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云南临沧的边境普法新路 让“阿数瑟”普法歌传播到村村寨寨

2020-12-31 10:50
北京

记者|潘 巧

责编|薛应军

正文共3237个字,预计阅读需10分钟▼

“扫码登记做得好,疫情防控无死角。国外亲友来投靠,不能隐瞒如实报,阿数瑟呢瞧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司法局创作的“阿数瑟”疫情防控宣传歌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新媒体平台播放量达到590余万次。

集吹、拉、弹、唱、说、舞为一体的“阿数瑟”是镇康民间民俗文化的根,具有独特的边疆民族风情。将“阿数瑟”与普法宣传相结合,是临沧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普法宣传的缩影。

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的临沧市,总人口260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比41.1%。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普法工作?如何结合民族特点使普法工作收获最佳效果?临沧市走出一条普法新路。

“我们的‘阿数瑟’还能这么唱”

“想看仙女到南伞,想唱山歌下镇康。”在云南临沧市镇康一带,“阿数瑟”是镇康文化的“活化石”,是祖祖辈辈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是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阿数瑟”曲调是一种用直白描述、贴切比喻表达感情的民间演唱艺术,乐器以三弦为主,葫芦笙、笛子作伴奏,天文地理、生产节气、古今风物等都可以唱进调子里。每唱完两句,后面以“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结束。

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镇康县“阿数瑟”入选其中的传统音乐项目名录。

其实,早在2007年,镇康县就申请注册了“阿数瑟”文化品牌,2010年10月原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准“阿数瑟”为镇康商标。

在镇康县司法局干部李白心里,“阿数瑟”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像“盐”一样离不开的东西。如果将“阿数瑟”和普法宣传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他与同事字绍贤一起做了尝试。

字绍贤,彝族人,今年45岁,在镇康县司法局负责普法宣传工作,从小听“阿数瑟”长大,唱歌是他的爱好。他业余时间常参加歌唱比赛,唱“阿数瑟”更不在话下。2014年,字绍贤创作了一首“阿数瑟”山歌小调《蝶恋》,内容取材于老一辈讲过的故事——两个相爱的男女因父母反对最终分离。“我想通过这首歌鼓励年轻人打破包办婚姻思想,引导他们有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字绍贤说。这首歌获得2014年云南省群众文化声乐类“彩云奖”。

“宣传法律要是能这么做就好了。”2018年调入镇康县司法局负责普法宣传工作后,字绍贤决定将“阿数瑟”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并尝试将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夫妻关系等有关的法律知识编成“阿数瑟”普法歌,“别人听了很好奇,我们的‘阿数瑟’还能这么唱?”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字绍贤和同事李白一起,接连创作了《阿数瑟·战疫集结号》《阿数瑟·疫情防控宣传歌》《阿数瑟·疫情防控境外输入警示歌》等“阿数瑟”疫情防控宣传歌,将疫情防控知识制作成老百姓听得懂、易接受、朗朗上口的歌曲和顺口溜。一句句韵味十足的“阿数瑟”普法歌,感染力强,易传播,使疫情防控的法治声音传播到村村寨寨,更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了大家疫情防控的法治意识。

“基层普法工作者或志愿者,不断进行创新尝试,用老百姓喜欢的方式开展普法工作。当这种普法方式被广泛接受时,会延续下去。”临沧市司法局局长、普法办主任李星伟说。

对字绍贤和李白来说,将爱好结合工作,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工作没耽误,又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据字绍贤介绍,他们接下来还要把宪法和民法典中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制作成“阿数瑟”普法歌。

打通普法“语言关”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因临澜沧江而得名,彝、佤、拉祜、傣、布朗等23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1.1%。少数民族多、民族语言多、民族文化差异大,临沧市的普法宣传工作需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的“双语”普法是其中一种方式。“临沧是边境多民族地区,如果仅仅使用汉语普法,当地年纪大的老人听不懂。普法工作要有针对性,加入少数民族的语言效果会更好。”临沧市司法局分管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的刘霞说。

字绍贤和李白所在的镇康县司法局,是临沧最靠近边境的司法局。镇康地处西南边陲,是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边境线长近100公里,西通缅甸果敢自治区,距缅甸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9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32%。

由于全县少数民族人数较多,字绍贤与李白编写的普法广播,最多时要使用苗、佤、德昂、傣族四种语言翻译。每一种语言都需在编好普法文稿后,由熟悉该种语言的人录制,再由另一人翻译核对无误后进行播放。

除了“双语”普法,“五用工作法”也在临沧各县区广泛铺开。

据了解,为了充分发挥民族干部地熟、人熟、情况熟、语言通、情感认同度高的优势,云南司法行政部门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民族地区的法治宣传工作方法——“五用工作法”,即“用民族干部宣讲法治、用民族语言传播法治、用民族文字诠释法治、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用民族文化体现法治”。

以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为例,该县作为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全县境内居住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55.3%。在普法工作中,该县积极推广运用“五用工作法”,突出“双语”普法的重要性,该县民族宗教局利用“关门节”等民族节庆和宗教活动契机,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该县孟定镇与县司法局编印缅语译文普法宣传册,利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职业教育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基地开班仪式时机,与孟定缅语翻译协会合作,面向缅籍务工人员开展中国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法律咨询,发放汉缅译文的普法宣传册。

把普法视频搬到手机上

在普法方式上,临沧各地不断创新形式,努力将普法向基层延伸。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要求,临沧市以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寺庙的“法律+N”活动为载体,结合各类法治宣传日主题活动、重要节点,开展“法治宣传固边防”“法治走边关”“法律进民企”“法律进宗教场所”“法律进校园”“法治基层行”等法治宣传活动,在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地,坚持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以“法治电影进基层”、民间少数民族法治文艺宣传队演出、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使普法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

刘霞说,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的习惯和风俗不同,他们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比如该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拉祜族、傣族较多,会根据拉祜族、傣族的习俗或者习惯,开展文艺演出、以案释法、巡回法庭、送法进寺庙等普法活动。

李白记得,刚开始做普法宣传工作时,他们会在群众赶集日或节假日时,在集贸市场设置普法咨询点,通过向过往群众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进行法治宣传,还曾组织普法宣传队入户宣传。但今年11月11日,这支普法宣传队用4天时间,骑着摩托车前往镇康边境一线村村寨寨,足迹遍布边境村寨商铺点、执勤卡点、学校等人员聚焦地,宣传边境管控、跨境违法犯罪、禁毒防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野生动物等法律知识,还为有条件的村寨送上了法治电影“大餐”。

通过不断摸索,字绍贤和李白把普法工作玩出了“新花样”。他们通过法治文艺演出的方式,将编写的“阿数瑟”普法歌曲搬上舞台,将涉及土地、禁毒防艾、交通安全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普法元素融入表演和知识问答中,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新媒体快速发展后,字绍贤和李白开始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普法宣传。“现在许多宣传活动都‘搬’上了手机,我们普法也要与时俱进,改变宣传方法。”字绍贤说,他们把编写的“阿数瑟”普法歌曲录制并剪辑制作成视频,上传至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如果发宣传材料,几百套就算成功了,但发到这些平台,有好几百万的点击率,传播面更广。”

据不完整统计,镇康县司法局的普法作品除被学习强国、中国普法、云南普法等新媒体平台广泛采用推广,各类作品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播放量达590多万次。

此外,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司法局创作的6部《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案例宣传动漫》也被学习强国、中国普法、云南普法等新媒体平台采用,并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推广。据了解,仅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临沧各县区司法局抖音、快手官方号共发布作品273个,播放量约2亿次。

·END·

原标题:《要闻 | 云南临沧的边境普法新路 让“阿数瑟”普法歌传播到村村寨寨》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