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探路 | 漫步昆明钱王街,品一壶好茶,阅将领雄风

2021-01-02 14:23
云南

几百年前,明代城市规划大师汪湛海将昆明城池筑成灵龟之形,取龟蛇交合之意,用以福泽一方,这是便昆明老城的雏形。

从大理国时期的建立,到明清时期的兴盛,再到民国时期的改建,作为城市中心的昆明老街,经历了数个朝代的风云变幻。如今,这里已摇身一变成为昆明商业街区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依然保留着百年前古色古香的韵味。

钱王街街景 张成 摄

从位于人民中路的钱王街北口牌坊步入钱王街,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钱王府和始创于清同治年间的同庆丰票号旧址。

钱王街街景 张成 摄

这里曾经是钱王王炽的府邸,“钱王街”因此得名。王炽曾被李鸿章称为“大清国库”,又被《泰晤士报》评为十九世纪世界首富之四的中国唯一一品红顶商人。这里自清代起,就是老昆明的商业、金融繁荣之地,各种商号、票号汇聚于此。白驹过隙,几百年的光阴悄悄溜走,只留得这座古建筑钱王府见证历史的更替。

邱家巷 张成 摄

与之呼应的是星巴克的灯牌,恍惚之间似乎在时光的隧道中穿梭。往左是道光年间,商贾往来、车马川流之景,往右是衣着时尚的男女晒着太阳喝着咖啡,思索着自己生活里的零碎点滴……

钱王街街景 张成 摄

再往前步行一段,就是云南省茶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门口的马车,展现了数年前马帮们运送茶叶的情景,刚到门口就有茶叶历史的韵味。府苑中静谧优美,颇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境界。茶,云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笔重彩。独具特色的云南茶文化就被收录于此,里面陈列着云南名片——普洱茶。文史馆内展示了130万年前古老的木兰化石,据此证明茶叶是发源于中国的,也是从这些化石,就此开始了古老的茶文化历史故事。博物馆根据时间顺序:清代茶马古道的遗迹、马帮使用的水囊、近代抗战时期的普洱军茶以及普洱茶参展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记录将茶马古道的故事娓娓道来。茶马古道由青石板铺就,顺着马帮的足迹,仿佛置身于那段峥嵘的商贾岁月。

云南省茶文化博物馆 张成 摄

“茶文化博物馆就是为了让普洱茶贴近百姓,融入生活。来到老街的茶文化博物馆,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云南普洱茶的文化,免费品尝普洱茶,也可以品味出茶的历史文化和知识。我们希望能传递云南的茶文化,成为民众了解茶文化的殿堂,爱茶人士的诗和远方。”云南省茶文化博物馆馆长助理孟艳华说。

昆明老街营销中心 张成 摄

沏一壶普洱,听听沏茶人的故事,静看云展云舒,让时间慢下来,感受世俗之中的烟火气,平静却又幸福。

钱王街街景 张成 摄

钱王广场上,有一座四合院,昆明老街规划展览馆就在其中,四个展厅详细介绍了昆明老街的历史变迁和规划建设,也陈列了与老街相关的名人文物以及历史照片。环游这一个院落,便可瞥见昆明老街的前世今生。花上几分钟时间,便可对周边的街道和小巷有大致了解。昆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任文玲介绍,服务中心联合昆明市文化馆每周一、周二举行滇剧花灯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还会不定期向大众推出各具特色的公益非遗体验项目。

钱王街街景 张成 摄

始建于1923年的马家大院,原本是滇军名将、昆明市第一任师长马鉁的宅院。“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的砖木建筑,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白族民居经典建筑。如今,马家大院会定期或不定期的上演《雷雨》《昆明老街秀》《昆明老宅》等诸多优秀剧目,续写昆明新一代的“茶馆”故事。1919年马轸的父亲马金墀在文明街相中了银柜巷七号院,认为这块“田心地胆”、风水宝地将来会人气兴旺,街道繁荣。1923年,刚刚从日本留学回国升任少将参谋长的马轸和两个兄弟在小银柜巷7号,建起了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二层四合院。从此,在这里开始了马家26年的生活。

钱王街街景 张成 摄

马家曾是云南洱源县的望族,马金墀是前清的举人,他的三个儿子马鉁、马锳、马崟都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在当时的军界都战功卓绝,声名鹊起。

钱王街街景 张成 摄

“一个家里出现过三个将军,在昆明的历史上还是很少见的,我觉得很骄傲。”马鉁的孙女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马世雯这样说道……

钱王街街景 张成 摄

钱王街不长,一盏茶的功夫便可匆匆走完,但如果静下心来去感知这些发生在钱王街上的故事,这短短的钱王街,也足够你细品上大半天。

云南网记者 张玛睿 刘畅 张成 实习生 马思颖 余青艳 杨斯宇

原标题:《Vlog探路 | 漫步昆明钱王街,品一壶好茶,阅将领雄风》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