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欧洲刮过的“中国风”,曾持续百年之久

2020-12-21 13:25
广西

原创 叶克飞 欧洲价值 收录于话题#人文历史54#欧洲地理17

这场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中国风”,在欧洲持续百年后,终于随着中国的积弱和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兴起,渐渐淡去。

撰文〡叶克飞

德国慕尼黑有个英式花园,占地373公顷,建于1789年。这是慕尼黑人极爱的去处,兼具18世纪欧洲公园的各种流行元素,如田园牧歌般的情调,以及与之形成极大反差的异国风情建筑。公园里最著名的景观就是一座五层的中国式宝塔,夏天时可以在塔下喝杯啤酒,非但不突兀,还颇有感觉。

既然名为英式花园,它自然是模仿当年盛极一时的英伦风,其原型是伦敦近郊的邱园。邱园建于1759年,堪称18世纪英式园林典范,加之当时英国正处于极盛时,园内温室植物涵盖五大洲,象征着英国的海权霸主荣光。也正因此,邱园以植物园之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邱园除植物丰富外,地标建筑亦多,其中一座八角形结构中国式宝塔,则是慕尼黑英式花园里那座五层宝塔的原型。

在欧洲,这两座中式宝塔绝非孤例,仅我记忆所及,就有德国波茨坦无忧宫的中国茶室,维也纳美泉宫里以青花瓷装饰的瓷器厅等。此外,如荷兰格罗宁根也有纯粹的中式园林。

这股中国风当然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早在17世纪,英国人已被中式园林营造山水氛围的特点所吸引,开始进行模仿。到了1757年, 英国园艺家钱伯斯前往广州考察。1772年和1755年,他先后出版《东方园林论》和《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二书,高度推崇中国园林。也正是这位钱伯斯主持设计了邱园,他在园林中叠设假山、架设拱桥,除中式宝塔之外,还在邱园里建了孔子阁和一座位于湖中央的中国亭。这种带着浓郁中式风格的园林一经落成,立刻成为欧洲各国的效仿对象。

花园只是这股中国风的一个舞台,更重要的展示场域则是丝绸和瓷器。17世纪时,由于航海地理大发现,新航道得以开辟,海路成为欧亚大陆交往的主要通道,大量中国丝绸和瓷器经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欧洲,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财富象征,并深刻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审美。

这股中国风可算是洛可可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瓷器的淡雅精致和丝绸的飘逸悦目,与洛可可风格的纤巧华丽十分契合。

那时,瓷器是一种身份象征,平常百姓甚至根本无缘得见。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一路向西,尚未抵达欧洲,仅仅是到达埃及和西亚等地时,单品价格就已相当于几个奴隶的身价,抵达欧洲后更是价格倍增。而且,瓷器不但物以稀为贵,而且很因稀有而神秘,其制作工艺一度是个谜,葡萄牙商人甚至以颜色揣度,猜测瓷器的原料是贝壳、蛋壳和石膏。

与中国贸易往来极早且频密的葡萄牙,其王后和公主的手镯一度都是中国瓷器,向邻国国王送礼时,也常以中国瓷器为礼物。葡萄牙王后曾委托专人在中国烧制有自己肖像的餐具,用于封赏军人。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与葡萄牙王室联姻,葡萄牙公主也以瓷器为嫁妆。

当时的欧洲王室贵族都热衷收集瓷器,许多王宫专门辟有收藏瓷器的房间。如凡尔赛宫里最美丽的镜厅,就曾是路易十四收藏瓷器之地。1670年,路易十四更是突发奇想,为取悦其情人蒙特斯潘夫人,在凡尔赛宫里建了特里阿农瓷宫。后来路易十四有了新欢,瓷宫失修,只存在了短短十余年。不过,这座瓷宫号称“中国风”,但实际上只是巴洛克风格搭配山寨中国风,宫内的檐口楣柱、墙角四边屋顶都贴着艳丽的瓷砖,室内的白底蓝色图案模仿青花瓷。此外,如克拉科夫的波兰王宫,也曾有专门陈设瓷器的中国厅。

有意思的是,欧洲人不但把瓷器用于收藏和使用,还将之作为室内装潢的工具,比如将瓷器镶嵌于墙壁,这种镶嵌风格至今在许多老餐厅里仍能见到。

也正因为瓷器倍受欢迎又价格高昂,16世纪下半叶,欧洲开始仿制中国瓷器。最早出现仿制作坊的地方是威尼斯,其后佛罗伦萨也出现了类似作坊,这里生产的“美提契”瓷器模仿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青花瓷,但各方面均差之甚远。17世纪初,荷兰、德国、法国都出现仿制工厂,出品甚至可与中国瓷器媲美。大概是1675年,荷兰人烧制出蓝白两色的瓷器,经过二次低温处理,最终烧制出一层红色和金色的彩釉,工艺已相当不凡。

到了18世纪,德国迈森后来居上,成为欧洲瓷都。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一世在迈森建设阿尔布莱希特城堡,并在城堡内设立瓷器加工厂,派人严加看守,以防“秘方”外泄,终于使得迈森成为当时欧洲唯一的瓷器出产地。

有传说称,奥古斯都一世起初并未专门安排人研究瓷器,一切纯属巧合。当时,有个名叫波特格尔的炼金术士声称自己能够炼金,但在德累斯顿的实验室里鼓捣了两年,也一无所获,倒是于1707年偶然炼出了一种“白金”,成分类似中国宜兴紫砂陶的陶器,称为“碧玉瓷”。这一创举比炼金更能刺激贵族们的神经。奥古斯都一世曾经用一队骑兵与波斯商人交换了48件中国瓷器花瓶,堪称忠实的瓷器爱好者,炼金术士的偶然发现使他欣喜若狂,1708年,波特格尔终于烧制出白色透明的硬质瓷器,在奥古斯都一世的支持下,皇室于1710年1月在德累斯顿建立瓷厂,同年6月迁到20公里外的迈森。当年生产的第一批白瓷在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展出,大受好评,从此瓷器业成为萨克森最重要的产业,迈森也成为欧洲瓷都。

如今行走在迈森街头,常常可以在店招上看到一个双剑交叉、剑身为蓝色的商标,这是迈森瓷器的标志,也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商标之一。据说,奥古斯都一世成立迈森皇家瓷器厂后,派专人守卫阿尔布莱希特城堡,甚至连工人都带剑上班。那个两把蓝色宝剑交叉的商标就与这段历史有关。

迈森还有一处1916年开办的瓷器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博物馆。迈森制瓷三百年来的近八十万件模具都保存在博物馆中,三千多个图案和一万多种色彩配方也一一保存。德国排名第二的奢侈品(排名第一的是保时捷)、“瓷器界的劳斯莱斯”果真名不虚传。据说,在欧洲的餐桌上,你能找到的精品餐具,其设计理念多半取自迈森瓷器,比如1730年诞生的蓝色洋葱图案。

法国瓷器业也颇为发达,其技术与外观都模仿中国,瓷城利摩日的造瓷工艺,就源于传教士殷弘绪于中国景德镇寄回的书信。

而欧洲瓷器业的种种发展,若是追根溯源,都与从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中国瓷器有关。

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主角”——丝绸,在18世纪更是欧洲人的宠儿,需求量大增。丝织的服装、地毯、挂毯和窗帘等,都与丝织原料及刺绣、染色技术一起输入欧洲。大量进入王室宫殿或贵族家中。

就像热衷瓷器一样,路易十四也热衷丝绸。其主政期间,宫廷内的男女服饰都以刺绣装饰,贵妇的高跟鞋也常用丝绸、织锦为面料,绣有各种精美图案。伦敦贵妇也将中国刺绣当作时髦,常采用麒麟和龙凤等图案。而在服装、披肩、围巾和手帕之外,许多贵妇人甚至还请刺绣工匠绣织丝绸名片,成为当时的“淑女标志”。当时在东印度公司供职之人,也有不少头脑灵活者,视丝绸为商机,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在广州等地采购,带回欧洲高价转手,同时也经常接受欧洲王室或贵族的订单,前往广州专门订制。

与瓷器一样,欧洲人也开始了对丝织品的仿制之路。17世纪初,法国宫廷刺绣匠师瓦尔利特等人创建了刺绣协会,主打具有东方风格的刺绣图案。17世纪末,中国刺绣绷圈传入法国,普通家庭主妇可以用这种技术自制家用的枕套、靠垫和桌布等。这里又不得不提到路易十四,他和他的女儿都对这一技术极感兴趣。18世纪,路易十五的宠姬庞帕多夫人也用绷圈绣制丝绸工艺品。也是在18世纪,巴黎刺绣业发展迅速,刺绣匠师公会拥有二百五十多名成员,他们生产的刺绣品都受到了中国刺绣的启发。

但有意思的是,尽管欧洲人渐渐能够自产丝绸,且质量不亚于中国货,但人们仍然更加热衷于中国产的丝绸,所以生产者不但大量使用龙凤花鸟等中国式团案,还要特别注明“中国制造”,冒牌产品层出不穷。据说,为了更好地仿造,欧洲各国丝织厂的丝绸画师手里都有一本《中国图谱》。

这场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中国风”,在欧洲持续百年后,终于随着中国的积弱和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兴起,渐渐淡去。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留言

原标题:《那场欧洲刮过的“中国风”,曾持续百年之久》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