养活70%的人口。

小而高产的生态系统

可是为什么小农场模式这么好却没有引起关注和普及呢?

迪翁和罗兰调查到,大农场背后是石油公司,它们为农业提供了从拖拉机到化肥、农药的生产条件,鼓励农产品通过物流加入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如此一来人与自己的食物来源、与生产食物的农民越来越远,失去了对食物的把握。

石油公司等大企业控制着经济,影响政府的经济决策,使得农业必须依赖石油能源。所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首先要找到一种不依赖石油的路径,这是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实现本地食物生产的条件。

能源、经济、民主、教育

石油能源属于化石能源,它支撑了两次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文明,但碳排放也带来各种环境问题,同时,它也不是无限的。解决能源问题,需要找到一种可持续获取和转换能量的方案。迪翁一行人来到丹麦哥本哈根、法国留尼汪、瑞典马尔默、德国弗莱堡生态区、冰岛雷克雅未克,这些地方的人们已经率先探索出一些可替代的能源方案,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更有启示性的案例,在美国旧金山,这座城市依靠垃圾回收再利用,提高能源的使用率。食物残渣和树枝之类的绿色垃圾被转化为可降解物,经过处理后,成为一种混合肥料,供农民种植,给土壤带去营养,同时节约水资源。这些回收后的资源提供给当地生产者,将生产变成一种满足当地人需求的活动,让本地生产和消费成为可能。

堆肥:旧金山的能源可持续方案

然而,节约和可再生不能带来短期内经济效益的迅速增长,这对于强烈依赖增长的经济模式而言是无用的,增长模式要求人们尽可能消费更多的东西、消耗更多的资源。要解决能源的问题,先要转换经济模式。迪翁和罗兰一行人再次踏上旅程,他们要找到一种不以无限消耗和无限积累为前提的经济模式

他们来到法国里尔的普克索公司,这是一个拥有114名员工的信封工厂。普克索不以市场份额和盈利为首要目的,而是将工厂变成一种生态系统,不仅投入于生产的木材、电力等资源可以被回收,而且员工发展出与机器、机制之间的情感关系,旨在生产出能够自我修复和进入循环的物品。这样的经济模式确实不能够带来高增长,公司收益增长浮动在0-2%之间,但是普克索所有员工在过去15年间无一人下岗失业,每个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普克索信封工厂

在迪翁等人造访英国托特尼斯、瑞士巴塞尔、英国布里斯托、美国加州奥克兰市的旅程中,他们逐渐发现,多样化的、能够解决本地人直接而实际需要的小型企业和辅助货币网络,是减少无限消耗的可行方案。货币回到它原初的功能:交换,而非在无止境的流动中积累资本。本地经济模式的好处在于重新获得对“附近”的感受力和回应力,本地企业家会努力为自己的生活场所、自己平日里打交道的人和组织创造价值。

小型企业可以让决定经济模式的权力从政客和大企业手上转移到本地人手中,这显然会受到大企业和大资本的阻挡。为经济模式寻找替代方案,变成了如何实现权力自主的问题。发生在冰岛雷克雅未克的一起“公民对抗金融”行动所产生的“众包宪法”,启示了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实现制度改变。这个案例更大的启示在于,民主不仅是一种制度规定,它本身更是一种意识和实践,每个普通人每时每刻的选择,都是政治参与的实践,每个小的行为和选择,都关乎权力,继而关乎食物生产模式、能源模式、经济模式的变化。

冰岛“众包宪法”的诞生过程

更接近东方文化的基层“公民自治”案例,发生在印度金奈的库桑巴坎村。在这里,村长艾朗格在1998年做出了一个微小但影响巨大的推动:让高级种姓和低级种姓的家庭毗邻生活。印度在建造小区时,一般会将不同种姓的空间区隔开来。而艾朗格决定建造50对“孪生房屋”,在一对房屋中,一个贱民家庭会和来自四大种姓的另一个家庭相邻而居,鼓励他们互相接近,反馈是积极的。新一代人的种姓固化情况得到消融,两三代人后,他们有望生活在一个完全摆脱种姓制度的社会中。

印度金奈的“孪生房屋”

迪翁等人还意识到,普通人的自主,取决于成长时获得的教育,教育需要让每个人学会如何在微观的参与中表达自己、与不同于自己的对方共存。一行人最终来到芬兰埃斯波的科尔科乔夫学校,在这里,每个角落(不仅是课堂)都是学习的场所,没有排名和打分,学习是在交流中倾听彼此、产生信任和创造力的过程。这将从根本上决定我们是否能够自食其力地应对抽象而真实的危机。

至此,迪翁和罗兰等人的公路片已经用众多普通人的故事拼合出了一个集体“改变”的故事,但这只是一个不断延伸的故事的吉光片羽。据摄制组统计,世界上还有1200多个转型城镇、800多个“不可思议的可食用作物”项目、4000多种补充性货币,一个19岁的男孩发明了一台可用于清洁海洋的机器……自主自足的故事还在不断发生,它们构成了普通人的“明天”。

(作者徐亚萍系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

“真实影像”专栏聚焦纪录片,试图从非虚构的影像文本中还原城市记忆和拍摄者的思想实验。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