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历史技术返魅|远见者,恒动也

2021-01-26 08:56

我们所处的时代,每一天都在发生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变化。正如作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在地球这艘宇宙飞船上是没有乘客的,我们都是船员。”已有一部分远见者朝着这个使命不断前行,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改变世界。

近一个世纪,“Perpetual”(恒动)文字可见于每一只劳力士蚝式腕表。然而它并不仅是一个镌刻于表盘上的文字,更是一个哲理——喻意对卓越的恒久追求,不断探索并促进知识共享,务求造福人类,建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对劳力士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Hans Wilsdorf)先生而言,地球就是一个天然实验室。1930 年代起,他开始以极端地带作为腕表的测试场所,并支持深入未知领域的探险家。世事变动,探险领域亦改弦易调。在21世纪,探险从最初纯粹的探索发现,逐渐成为保护自然界的方式。劳力士致力奉行创始人的理念,支持现今探险家的崭新目标:保护地球。

▲劳力士创办人汉斯‧威尔斯多夫先生©Rolex(上);1953年,艾德蒙・希拉里爵士和丹增・诺吉登上珠穆朗玛峰©Alfred Gregory/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中);1960年,深海潜艇的里雅斯特号©Rolex(下)

为此,劳力士推出名为“保护地球,恒动不息”(Perpetual Planet)的计划。此计划迄今包括与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的深化合作,携手搜集气候数据;席薇亚・厄尔(Sylvia Earle)女士的“蓝色使命”(Mission Blue)计划,通过“希望点”(Hope Spots)网络保护海洋;以及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表彰拓展世界知识、促进人类福祉及保护自然环境的项目。

▲劳力士与国家地理学会进行探险合作,Dirk Collins和Mark Fisher,高海拔探险队的两位队员正在清晨攀越珠穆朗玛峰昆布冰瀑。©National Geographic(上);在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席薇亚·厄尔女士的“蓝色使命”计划创建了第一个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希望点”。©National Geographic/Getty Images(下)

通过与劳力士合作打造“远见者,恒动也”栏目系列故事,秉承“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的精神,我们将一起关注这些远见者及其项目,共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巴西亚马逊,2002年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获得者José Márcio Ayres创建了Mamirauá可持续发展保护区。©Rolex/Marc Latzel

不囿于某种规制,他们相反通过创造性思维和技术手段致力于在人类当下生活中发挥更饱满的作用。建筑师王辉的“五龙庙环境整治设计”和技术专家托普·怀特 (Topher White)的“森林守护者”,打破固有的认知,无论是在制造方式、设计策略还是服务对象。

时建于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位于山西省芮城县的五龙庙是中国现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道教建筑。尽管只是一座乡野小庙,它的文物价值却极高。但因为现代人并不需要像古时候到五龙庙求神祈雨,这座历史悠久的庙宇已渐渐脱离它的生存语境,而维护工作的缺失又导致其日渐破旧,几乎成为一件快被遗忘的文物。

▲五龙庙今昔对比图。上图:环境整治后;下图:环境整治前。

2015年,在多方社会力量的推动下,一项名为“龙·计划”的公益众筹项目为这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小庙的重生带来可能。这也是中国第一个针对文物建筑保护领域的公益众筹项目。由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万科馆的数万块陶瓷砖回收后进行义卖,筹得的资金用来进行五龙庙的修复与周边环境整治。

▲王辉,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五龙庙环境整治项目总设计师。

而为这个项目无偿设计的则是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与主持建筑师王辉。

▲五龙庙今昔对比图。上图:环境整治后;下图:环境整治前。

在国家文保部门于2015年对这座唐代小庙及清代戏台本体进行维护的基础之上,王辉对寺庙周边的环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他认为仅仅将破旧的寺庙翻新并不足以让它在今天的生活中存续。“如果对环境稍加修整,让五龙庙从现有破败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不失为一个正确的思路。几次拜访古迹,使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五龙庙的文物本体虽然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但游客千里迢迢而来,驻足不到十分钟便会感到乏味。”王辉这样说道。

▲五龙庙今昔对比图。上图:环境整治后;下图:环境整治前。

王辉的设计方案是在环境中添加了一些层次,使庙院成为一本活的古建教科书,为当地带来更多的人气。换句话说,寺庙周围的场地变成了一座露天的博物馆。“这虽然是一个善意的设想,但从文物专业角度来看可能会遇到一些保守的阻力。”因为在文物保护界,对于“原真性”的重视和“最小干预”原则是普遍的常识。具体而言,将原生态的周围环境改变成焕然一新的露天博物馆,在许多人眼中是对历史痕迹的一种抹除。然而原封不动地保留,代价是文物依然与日常生活毫无关系。在这个课题面前,王辉的选择是重新编码。“解析文本的历史性存在需要‘解码者’,维护文本在当下和未来的恒久存在则需要‘编码者’。”

▲五龙庙今昔对比图。上图:环境整治后;下图:环境整治前。

当然,在重新编码的过程中,依然需要顾及五龙庙作为一个神性空间的属性。“不同于那种用历史感来突出文物的所谓‘原真性’处理,设计中是使用礼仪化的空间序列来突出文物的崇高感。

▲环境整治后的五龙庙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在正式完成五龙庙环境整治后,人们如今再去中国晋南大地拜访这座唐风寺庙时,可以从热热闹闹的村民广场一旁经过龙泉遗址,拾阶而上由序庭来到斗拱院欣赏中国古建的精妙结构,悠悠踱上观景台俯瞰轴心上的大殿与古戏台,再走向另一边的思庭与晋南古建展廊,最后真正地进入大殿,感受唐人心中的神圣。

“文物能够挺过千年风霜,在于文物与人的关系相对稳定。而这种稳定在近半个世纪来受到现代性的巨大挑战。五龙庙是个典型的案例,说明了当文物生存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前提荡然无存时,即使尊为国宝也命如危卵。解救的途径是重新编码,让其在新的语境前提下继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从而诞生文物的活力。”王辉继续着他的建筑实践,目前其位于太原西山脚下的西铭村的广仁寺前区环境整治设计项目也已正式完成。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统计,每秒便有超过一公顷的热带森林被破坏或严重退化,威胁许多物种的生存。非法采伐是毁林的元凶,同时助长气候变化。全球雨林目前急速萎缩,预计至2100年可能会完全消失。因此防止非法采伐和监测野生森林的工作刻不容缓。

▲托普·怀特在Canandé自然保护区内的树冠上编程规划“森林守护者”。©Rolex/Stefan Walter

美国技术专家托普·怀特提出了可行方案:利用旧手机建立森林“耳朵”网络,报告非法活动,并在亚马逊、中美洲、亚洲等偏远地区以实时直播形式传输野生动植物的声音。怀特创立的非政府组织Rainforest Connection(RFCx)已经开发出能够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保护世界各地热带雨林免遭非法砍伐和偷猎的硬件和软件,RFCx技术已部署在5大洲的9个国家保护近3000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一旦侦测到任何非法活动,经改良的电话网络便会向合作伙伴发出实时警报,以及活动位置和类型的信息。怀特指出:“我们与当地部落、非政府组织、政府机关及社区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向他们发送警告,以助他们迅速前往现场,制止非法活动。”

▲图在厄瓜多尔Canandé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高处,托普·怀特安装他的一个“森林守护者”。©Rolex/Stefan Walter(上)托普·怀特穿过厄瓜多尔的棕榈油种植园,走在安装“森林守护者”的路上。©Rolex/Stefan Walter(下)

手机配备专用太阳能充电器,适合置于易受破坏的森林区域,例如是道路附近,形成“森林守护者”监听设备网络。来自“守护者”的直播声音会实时上传至云端,然后由人工智能模型分析音频,再将成功侦测的异常活动(如电锯和车辆)传达给护林员。相同技术亦用于监测珍稀或重要鸟类和动物物种的声音,让科学家可研究特定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群的健康状况,进一步保育环境。

▲托普·怀特重新调整了手机的用途,以确保能够帮助检测电锯声和鸟叫声。©Rolex/Stefan Walter(上)托普·怀特将手机升级再造为监听设备,以检测伐木者并保护野生动物。©Rolex/Stefan Walter(中)托普·怀特对这些手机进行了改装,使其配备了能够探测最远1公里以外声音的麦克风。©Rolex/Stefan Walter(下)

各种声音以实时直播形式传输,为科学家提供原始声音的庞大数据库。他指出:“我们也可以侦测不会发声的动物。美洲虎不会经常发出声音,但周遭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则会鸣叫。”怀特解释道:“一大有趣之处在于我们借助旧技术和大众不感兴趣的物品,在世界各地展开真正的尖端科学及保育工作。我们把他人丢弃的旧手机,置于热带雨林的树上。手机可聆听各种声音,并通过人工智能辨别出电锯、伐木卡车及道路建设,甚至是濒危鸟类或动物的声音。”怀特表示,全球森林砍伐活动越趋猖獗,导致土壤碳不断流失,成为气候变化的一大因素。控制这个情况的主要障碍在于偏远的森林地区缺乏监测,未能向社区或执法机关及时提供警报。

▲在Canandé自然保护区的高处,托普·怀特和护林员José Manuel Anapa安装了一个“森林守护者”。©Rolex/Stefan Walter(上)“森林守护者”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Rolex/Stefan Walter(中)在厄瓜多尔的Canandé自然保护区,托普·怀特正准备爬树安装监听设备。©Rolex/Stefan Walter(下)

怀特曾于伯利兹、巴西、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秘鲁、菲律宾、罗马尼亚和南非的本土社区中,广泛测试他的“森林守护者”技术。他表示:“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与当地居民合作,他们正在保护相关地区,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亦能产生最大影响。”

▲在Canandé自然保护区安装“森林守护者”对托普·怀特和他的团队来说是一项挑战体力的任务。©Rolex/Stefan Walter(上)托普·怀特和护林员José Manuel Anapa为“森林守护者”进行微调。©Rolex/Stefan Walter(下)

“Rainforest Connection 技术已通过概念验证并进入扩展阶段,目前已有60多个新项目正在进行中。RFCx 预计将改善共计6000平方公里受到威胁的生态系统,并在未来24个月内制作450年所需的音频。在保护和研究方面的影响预计将增加两倍。此计划的效果相当于减少600万辆汽车的尾气排放量、保护4亿棵树木并吸收3000万吨二氧化碳。”

▲托普·怀特和护林员准备爬树安装监听设备。©Rolex/Stefan Walter(上)来自“森林守护者”的音频流实时上传到云端。©Rolex/Stefan Walter(下)

展望未来,Rainforest Connection的愿景绝不止步于打击非法砍伐和偷猎,而是发展到有效保护包含森林和海洋在内所有生态系统。RFCx平台将利用共享数据,实现更加复杂精密的分析和机器学习能力,通过生态系统监测将研究与保护联系起来。RFCx希望为保护组织、基金会及捐助者提供衡量保护工作成效的工具。

▲托普·怀特检查他在Canandé自然保护区安装的一个“森林守护者”从而来了解非法采伐的情况。©Rolex/Stefan Walter

任何人可改变世界。两年一度的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于1976年由劳力士时任主席安德烈·J·海尼格(André J. Heiniger)先生创立。与其他奖项和资助计划不同,此劳力士奖项的宗旨并非表彰昔日成就,而是推动全新或正在进行的项目,着重于如何惠及人类抑或地球的前瞻项目,以及实践项目的技能和决心。

▲2019年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五位得主,从左至右依次为汪郁雯、祖奥・坎波斯・席尔瓦、克里蒂・卡朗斯、葛瑞格・库尔坦、布莱恩・基塔。©Rolex/Bart Michiels

▲2019年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联合得主,从左至右依次为托普・怀特、莎拉・萨依德、伊夫・密苏林、爱玛・甘普、巴勃罗・加西亚・博尔博罗格。©Rolex/Bart Michiels

历年来,此奖项共支持了150位大奖得主,他们在世界各地作出重大贡献,致力改善大众生活,保护地球。不少项目与环境直接相关,至今已累计种植了1800万棵树木;保护了23种濒危物种及17个主要生态系统,其中包括57600平方公里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发现数以百计的新物种;完成13项艰巨的探险活动;并研发了32种能够广泛运用的创新技术。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自创立以来,一直体现品牌回馈社会的决心,这份精神与“保护地球,恒动不息”(Perpetual Planet)计划一脉相承。

(内容来自IDEAT理想家)

本文为《IDEAT理想家》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回顾前两期内容,点击下方链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318925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064866​​​​​​​

    责任编辑:蒋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