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博士的脑洞|2021年开始了,世界或将进入相持阶段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21-01-06 20:20
来源:澎湃新闻

2021年开始了。

去年此时,人们正在感叹流年不利。

与此相比,今年的开年相对“平淡”,疫情仍然在继续,由于秋冬季等原因,去年年末起,全球的病例数似乎又有加速增加的迹象,但这个世界的情绪,已经变得更为适应此种“新常态”。

也许可以说,从2020年到2021年,世界出现了一种新变化趋势,那就是“相持”。

2021,将是混乱与秩序的相持、恢复与分化的相持、技术迭代与现有传统的相持。

混乱与秩序的相持

2020年可以说是混乱的一年。从国际上看,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各国陷入了互相攻讦、互相指责、绝不合作、撕得飞起的泥潭中。当然,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这种国际关系的剧烈对立源于各国国内政治的激烈冲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年初还信心满满地想要连任,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的连任美梦成了泡影倒是小事,在美国媒体的口诛笔伐中,他几乎成了“历史的罪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了解其将国内矛盾转移至国际,不断攻击其他国家地区、不断更卖力继续挥舞保守主义大棒的动机。

但毕竟,病毒就是病毒。

病毒带给人类社会一些启示。

首先,病毒不会理会人类究竟“甩锅给谁”,病毒又不会去听大家诉苦、抱怨、讲道理、编故事、找理由、定责任,更不会在大家讨论出某种结论后表示要如何“赏罚分明”的只感染某些人或者不感染另一些人,其只会以整个人类为目标,又盲目又平等。因此,因政治原因带来的秩序混乱只会加快疫情蔓延的速度和延缓处理疫情的速度。

从这个意义上看,面对着“施害者”新冠病毒,受害的人类非要把优先目标和宝贵时间放在内讧出自身队伍里的“加害人”和“被害人”上,只能让侵害结果变得更糟糕、这差不多也是特朗普被舆论广泛批评的重点。

新冠病毒给出的启示是,过分操弄政治,容易被政治干翻。制造混乱以获取政治资本的阶段已经逐渐过去,加强协调能力、强调实干精神的阶段逐渐来临。

2020年,会是混乱与秩序开始相持的一年。

全球化举步维艰,逆全球化没有市场

病毒也给了另一个启示,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由于地球停摆,大量人民群众不得不“蜗居”家中,因此,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生活、互联网工作成为社会主流。尽管在近5-10年,互联网的社会渗透率已经高企,且不断上升,但疫情仍然带来了新的突破。在国际间流动急剧缩减的状况下,留学生们必须依靠线上教学,而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的线上会议都成为日常,学术论坛也突然让大家发现,很多论题是没有必要不远千里聚到一起就可以充分讨论的。

在此,并不是要讨论新经济的未来,而是要反问大家一个问题,即,依此而论,逆全球化还有可能吗?

也就是说,当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当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落到了互联网层面,当全球的互联互通已经是个事实,所谓“逆全球化”还真有可能实现吗?

过去几年里,由于全球的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不断升温,许多人对现有全球化非常不满,认为全球蛋糕做大是事实,但带来的蛋糕分配不公问题会让大家重新思考全球化。

不错,全球化带来价值链重构和价值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价值失衡。然而,反思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根本不能画等号,事实上,反思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根本背道而驰。“全球化已经终结”的言论屡屡见于一些媒体和专家的表述,这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谬误。当地球上的人员联系、信息交互、资金流通已经不可避免的相互连接,“脱钩”谈何容易,“逆全球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又在哪里?

当然,新冠疫情所带来的经济疲弱和交通封锁,或会进一步让全球化举步维艰,与此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人们愈发认识到,逆全球化殊无可能。全球化和所谓的逆全球化也会进入一个新的相持阶段。

恢复与分化的相持

202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遭遇重创,衰退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从年中起,各国经济开始了不同程度的修复,但修复的进程各不相同。

以美国为例,新冠肺炎疫情终结了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周期,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第二季度创纪录萎缩31.4%。经历了前两个季度的“暗黑时刻”后,美国企业重新开业,经济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出现反弹,但随即疫情反弹,一些州不得不取消重新开放的计划。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反弹,一些人认为美国经济恢复到了疫情前78%的水平。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未来几个月美国疫情和经济形势仍相当严峻。

从欧洲看,欧盟统计局2020年12月17日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欧盟的经济出现大幅回升,环比增长达到12.1%,但仍未达到疫情前水平。由于全球第二波疫情的反复,2020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测并不乐观。而2020年12月,英国与南非发现不同变体的新冠病毒,出于对变异新冠病毒传播的担忧,英国和欧洲各国政府都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大多数商业活动被停止,人们非必要不得外出。

新兴市场国家方面,受卫生条件、防疫措施等客观现实影响,相关国家在本次疫情中遭受了远甚于发达国家的冲击。除中国之外,新兴国家始终承受着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甚至部分国家目前仍处疫情暴发阶段。加之相关国家的财政规模相对较小,进一步降息或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的政策空间有限,将使相关国家的经济重启之路更加漫长。预计俄罗斯、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国2021年经济增速仍然为负。

由此可见,新冠疫情的“重压”下,各国囿于经济规模不同、经济韧性不同、公共医疗服务提供能力不同、公共管理水平不同、财政充盈度不同、货币政策空间不同等,其防控疫情和恢复生产、补贴资助的情况天差地别,因此对未来的经济恢复,大趋势不变,但分化会变得更为严重。

经济发展喜忧相伴,且行且珍惜

恢复与分化也不会仅限于国家和地区之间。

事实上,2020年,金融市场经历了极其动荡、也极其戏剧性的一年。

在上半年的美股10天内四次熔断、美油期货跌入负值区间等具有“历史意义”的金融市场事件后,金融市场朝着反方向又势如破竹的奔去了。

金融市场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出现了惊人上涨。新冠疫情暴发后,3月,全球范围内出现股价暴跌,股票总市值一度缩水至59万亿美元,但到了2020年12月,全球股票总市值超过100万亿美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底增长17%,创历史新高。其中,美股在一个月内跌去了30%,但最终总市值增长21%,达到42万亿美元。

科技股大涨,按净值计算,苹果今年上涨了约7500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今年增长了五倍。银行和能源公司股票在消息的刺激下反弹。年终一直盛传要破产的短租预订平台爱彼迎在12月10日上市,当日股价便飙升115%。而且,大宗商品市场也在“狂欢”,除了煤和铁价格最终飙升,木材价格在跌跌涨涨中最终翻了一番。

而如前所述,全球股市市值的高企,是在全球经济发展、复工复产、消费需求等均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基础上发生的。

简单地说,在这一年,全球的价值创造大幅减少,而全球的财富却急剧上升了。

看起来有些魔幻,其实也比较容易解释。疫情开始蔓延后,为了稳定社会居民生活和情绪,许多国家进行了庞大的 “纾困”计划。额外财政刺激缓冲了疫情及疫情反弹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而美联储等央行拿出的“无底线购买”计划也将金融市场的信心恢复得很好。

只是也许“太好”了。拿到救济补贴的美国人储蓄增高,同时也有不少冲入股市。而政府会为经济“无限托底”似乎已经成为市场共识。

是恢复还是泡沫?无论如何,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加重此前十年愈加严重的财富分配分化问题。社会贫富悬殊恐将加剧。

技术迭代与现有传统的相持

2020年已经可以明显看到,技术迭代与现有传统正在发生着博弈与协调。2021年,预计在三个方面会成为关键相持领域。

一是生命健康安全相关技术领域。疫苗、疾控、粮食等将会成为重点。一方面,新冠疫情这个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无疑会让大众更加关切生命健康安全的相关问题,疾控、疫苗等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人群生活,势必将会成为焦点。从目前看,各国研发疫苗的“竞赛”如火如荼,核酸疫苗被首次通过大规模使用。如何运用新技术安全、稳定、有效的保障人类健康是长期议题,但在特殊境地下是否意味着一些特殊的突破,未来或有答案。同时,疫苗、粮食等在技术上、伦理上的问题也会密切与国家安全挂钩,从而形成全球竞争、合作、协调、保守相持的局面。

二是互联网相关技术领域。中国已经明确将数据列为一种要素,具有经济发展战略的领先意识。当下,大数据是一种要素、一种财富、一种资源基本已经形成共识,未来将如何更加有效、高效的运用大数据会是各国的重点。此外,大家也将希图通过大数据学习和人工智能降低成本,以突破潜在增长率降低的瓶颈。同时,大数据与拥有大数据的互联网平台犹如双刃剑。2020年,各国对互联网巨头提出的隐私、垄断诉讼不断,显现其发展过程中必然的“如何被监管”博弈正在如火如荼推进。2021年将是运用数据与监管数据双管齐下,寻找运用与监管平衡点的一年。

三是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领域。整体而言,国家间、尤其是大国间的竞合关系长期存在,科技成为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领域。上天揽月、五洋捉鳖、解决“缺芯”等项目会持续推进。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审查与限制,尤其是针对高科技公司的,将有增无减。

后记

新冠疫情只是世界历史大趋势中的小高潮。但其带来混乱也带来反思。这个世界的确到了不破不立的节点,但今年博弈会继续,突破难达成,难以大破大立。

世界或将进入相持阶段。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