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禁塑”,上海人同样是认真的

2020-12-24 18:15
来源:澎湃新闻

“从元旦开始,上海的各大商场、超市将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付钱买也不行。”这则新闻,引发坊间热议。

《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全市范围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从“限塑令”到“禁塑令”,相关实施范围、时间线、使用场景等,都有了更明确的硬杠杠。“禁止使用”的表述,意思很明显:塑料袋不能用,付钱也不行。这也意味着,养成环保消费、环保生活的好习惯,不能再等了。

早在2008年,我国就已出台相关限塑规定。十多年来,已有20多个省份相继发布新版限塑令。但时至今日,伴随快递、外卖业务飞涨,塑料制品的用量不降反增。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年使用量超过400万吨。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压力便无动力。在向环保消费的过渡中,必然会有些不方便、不适应,但还是要认识到,一时的“不方便”,是为了将来更大的方便。如果放任环境被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污染,只会逐步吞噬人类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加强塑料治理塑料污染的规定,来得正是时候。

这次上海的实施方案,没有简单的一刀切。“2021年底,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2023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2023年底,全市各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等规定,都给各单位、各部门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时间,为彻底“禁塑”做好充足准备。

塑料袋不能用了,还有不少暖心的替代措施。目前,部分大型超市已经开始用无纺布购物袋替代塑料袋,无纺布购物袋也分大小不同规格,大的约1.5元,小的约1元。无纺布购物袋的价格比塑料袋高一些,但好处在于可以重复利用,这个账其实很容易算明白。

当然,加强塑料污染治理,需要监管部门、生产加工方、商场餐馆的共同遵守、严格执行,更需要广大消费者的自觉配合、积极参与。

对个人来说,养成绿色环保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没有别的窍门,就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入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此前,上海用“绣花功”啃下垃圾分类的硬骨头,靠的就是城市精细化治理和市民群众的支持、践行;“禁塑”,上海人同样是认真的。

    责任编辑:李勤余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