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蒸蒸日上跑开启全新一年,这里有习惯、希冀和浓浓人情味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21-01-01 19:29
来源:澎湃新闻

走过至艰至难的2020年,崭新的2021年一切会不会都变得更加顺利?在路跑赛事上,情况可能并不那么乐观——新年伊始,浙江瑞安的半程马拉松延期,厦门马拉松延期,海口马拉松延期……疫情的隐患依旧影响着赛事。

不过,伴随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依旧有不少赛事顺利举行。1月1日,在上海地标性的国际赛车场,“7岁”的蒸蒸日上迎新跑如约鸣枪。

严格而细致的防疫流程,缩减到不足6000人的赛事规模,抗疫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守护者方阵”,让这场活动更加意义非凡,他们也用自己的奔跑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只要遵从赛事防疫,路跑不仅值得参加,而且能给防疫提供更健康的体魄。”

来自“守护者方阵”的刘萍在比赛中。

疫情防控变严了,体验却变好了

持续数日的寒潮,让冬日清晨的上海透着寒意。而坐落在上海市郊的国际赛车场,相比于零下5℃的市区,可能还要再低上一两摄氏度。

但早上7点半不到,这条F1赛道外的广场上就迎来了不少跑者。他们都是为了来参加连续第七年举办的蒸蒸日上迎新跑,用跑步迎接2021年的第一缕阳光。

“我家住得比较远,早上五点就出门了,不想错过这场比赛。”已经连续第三年参加这场跑赛的老张和他的妻子一起报名成功,“去年都没怎么跑,今年这场比赛不想错过,也希望借此给今年的参赛计划开个好头。”

就如老张所说,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直到2020年10月份,国内的路跑赛才逐渐回归,但赛事规模普遍变小了,疫情防控也让参赛流程变得更加复杂。即便是进入2021年,这样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也在持续。

“赛事的防疫方案从2020年9月到11月就改了好几版。对标世界田联‘白金标’的上马,我们采取了最高标准的办赛方案,其中就包括全员核酸检测和人脸识别与身份核对等。”

新华跑团合影

赛事总监王晓芬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领取赛事包到比赛当天,核酸检测报告、体温检测、健康码和身份信息一个都不能少。此外,赛事前期利用大数据对参赛跑者所在地的“风险筛查”,也是为了确保每一位参赛者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据赛事主办方介绍,在赛事的两个项目总规模缩减到6000人的情况下,最终到场的跑者并没有到达这个数字,“但是5.4公里的项目,领取赛事包的参赛者根据数据来看100%全部到场,这是以往不曾有的现象。”

而当每一位跑者站上赛道,他们还有意外之喜。

“人少了,而且设置分枪起跑,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这条F1赛道,体验感反而高了很多。”这是来自“守护者方阵”跑者叶松林最真实的感受,“本来以为人少了气氛可能会差一些,但主办方准备了很多活动,还有表演,让新年的气氛跟以往一样热烈。”

致敬英雄,传递敬畏生命的理念

叶松林是蒸蒸日上迎新跑的老朋友,但是相比于往年,今年他的身份格外不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跑团的叶松林,和另外31位医护人员、警察、军人以及消防员,组成了“守护者方阵”。

这是赛事主办方对于2020年援鄂医务工作者以及在全国各地抗疫一线工作者的一份致敬。据赛事主办方介绍,他们特别为这些“守护者方阵”跑者们安排了提前到嘉定住宿和定制礼包的礼遇,并且在赛事包里增加了一顶白色的毛线帽,以此表达对缔造岁月静好的守护者们的感恩和敬意。

现场众多工作人员提醒参与者佩戴口罩。

“主办方特别细心,当我看到白色帽子的时候,很感动。”同样来自新华跑团的医务工作者刘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希望自己的参与能够传递出“运动带来健康”的观念,让更多人用运动的方式去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病毒对抗。

这也是叶松林的想法,“从入场到比赛,我感觉赛事在防疫方面规范且有序,赛道的医疗和补给也都丰富完善。在目前疫情防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也希望通过比赛来告诉周围的人,在按照主办方要求报名参赛和自我检查的前提之下,参加运动是完全可以的。”

当这样一个特殊的方阵站上赛道,也肩负着更为特殊的使命——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以及敬畏生命的理念。

“目前的疫情相对稳定,大家不需要过度恐慌,而是应该通过适当运动去强健自己的身体,只要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就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曾是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重症区医生的崔志磊医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迎新跑,又能够脚踏实地奔跑的感觉令他格外珍惜,“在2021年的第一天参加这样的迎新跑,象征一个新的开始,重新出发。”

赛事粉丝们向“守护者跑友”致敬。

疫情,为中国路跑带来思考

当一场影响全球的疫情对体育赛事特别是路跑赛事造成了巨大冲击之后,整个路跑行业确实需要“重新出发”。

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的赛事停摆,对于跑步人口和赛事产业的发展绝非一件好事,但原本处在井喷式发展阶段的中国路跑,却意外进入了一个“冷静期”。“冷静期”结束之后,疫情期间的特殊经历,让参赛者和办赛者都变得更加成熟。

“疫情刚开始时,很多人觉得没有比赛了大家可能就不训练不参赛了,但反而一个令人意外的情况是,没有比赛之后,跑者们的训练更专注了,甚至有了恢复伤病的时间,所以当疫情防控稳定后,比赛恢复,我们看到很多人的成绩都提高了。”这是跑圈里的业余大神沈昊泽的真实感受。

在跑圈里,这位曾经靠跑步从190斤减到140斤不到的“小鲜肉”是不少跑友所熟知的“沈乌贼”,他正是利用了停摆的半年时间,将自己的全马最好成绩从3小时08分提升到了2小时52分。

“沈乌贼”的提速,也是中国跑圈精英水平整体提速的一个缩影——就在今年的蒸蒸日上比赛上,“三冠王”王红伟以1小时07分45秒赢得冠军,打破了去年自己创造的赛会纪录;而同样卫冕成功的张新艳跑出1小时13分20秒,比去年的赛会成绩提高了10秒。

主办方还准备了暖场表演。

而在全国层面上,据国内媒体统计,从2020年9月份的太原马拉松开始,国内马拉松精英跑者成绩斐然,能够跑进2小时20分的跑者有70人,比2019年多出了一倍,而达标东京奥运会马拉松参赛标准的更是达到了8人。

同时,不仅仅是跑者变得更快,办赛方也变得更加成熟。

蒸蒸日上迎新跑的赛事主办方虽然在疫情的影响下,在招商方面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但在防疫工作上的成本反而增加,更重要的是,当参赛流程变得复杂之后,赛事主办方也在思考如何让跑者在比赛体验上变得更好。于是乎,免费的核酸检测名额,确保安全情况下的观众入场,新年龙狮演出和赛前暖场表演,都让路跑赛事变得更加有人情味。

“从去年最后几个月到现在,虽然规模减小对于赛事的收入有所影响,但赛事的体验感和服务确实越来越好。”去年最后三个月,“沈乌贼”参加了12场比赛,总结了这样的参赛感受,“而且参赛者也开始懂得尊重,即便一些比赛延期或取消,大多数跑者也不是苛责,而是去试着理解。”

疫情影响之下,中国路跑产业整体也在成长。新的一年,虽然赛事依旧喜忧参半,但是跑者们都有相同的期待,“疫情防控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人可以回到赛道,路跑产业甚至是中国体育,能够在新的一年蒸蒸日上。”

    责任编辑:蒲垚磊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